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覆盖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后术腔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ain0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观察并探讨了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后,黏膜形态恢复及上皮化情况,比较并分析了患者主观症状评分及黏膜鼻内镜下评分,评价脱细胞真皮基质在促进术后鼻黏膜功能修复及上皮化中的应用价值。为改善鼻内镜术后恢复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方法:收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18年6月~2020年1月期间进行鼻腔鼻窦内翻乳头状瘤手术治疗的患者人群,采用随机化的区组分组方法,将收入的患者人群分为临床实验组(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与临床对照组(未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两组患者的评分项目包括鼻塞、流涕、涕中带血、头面部疼痛、嗅觉异常及总体症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黏膜恢复情况进行Lund—Kennedy评分(Lund-Kennedy score,LKES),从而比较术前、术后1、2、4、12周的临床疗效。结果:从术后2周开始,与临床对照组相比,临床实验组具有更好的总体鼻腔黏膜恢复情况(P<0.05)。就单独体征而言,在术后1周—4周中,临床实验组的结痂Lund—Kennedy评分明显低于临床对照组(P<0.05),术后12周,临床实验组的瘢痕Lund—Kennedy评分与临床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创面对于术后创面黏膜的结痂、瘢痕形成具有较大改善。术后4周—12周,临床实验组的上皮化比率明显地高于临床对照组(P<0.05),使用脱细胞真皮基质能有效缩短黏膜的上皮化时间。术后均未出现不良并发症。结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术区黏膜覆盖脱细胞真皮基质能显著地的促进黏膜上皮化,从而有效缩短黏膜上皮化时间,改善患者鼻腔黏膜上皮结痂瘢痕形成等情况,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主观症状,提高患者工作和生活品质,值得临床使用和研究应用。
其他文献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主要储集空间为大型洞穴、溶蚀孔洞和裂缝。由于沉积环境复杂多样、成藏时间早、埋藏深度大、后期又经历多次的构造演化的原因,因此其储集空间分布具有不连续、高度离散,非均质性极强的特征,这使得油藏流体的流动规律复杂化。本文以塔河油田为试验基地,优选高压注水技术示范区,研究、制定高压注水政策分析方法及应用,运用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常规的水驱黑油模型。为了更好地应用缝洞型
借助纳米材料构建超灵敏分析方法,可以检测血清中的痕量标志物,实现早期识别。在众多分析方法中,电化学检测和电致化学发光(ECL)技术已被普遍用于检测血清标记物。以纳米材料为
无轴承异步电机(Bearingless Induction Motor,BIM)在传统异步电机的定子绕组上叠绕一套用于产生悬浮力的绕组,实现其“悬浮”运行,具有无摩擦磨损、无需润滑、寿命长等优良特性,在精密机械制造、飞轮储能、航空航天、生命科学等领域凸显巨大应用价值,是目前特种电气传动领域和磁悬浮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5214)的资助下,对BIM悬浮机理、数学模型
软骨组织在人体关节中的主要作用是润滑和防止磨损,但是由于长期的关节磨损或者关节疾病可能引起软骨组织病变,将会导致关节炎的发生。关节炎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
研究背景:梅毒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不断上升的趋势,Ⅰ期梅毒感染就诊的依从性差,容易发展为Ⅱ期、Ⅲ期或者隐性梅毒,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回溯性调查结果也显示梅毒患者的糖
能源是人类文明的核心,丰富的化石能源的供应是过去100多年来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但是随着化石燃料储备的消耗以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对于丰富、清洁和安全的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不仅降低了环境污染的风险,而且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然而,由于可再生能源(例如风能、太阳能等)本质上是间歇性的,因此供需之间固有的不匹配限制了它们的广泛使用。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高效的大
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必须具有与周围组织相容的吸收和降解速率,为了保持支架的足够的结构完整性,足够的机械性能也是必需的。将有机和无机纳米填料引入到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中
背景和目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一种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利妥昔单抗的问世虽然大大改善了其预后,但仍有约30%-40%的患者预后不佳,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DLBCL虽在临床特征、病理资料、分期等相同时,对化疗的反应性也不尽相同,对于这一类异质性强的疾病,提出能预测疾病预后肿瘤负荷或者预测预后的新的分子,是我们临床工作中应该
随着基因技术、高通量测序、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精准医学逐渐深入人心。乳腺癌是一类具有异质性的肿瘤,不同患者的治疗方式以及疗效均不同。以往的治疗经验大多是根据临床病理因素(年龄、绝经状况、淋巴结状况、肿瘤大小、分期、分级、免疫组化、肿瘤类型等)或利用Adjuvant!Online等工具来综合判断,但这些经验或工具均不能对化疗进行疗效预测,不能筛选出可能从化疗中获益较多或较少的人群。因此,对乳腺恶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切除术的103例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