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A13——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淋巴瘤的一种新型标记物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782406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Gα13是G蛋白G12亚家族中的一员,由GNA13基因编码,该基因位于人类17号染色体上,其功能包括调控细胞的形态、收缩、迁移和分化成熟等。GNA13是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germinal center-derived B-cell,GCB)淋巴瘤中最频繁突变的基因之一,主要见于约15-33%的GCB型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GCB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GCB-DLBCL)和15%的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但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尚未见研究报道,且在其它非生发中心淋巴组织肿瘤类型中基本不发生基因突变。GNA13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其蛋白表达减少或缺失,而GNA13缺失会引起GCB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因此有助于GCB来源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本实验旨在探讨:GNA13蛋白(Gα13)是否为GCB来源淋巴瘤的新型标记物;在GCB来源淋巴瘤(GCB-DLBCL、FL和Burkitt淋巴瘤)中,GNA13蛋白表达与其基因突变的关系;并同时研究Ki67和MCM2的相关性及MCM2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研究所2015年至2017年确诊为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B-cell non-Hodgkin lymphomas,B-NHLs)140例,其中DLBCL61例,FL42例,Burkitt淋巴瘤6例,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12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SLL)8例,边缘区淋巴瘤(marginal zone lymphoma,MZL)11例;同时还收集了生发中心滤泡辅助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来源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cytogenic T cell lymphoma,AITL)8例;另收集慢性扁桃体炎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滤泡增生为主)各8例设为对照组。1、以上病例均行GNA13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两步法),同时对DLBCL病例行CD10、BCL-6、GCET1、MUM1、FOXP1和LMO2免疫组化染色,运用Hans、Choi和Tally算法将DLBCL分为GCB型和non-GCB型(选择三种算法分型一致的病例);2、选取GCB来源的淋巴瘤(GCB-DLBCL、FL和Burkitt淋巴瘤)中GNA13阴性、弱阳性和阳性表达的所有病例;non-GCB来源的淋巴瘤(15例non-GCB-DLBCL、12例MCL、11例MZL和8例SLL)及对照组各5例均进行GNA13基因外显子组测序研究;3、对上述B-NHLs病例均行MCM2、Ki67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CM2和Ki67蛋白表达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  1、免疫组化结果  (1)在61例DLBCL中:①根据Hans算法,分为30例GCB型和31例Non-GCB型;②根据Choi算法,分为26例GCB型和35例Non-GCB型;③根据Tally算法,分为20例GCB型和41例Non-GCB型;Hans、Choi和Tally三种算法进行成对比较,发现三种算法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很大的一致性(Hans vs.Choi,kappa值=0.803,P<0.001;Hans vs.Tally,kappa值=0.670,P<0.001;Choi vs.Tally,kappa值=0.793,P<0.001)。  (2)在129例B-NHLs中:①DLBCL50例(三种算法分型一致的病例,另外11例三种算法不统一),20例GCB型和30例Non-GCB型,GNA13阳性表达共计11例且只存在GCB型中,总阳性率约为22.0%(11/50),GCB型中GNA13阳性率约为55.0%(11/20);②FL42例,GNA13阳性表达共计34例,总阳性率约为81.0%(34/42);其中8例FL1级、10例FL2级、5例FL3A和19例FL3B级,GNA13阳性率分别约为100%(8/8)、100%(10/10)、80%(4/5)和63.2%(12/19);③Burkitt淋巴瘤6例,GNA13的阳性率约为50.0%(3/6);④在8例SLL、12例MCL和11例MZL中,GNA13均阴性或仅残存生发中心表达。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8例,GNA13阳性率约为100%(8/8);在16例对照组中,GNA13均表达于生发中心,阳性率约为100%(16/16)。  2、GNA13基因外显子组测序结果  114例B-NHLs(20例GCB-DLBCL、42例FL、6例Burkitt淋巴瘤、15例non-GCB-DLBCL、12例MCL、11例MZL和8例SLL)及对照组各5例均采用外显子组测序的方法来检测GNA13的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显示:在18例GCB-DLBCL和29例FL中,有5例GCB-DLBCL和3例FL(2例FL1级和1例FL3B级)发生了GNA13基因突变,突变均发生于4号外显子组,突变率分别约为27.8%(5/18)和10.3%(3/29);且在这些突变的病例中,GNA13免疫组化有7例均显示弱阳性或阴性表达,仅有1例FL1级显示GNA13阳性表达;在3例Burkitt淋巴瘤、11例non-GCB-DLBCL、11例MCL、9例MZL、4例SLL和10例对照组中均未检测出GNA13基因突变,其余例数均显示测序失败。  3、MCM2和Ki67相关性  140例B-NHLs(MZL、SLL、MCL、FL、DLBCL和Burkitt淋巴瘤)及对照组各8例均行Ki67和MCM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在对照组中,MCM2和Ki67主要表达于次级滤泡的生发中心;在B-NHLs中,MCM2的阳性表达率约为5%-100%不等。在MZL、SLL、MCL、FL、DLBCL和Burkitt淋巴瘤中,MCM2与Ki67相关系数r值依次分别为rMZL=0.807(显著性P=0.005),rSLL=0.964(显著性P=0.036),rMCL=0.988(显著性P=0),rFL=0.973(显著性P=0),rDLBCL=0.937(显著性P=0),rBurkitt=0.995(显著性P=0),均显示两个指标的相关性很强,故认为MCM2可以代替Ki67来评估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而且MCM2从惰性的B细胞淋巴瘤(MZL、SLL和FL1-2级)到侵袭性的B细胞淋巴瘤(FL3级、MCL和DLBCL),最后到高度侵袭性的Burkitt淋巴瘤,其阳性表达率随着侵袭程度的增加而呈现明显升高的趋势,提示MCM2的表达和肿瘤侵袭性有关。  结论:  1、在DLBCL的免疫组化分型中,Hans、Choi和Tally三种算法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具有一致性。  2、在16例对照组中,GNA13均表达于生发中心;在GCB来源淋巴瘤(GCB型DLBCL、FL、Burkitt淋巴瘤)和TFH来源的AITL中,GNA13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在non-GCB来源淋巴瘤(non-GCB-DLBCL、SLL、MCL和MZL)中,GNA13均阴性表达或仅残存生发中心表达。提示GNA13不仅是GCB来源淋巴瘤的一种新型有价值的标记物,也可能是TFH来源淋巴瘤的标记物,即可能为GC细胞的一种新型标记物。  3、在GCB来源淋巴瘤中,GNA13阳性率在低级别FL(1-2级)、高级别FL(3A/3B级)、GCB型DLBCL和Burkitt淋巴瘤中依次降低,提示GNA13缺或低表达可能与GCB来源淋巴瘤侵袭性程度有关。  4、在GCB来源淋巴瘤中,GNA13免疫组化弱阳性或阴性表达可能提示该肿瘤发生了GNA13基因突变。  5、在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中,Ki67和MCM2具有强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蓝莓花青素对口腔癌KB细胞裸鼠异位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在自噬与凋亡方面的影响,探讨自噬与凋亡在蓝莓花青素抑制口腔癌KB细胞裸鼠异位移植瘤生长中的分子作
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具有多尺度(分辨)分析和时—频局部化特性,特别适用于边缘和峰值突变信号的处理和特征抽取。为了满足变压器微机保护可靠性、快速性的要求
目的:芦丁在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的作用,是良好的自由基清除剂,能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对组织细胞免受活性氧族的攻击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关于芦丁对衰
上世纪发现抗菌抗生素以来,细菌性疾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此为寻找抗病毒抗生素提供了研究途径。本研究就是在获得一株可产生抗病毒活性成分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
最近,浙江省农业厅确定了2016年农业主导品种,浙江大学作物所选育的油菜新品种浙大622与浙大619双双入选。优质高产抗病油菜新品种浙大619于2009年通过审定,2011年度起连续列
In this study,the allelopathic effects of 100 g / L water extract of Melilotus officinalis Desr.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Melilotus officinali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素材资源库的建立与应用也被列入发展医学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并得到了推广.本文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虫媒传染病,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一些发展中国家。疟疾的诊断是疟疾防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难以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神经网络来实现模糊系统建模的神经模糊网络,并将其用于建立预测模型,同时网络采取动态的网络结构和参数以适应预测对象环境变化和结构变化。实例分析证实了该
肝细胞肝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对HCC形成和进展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注意力从肝癌细胞本身转移到了肿瘤微环境中间质细胞和肝癌细胞的相互作用。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