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绿茶粉加工贮存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cjr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茶是中国传统的健康饮品,含有多种营养及功能性成分。超微绿茶粉是利用现代超微粉碎技术将茶叶粉碎至微米甚至纳米级的超微茶粉。与传统茶叶不同的是,超微绿茶粉常被以全组分形式应用于冰淇淋、酸奶、面膜等冷加工产品中,因此保证其质量安全尤为重要。目前对超微绿茶粉及其原料加工贮存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未见系统研究。本文研究了超微绿茶粉球磨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动态变化及其机制、超微绿茶粉球磨加工过程中重金属含量变化和超微绿茶粉及其原料贮存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旨在为保证超微绿茶粉加工贮存质量安全提供有效途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随机选取1 9种市售蒸青片进行微生物检测,对市售蒸青片微生物状况进行评估;并研究超微绿茶粉球磨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动态变化及其机制。对不同球磨时间的茶样进行微生物检验及粒径测定,以茶叶中的霉菌为例,通过检测霉菌冻干粉球磨前后DNA溶出变化、利用电镜扫描观察霉菌冻干粉球磨前后的细胞形态等实验对球磨过程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机制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市售蒸青绿茶微生物状况不容乐观,菌落总数、霉菌数及大肠菌群均较高;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茶样中的微生物数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茶样中的微生物数量和茶样的细胞壁破碎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球磨过程中微生物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细胞破碎。2.为寻找超微绿茶粉及其原料的适宜贮存条件,考察不同的包装材料和贮存温度对超微绿茶粉及其原料贮存期间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同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取样时茶样由低温至高温快速吸水,易造成微生物的增加,而不同的包装材料阻隔性不同,使各包装材料间茶样微生物数量有所差异,其中铝箔复合袋中的茶样微生物数量最少;又因茶样贮存过程中水分活度较低,微生物在低温环境中易生存,且较高的温度差更易导致微生物增殖,使不同贮存温度下的茶样微生物数量-18℃>4℃>25℃。因此,超微绿茶粉及其原料贮存时宜采用铝箔复合袋进行包装;茶样低温贮存时,取样应设置缓冲间,从而减小温度差,防止因温差形成的冷凝水促进微生物的增殖。3.对不同球磨时间的超微绿茶粉进行了重金属元素铅、铬及镍的测定;选择不同材质的磨球和罐体对蒸青片进行球磨,并选取球磨材料不同、粒径相近的两组超微绿茶粉进行重金属元素(镍、铬)检测,为寻求合适的球磨材料提供依据。结果显示: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茶样中的铬和镍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铅含量无显著差异,原因是球磨时所用罐体为不锈钢材质,而不锈钢中含有18.0%~20.0%的铬,8%~11%的镍;在不锈钢球-不锈钢罐、氧化锆球-不锈钢罐、玛瑙球-尼龙罐三种研磨材料组合中,超微茶粉粒径为35~55μm时,使用玛瑙球-尼龙罐球磨的茶样重金属含量较少,粒径较小;茶粉粒径为10 μm以下时,不宜使用不锈钢球-不锈钢罐进行球磨加工。
其他文献
本试验选取7个品种作为亲本,按Griffing双列杂交法Ⅱ配制21个杂交组合。对亲本及21个组合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白度值、L值、a值、b值、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峰值黏度、低谷黏度、稀懈值、最终黏度、反弹值、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进行品质性状的测定。同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配合力分析、遗传参数分析,拟研究不同亲本及组合对其后代品质性状的影响。以安徽农业大学大扬店试验基地种植的135份资源品种(
学位
报纸
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试验。第一部分系以安徽省小麦产业体系太和县试验点2016-2017年度收获的95份小麦品种作为供试材料,鉴定其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测定若干品质性状,研究HMW-GS类型及品质评分,分析亚基或亚基组合对品质性状的影响。第二部分系以本课题组在合肥种植的4个黑小麦(安农1601、安农1602、农大186和漯珍2号)、1个红小麦(杨麦20)和1个白小麦(皖麦52)为试
学位
针对交付部队的在役型号装备信息收集不全面、过程要素不可溯、信息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根据部队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绩效评价指标及数字化保障需求,编制航天在役型号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总体框架,明确管理系统建设目标,构建适用于航天在役型号装备“全链贯通、全资可视、全程可控、全时在线、全程保障”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动装备保障的高效化、数字化,实现装备信息有效管理和利用,全面提高在役型号装备整体管理水平和质量。
期刊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为了有效应对能源和环境的压力,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政府、充电桩运营商和消费者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得到不同情形下该模型的演化稳定策略,并用MATLAB2019数据仿真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于参与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充电桩运营商和消费者各自的演化稳定策略会受到其他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政府最终会选择不进行补贴,充电桩收入的变动会改变
期刊
小麦是禾本科单子叶植物,作为一种主要粮食作物,在世界范围内被很多国家地区的人们种植和食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恶化以及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造成作物产量下降,使得粮食生产问题越来越严重突出。小麦倒伏是制约小麦产量和品质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木质素是维管植物细胞次生细胞壁的主要结构物质,一直被认为和茎秆倒伏性以及植物对外界一些胁迫密切相关。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CCR)在木质素生物合成下游反应中催化羟
学位
目前已经被鉴定的茶叶香气化合物多达700余种,并以萜类化合物为主。芳樟醇是茶叶中含量较高的单萜类化合物,且是乌龙茶花果香的主要贡献成分,同时也是植物响应逆境的重要信号物质。本实验室前期对一个茶树芳樟醇合成酶基因CsLIS/NES的研究发现该基因可产生CsLIS/NES-1和CsLIS/NES-2两个亚型基因,且这两个基因具有不同的亚细胞定位和生物学功能,能够产生芳樟醇和橙花叔醇。本研究通过染色体步
学位
地理信息的不断泛化对经典的地理信息分析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网络化的知识服务将逐渐成为地理信息应用的新模式,助力地理计算到社会计算的形态转变。地理知识服务需要打通人、机构、自然环境、地理实体、地域单元、社会事件之间的关联,促进知识辅助下的数据智能与计算智能。本文聚焦地理时空知识获取与形式化表达及分析的迫切需求,首先分析了时空知识图谱的基本概念与特征,认为时空知识图谱是指具有地理时空分布或位置隐喻的知
期刊
在植物中,挥发性萜类物质通常以易溶于水的糖苷形式储存在细胞中。茶叶中已经发现多种香气糖苷物质,尤以单萜的香叶醇和芳樟醇糖苷最为丰富。这些糖苷的合成和积累对红茶和乌龙茶等茶类香气品质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亦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探明挥发性萜类物质及其糖苷如何进行跨膜运输并最终储存在何处,不仅可帮助改善茶叶香气品质,亦且有助于明确挥发性物质挥发和积累的途径。囊泡运输是植物细胞内和细胞间多种大分子
学位
<正>稻渔综合种养包括稻鱼、稻虾、稻蟹、稻鳖等共生轮作模式。实践表明,稻渔综合种养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渔双赢”的优势,既能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又可以显著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是一种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也是各级农业主管部门主推的生产模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