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干扰素sIFNα及干扰素诱导细胞因子Tetherin的抗HIV-1活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piece_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FN-α是迄今唯一没有诱导HIV病毒耐药性的药物,也是HIV/HCV共感染人群中丙肝治疗的唯一有效药物,但IFN-α在HIV-1临床治疗中抗病毒活性偏低、易引起毒副作用的特点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因此,继续探索IFN-α抗HIV的机制机理,筛选新型高效低毒副作用的干扰素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主要在细胞水平、HIV感染的hu-PBL-SCID小鼠和SHIV感染的食蟹猴模型中评估了新型重组干扰素sIFNα的抗逆转录病毒活性。MTT实验结果显示:AZT EC50值为8ng/ml,与NIH公布的1.6ng/ml基本相符;sIFNα的。EC50值为0.06ng/ml(换算后约40 U/ml),IFN-α的EC50值为100ng/ml,表明sIFNα在细胞水平具有较强的抗HIV-1 IIIB病毒的能力。HIV感染的hu-PBL-SCID小鼠和SHIV感染的食蟹猴为抗HIV药物研发中体内药效评价的经典模型。小鼠实验结果显示:在0.01MU~0.75MU范围内,以不同梯度的sIFNα剂量对小鼠每天进行治疗,部分小鼠在HIV感染后转为HIV阴性;以1.25MU的剂量治疗时,全部小鼠均可转为HIV阴性,表明sIFNα在小鼠中具有良好的抗HIV活性。猴体实验结果显示:8MU和24MU剂量的sIFNα对已经产生AIDS样临床症状的食蟹猴无显著治疗效果,对SHIV感染早期的猴体治疗效果还有待研究。sIFNα在上述三项实验中均只显示出较轻微的毒副作用。综上所述,sIFNα在体外实验和小鼠实验中展示出良好的抗HIV活性,在临床应用上有一定的潜力,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Tetherin为新近发现的一种由IFN-α诱导的抗HIV宿主因子。已知Tetherin可广谱的阻止HIV、埃博拉、拉沙热等多种包膜病毒的释放。本研究从非洲绿猴的Cos-7细胞系中克隆到了两种形式的Tetherin蛋白,对其抗HIV-1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携带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差异的两种蛋白皆可有效阻止野生型HIV-1病毒的释放,在抗HIV-1活性上没有差异。进一步的实验中,将对非洲绿猴Tetherin多态性蛋白抗HIV-2、SIVagm等包膜病毒的活性进行研究,对猴体内Tetherin蛋白是否具有多态性进行核实,希望能够阐明Tetherin多态性在宿主抗病毒进化上的意义。
其他文献
小儿推拿学的教学过程包含理论学习和临床技能的练习,小儿这一特殊诊疗群体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学生彼此间练习推拿手法时,难于切实感受真实小儿推拿学的临床诊疗细节.课
通过研究提出了在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是符合社会形势和祖国未来建设的需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并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发展的几种做法
5-烯醇式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合酶(EPSP合酶,EPSPS或AroA)是植物、细菌以及真菌芳香族氨基酸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也是除草剂草甘膦(Glyphosate)的靶标酶。本实验室从长期污
李德,德国人,原名奥托·布劳恩,中国名李德,笔名华夫。他参加过创建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和德国中部工人武装起义,被捕后越狱逃往苏联,参加苏联红军,后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位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山地的生态过渡带,其植被以天然植被稀疏、低矮、部分地段裸露并镶嵌类型各异的人工植被为主要特点。由于长期人类活动的干扰,植被出现不
学位
《百家讲坛》中,隋教授在《说慈禧》第十七讲里说“二十多年的垂帘听政,使慈禧的统治之术运用起来驾熟就轻”。在《说慈禧》一书的151页,也说“就慈禧而言,统治之术已驾熟就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症体质量、腰围、臀围、BMI指数以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针刺对照组,在主穴的基础上辨证增加辅穴,埋线
全文以姜花属的28份种、品种及其中部分种、品种的杂交后代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杂交育种研究,并利用SRAP标记作了亲缘关系分析及分子标记连锁图谱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具体研究结果
γδT细胞在小鼠的外周血和淋巴组织中是很小的一个亚群,但是它们在炎症和免疫耐受的过程中发挥了和αβT细胞一样重要的作用,二十多年前人们就发现γδT细胞存在于子宫腔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