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对盐藻SZ-05生长影响及盐藻敌害生物防治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yiah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藻(Dunaliella salina),又称杜氏藻,生长在极端嗜盐的环境下,具有较为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是一种在食品、医药保健、化工和水产养殖业中有独特经济价值的微藻,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本论文主要从细菌即短小芽孢杆菌对盐藻SZ-05生物量、β-胡萝卜素积累、胞外多糖等的影响和盐藻培养过程中敌害生物的防治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盐藻SZ-05的开放式培养和纯培养两种不同方式中,我们发现盐藻SZ-05所积累的胞外多糖及其生长密度有很大的不同。纯培养的盐藻SZ-05藻细胞密度最大达到6.01×106cells/mL,相应的胞外多糖的含量最大达到147.45 mg/L。与之对比,开放式培养的盐藻SZ-05的胞外多糖含量有明显的减少,而藻细胞生长的最大密度却达到了6.96×106cells/mL。结果说明,在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的胞外多糖含量越高导致了藻细胞的最大生长密度越低,藻细胞最大生长密度与胞外多糖的含量之间有着一定的依赖关系。那么纯培养与开放式培养的盐藻SZ-05之间为何有如此不同呢?结果我们发现在盐藻SZ-05的培养液中有一种优势菌—短小芽孢杆菌存在。在本论文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在盐藻SZ-05的培养液中不同初始密度的短小芽孢杆菌的存在对培养液中胞外多糖的含量以及盐藻SZ-05的最大生长密度和β-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由于短小芽孢杆菌存在,使得盐藻SZ-05的藻细胞生长密度增加,同时盐藻SZ-05无论是在常规培养条件下还是在胁迫培养条件下都导致了其β-胡萝卜素积累量的平行增长。实验结果也表明,当培养液中短小芽孢杆菌的初始密度适量时,在盐藻SZ-05的培养末期,藻细胞密度达到最大,相应的β-胡萝卜素积累的量也相应的增多。另外,短小芽孢杆菌在生长过程中向培养液中也释放一些代谢产物,并且这些代谢产物能够被藻细胞利用,促进藻的生长。从而在藻的最佳培养条件下,短小芽孢杆菌的存在为藻细胞的更多增殖和为利用盐藻生产更多的β-胡萝卜素提供了一个可行性方案。通过青蒿提取物对盐藻和纤毛虫的毒性实验,发现青蒿秸醇提物浓度为410 mg/L,能有效杀灭培养液中的纤毛虫,同时对藻细胞的伤害较小;而青蒿叶醇提物浓度为340mg/L时,更加有利于治理纤毛虫,对藻细胞的伤害更小。此外还发现,青蒿提取物在低浓度下对盐藻的生长和β-胡萝卜素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青蒿秸醇提物浓度为100mg/L和青蒿叶醇提物浓度在150 mg/L时均能明显的促进藻细胞的生长和β-胡萝卜素的积累;当青蒿秸水提物浓度为221 mg/L时,能促进盐藻的生长,增加盐藻胞内β-胡萝卜素的含量。
其他文献
细根(直径≤2mm)是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其寿命的长短决定了碳与养分在植物-土壤间的周转快慢,对生态系统碳平衡和养分循环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在2007-2009
食药兼用的食用菌越来越受关注,而香菇(Lentinula edodes)在此类菇中产量是排名第一的。菌种混乱问题使得菇农蒙受经济损失,育种进程受阻,严重制约了香菇整体产业的发展。目前已
从2007年至2014年,作者对山西省朔州市神头泉周边地区的淡水石莼进行了多次采集。本文通过对所采到的淡水石莼标本进行显微及亚显微结构观察,结合分子数据,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
土壤呼吸是土壤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生态学过程,是碳素由陆地生态系统进入大气的最主要途径,是大气CO2重要的源。土壤呼吸是一个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控制的复杂的过程,像很多其
本文主要以胜利油田罗801区块的油井采出水为例,研究石油烃厌氧降解产甲烷过程中关键的功能微生物类群-产甲烷古菌.研究成果如下: 1.分离纯化8株氢营养型产甲烷古菌(编号:
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 (Kuwana)属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蚧总科Coccoidea,绵蚧科Monophlebidae,是一种危害多种林木和果树的植食性害虫,在我国分布广泛。本研
水分亏缺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有限供水在有限土地上获得更高产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干旱逆境下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特性和植物耐旱能
为揭示油松种群和辽东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空间相关关系,在山西省灵空山国家级保护区对山脊、缓坡和沟谷3种生境内的油松种群和辽东栎种群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采
本文研究了硅对不同水分条件下黄瓜幼苗生长发育、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影响,探讨了硅增强黄瓜幼苗抗旱性的解剖和生理学机制,分析了硅增强黄瓜幼苗抗旱性的浓度效应。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