不同跌倒风险老年人群的步态特征研究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wjdb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共选取59名老年人作为受试者,其中无跌倒风险组31人(10男21女),有跌倒风险组28人(9男19女)。对受试者同时进行了足底压力测试和定点三维录像拍摄,通过生物力学方法采集足部形态参数特征、足底压力中心轨迹变化、足底各区域标准峰值压力分布、足底各区域达到峰力值的时间、足底各区域接触面积以及触地时刻和离地时刻髋、膝、踝关节的角度等指标。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深入研究不同跌倒风险老年人群的步态特征,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老年人不同的步态特征评估其跌倒风险,有针对性的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运动锻炼提供指导,减少跌倒及其带来的危害,这对于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深远意义。主要研究结果:1.无跌倒风险组和有跌倒风险组老年人的TUG值和腰椎轨迹的平均速度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性。2.有跌倒风险组老年人的扁平足、足外八人数所占比例升高,足内翻人数所占比例下降。3.有跌倒风险组老年人双足足底压力中心曲线不对称且其在X轴方向的变化范围大于无跌倒风险组。4.与无跌倒风险组相比,有跌倒风险组老年人第2-5趾骨和跖骨区域标准峰值压力减小。5.无跌倒风险组老年人足底各区域按照从后往前的顺序先后接触地面,而有跌倒风险组老年人并不遵循这一规律。6.有跌倒风险组老年人单足的足底各区域接触面积分布不均匀,双足间足底各区域接触面积差异减小,而且其第2-5趾骨区域接触面积明显减小。7.有跌倒风险组老年人在触地时刻双侧踝关节角度差异增大,触地时刻踝关节、髋关节角度以及离地时刻踝关节角度减小。主要研究结论:依据某些特定的步态特征可以评估老年人的跌倒风险。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微机电系统(MEMS)的兴起和微化工技术的发展,对纳微尺度下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特性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同时,在航空航天方面对飞行或发动机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动加
量子化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成为了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中的常规研究手段。本论文利用高性能的计算机,模拟了碳化钨(WC)与铂/碳化钨(Pt/WC)复合催化剂表面的催化性质。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H2O分子在WC(0001)表面的吸附和分解反应的反应路径。研究表明,在钨终止的WC(0001)表面,H2O、OH、O和H的最优吸附位分别为top、hcp、hcp
  目前孟氏骨折定义为桡骨头的多方向的脱位或骨折合并尺骨近端或中段骨折的复杂损伤.儿童孟氏骨折发病率为4.9 %,只要诊断明确,新鲜孟氏骨折治疗并不困难,多采用保守治疗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