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碳及石墨负极活性层力学性能原位表征分析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om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极材料的结构稳定和完整性对电池的综合性能有着直接影响。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活性材料中脱出/嵌入,会使电极产生不同程度的扩散应力,进一步使电极活性层产生裂纹甚至断裂。电极的断裂与电池性能衰减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电极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电极力学性质的评估对于电极结构的设计、电池循环寿命的延长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和组装了一套可对电极活性层进行拉伸测试的原位装置,并基于简化的剪切滞后模型和计算公式,得出了不同电极活性层在不同条件下的相关断裂性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以四种含硅量不同的硅/碳材料为研究对象,先对其进行形貌、结构、粒径等表征测试,后测试了包括阻抗、循环伏安曲线、循环稳定性在内的电化学性能;之后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测试技术结合简化的剪切滞后模型,对电极活性层的断裂应变、断裂强度、断裂韧性等力学参数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电极材料含硅量的增加,电池的比容量不断增加,但其循环稳定性降低;力学测试结果表明,电极的断裂应变会随着含硅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电极活性层的断裂强度和断裂韧性呈现略微降低趋势,S420、S600、S950和S1100的断裂强度分别为143.9 MPa、140.2 MPa、135.4 MPa和134.6 MPa。这些参数不仅能够直接反映电极活性层的力学强度,以优化电极的结构设计,而且有助于力-化耦合模型的建立。第二:以商用锰酸锂软包电池石墨负极为研究对象,在0.5C的电流密度下,分别将其循环0次、100次、200次、300次、400次和500次,之后对循环前后的电极材料进行形貌表征及拉伸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电池的容量逐渐降低,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膨胀,500次循环后的电池整体厚度增加了0.6-1.3 mm,边缘区域膨胀最为严重。拉伸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其断裂应变、断裂强度和断裂能也逐渐降低。其中未进行循环测试的电池电极活性层断裂强度为311 MPa,500次循环之后的电极断裂强度为143MPa。这些测试结果真实反映了电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所遭受的电化学及力学性能衰退,对电池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色素沉着性结节性肾上腺皮质病(primary pigmented nodular adrenocortical disease,PPNAD)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以增强对该病的认识。方
行政道德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有利于促进行政体制改革。因此,公务员作为国家机关的主体,必须以行政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身行为。现如今,我国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虽然已
本文所研究文本为Persuasion(《高效说服力》),讲述了当事实不再受重视时该如何说服他人认同自己的观点。本次翻译实践选取了该书简介、第一章和第二章部分内容。本文以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结合翻译中的实际案例探讨译者应该如何帮助目的语读者实现更好的阅读体验,达到原文本的号召功能。彼得·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强调让目的语读者和源语读者获得相同的阅读体验,如实传达作者的写作理念,因此该理论能够切实有
脊髓损伤传统治疗阶段(一代疗法)处理对象主要是脊柱损伤,方法主要是脊柱骨折外科治疗。目标主要是复位、减压和稳定;预防再次损伤;限制继发性损害;利于残存功能恢复。传统康
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是IL-12家族的重要成员,是一种典型的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由其特有的p19亚基和与IL-12共用的p40亚基组成。哺乳动物中的研究表明,IL-23
菱锰矿与钙镁碳酸盐矿物的分离是当今锰矿选矿难题之一。在锰矿浮选的领域,高效抑制剂的选择及消除难免离子的影响是实现矿物浮选分离的主要技术手段。本论文选择目的矿物菱
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效,长寿命,便携性和轻质等优点在众多储能器件中脱颖而出,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以电动汽车,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新型技术迫切需要
[目的]注射用藤黄酸(Gambogic Acid,GA)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广谱抗肿瘤药物,对减轻广大癌症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藤黄酸是否抑制被认为是
硅作为一种理想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储锂比容量高,嵌锂电位低,材料来源广等优点,然而,由于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体积膨胀,导致硅电极容量衰减很快,循环性能差。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北京城市与河流的互动看人地关系,通过明确目标、展开探究、落实素养、关注单元,探究如何在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养成,进而有效实现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