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规模化蛋鸡场副鸡禽杆菌的分离鉴定、致病性研究与耐药性分析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bleclef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是由副鸡禽杆菌(Avibacterium paragallinarum,Apg)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鼻腔和窦的炎症,表现流涕、面部水肿和结膜炎,可造成育成鸡的生长不良和产蛋鸡产蛋率下降。近年来该病在国内规模化蛋鸡场中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本研究在国内部分发生IC的规模化蛋鸡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分离鉴定,测定了流行菌株的致病性,通过体外药敏试验了解Apg分离株耐药情况,为防控IC的流行提供参考。1、2019~2020年部分规模化蛋鸡场副鸡禽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本研究于2019~2020年从江苏、河北及宁夏等地疑似发生IC的规模化蛋鸡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临床样品进行Apg菌株分离鉴定和Page法血清分型。结果显示调查的发病鸡群中A、B、C 3种血清型Apg均有流行,在分离鉴定的40个Apg分离株中包括血清A型1 1株、血清B型10株和血清C型19株,表明血清C型已经上升为当前流行株的最优势的血清型,该结果与前期国内调查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结合各发病鸡群的流行病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该病主要以春末夏初和秋冬换季时多发,发病鸡群日龄以产蛋期为主,但也有部分鸡群在30~40日龄育雏阶段早期感染和发病,多个鸡群被发现同时存在2种甚至3种血清型菌株的感染。前期已报道外膜蛋白Hmtp210在不同血清型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本研究进一步对40个分离株Hmtp210基因高变区序列进行了克隆、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发现相同血清型菌株之间同源性较近,而不同血清型菌株在进化树上均位于各自独立的进化分支。该结果表明,利用Hmtp210基因高变区序列进行基因分型的结果与Page法血清分型的结果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因此有望作为一种血清学分型的替代方法应用于Apg菌株的快速分型。鉴于当前血清C型已经在调查鸡群中广泛流行,本研究又进一步开展了 C型分离株的致病性试验。研究以2020/JS80株对32日龄的SPF鸡进行人工感染,观察攻毒后鸡群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检测攻毒菌株在体内的复制和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攻毒菌株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在攻毒后24 h鸡群即表现明显的精神沉郁;攻毒后第3天为发病高峰,发病率达到100%,发病鸡面部肿胀,鸡群采食量和饮水量显著减少;攻毒后第5天,鸡群临床症状开始逐渐减轻,采食量和饮水量增加,面部肿胀也逐渐消退;攻毒后第7天,鸡群精神状况和食欲基本恢复正常。发病鸡剖检可见鼻腔内大量黄色胶冻样物,气管有出血点,脾脏和法氏囊肿大。病理组织切片可观察到眶下窦巨噬细胞和异嗜性粒细胞浸润,气管纤毛部分脱落,气管黏膜下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qPCR检测结果显示,攻毒菌株主要在鼻腔和气管中定植和复制,但在攻毒后3d至5d攻毒鸡表现明显的菌血症,在血液和多个组织器官(胸腺、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中均可检测到细菌。2、副鸡禽杆菌的耐药性分析本研究选取临床上常用药物包括β-内酰胺类、磺胺类、四环素类、酰胺醇类、氨基糖胺类、氟喹诺酮类、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大观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分离株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分离株均表现出很强的多重耐药性。(1)所有分离株对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均耐药,MIC值最高达256 μg/mL;(2)对四环素类抗生素不同药物的耐药性不同,对土霉素除1株敏感外其它菌株均耐药,将近一半的分离株对强力霉素耐药;(3)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尤其是阿莫西林和头孢噻呋钠敏感性较高。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1)当前规模化蛋鸡场Apg流行情况较为复杂,A、B、C 3种血清型均有流行且两种以上血清型混合感染较为普遍,C型菌株致病力强且已经上升为当前流行的优势血清型;(2)分离菌株多重耐药现象非常普遍,但是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多敏感,因此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其他文献
来自瘤胃微生物的t10c12-CLA共轭亚油酸,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活性,能够减少动物的白色脂肪沉积、下调乳脂的合成等作用,哺乳动物自身不能合成t10c12-CLA。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通过在小鼠3T3细胞中表达来自痤疮丙酸杆菌亚油酸异构酶基因pai,使小鼠3T3细胞能够自身高效合成t10c12-CLA;同时研制了能够在各组织中表达t10c12-CLA的pai转基因小鼠。本论文以此转基因小鼠为材料,进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多种禽类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NDV可感染多种禽类动物,具有明显的细胞、组织和宿主嗜性。目前的研究表明,NDV的主要受体是唾液酸或含唾液酸的蛋白,其配体是病毒HN蛋白。然而,唾液酸在禽类组织细胞内的分布情况无法解释NDV的嗜性现象。目前,陆续有学者提出NDV可能存在唾液
奶牛乳腺炎是损害奶牛福利、影响食品安全和奶牛养殖效益的重要疾病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ureus)是奶牛乳腺炎的常见致病菌。高羊毛氨酸硒(Selenohomolanthionine,SeHLan)是一种新型有机硒,对其在病原微生物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尚未报道。本试验通过添加不同剂量SeHLan,探究SeHLan在S.aureus诱导的乳腺炎中的作用机制,为
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在鸡群中普遍存在,与病毒性关节炎/腱鞘炎、矮小综合征、慢性呼吸道疾病相关,并能导致免疫抑制,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p17是ARV编码的一种非结构蛋白,可诱导细胞自噬进而促进病毒增殖,与病毒的致病作用关系密切。本研究拟筛选与p17互作的宿主蛋白,探讨其与病毒复制的关系,为深入阐明ARV感染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1.与ARV p17互作的宿主蛋白
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是一种常见的鸡呼吸道病原体,在鸡群中的感染率很高。MS是条件致病性菌,其致病作用常需要其他因素的协同。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弱毒疫苗引起的轻微呼吸道损伤,也会给MS的感染创造机会。当MS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或存在环境应激因素时,会引起呼吸道症状、滑膜炎、产蛋量和蛋品质下降,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将分别探讨MS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
片形吸虫病(Fasciolosis)是由大片吸虫(Fasciola gigantica)和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主要感染反刍动物和人,是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受到感染的动物或人表现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纤维化、胆管炎等,严重时能造成动物的大量死亡,对人类及畜牧业的危害十分严重。目前对于该病的防控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因此,对于该病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
肝硬化及并发症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和较差的预后,是造成肝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肝硬化的治疗方法十分有限,除了肝移植之外并无其他特效治疗手段,但肝脏供体有限,患者还需要负担高昂的手术费用,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胆管结扎(bile-duct-ligation,BDL)小鼠模型是一种经典的肝硬化动物模型,在肝硬化相关机制的研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白介素33(Inter
脱氢乙酸钠(Sodium Dehydroacetate,DHA-S)作为添加剂和防霉剂在食品、饲料、化妆品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但研究发现DHA-S可致大鼠凝血障碍,对雌鼠的凝血功能影响大于雄鼠,且DHA-S在雌鼠血液中的浓度明显高于雄鼠,DHA-S对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及血药浓度分布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本实验室前期研究中发现,DHA-S对肉鸡凝血功能有影响,可使鸡凝血指标PT、APTT明显延长,DHA
垂体是动物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之一。垂体的发育过程高度复杂且受到转录因子、信号通路等多种因素的调控,垂体发育异常会导致体内相关功能异常或疾病的发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垂体和许多其它组织一样,在成年及发育期内存在干细胞,但对于垂体干细胞发育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microRNA-7(miR-7)是一种在垂体内高表达的microRNA,小鼠的miRNA-7包括miR-7a1、miR-7a2和m
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是由副鸡禽杆菌(Avibacterium paragallinarum,Apg)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最明显的特征为面部肿胀,鼻腔有分泌物流出和结膜炎,同时可导致生长迟缓以及产蛋量下降。近年来,接种了灭活疫苗的鸡群中,仍然频繁暴发IC,对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疫苗免疫是预防IC的主要策略,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