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南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来源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Des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D01-2392站(110°12.64E,09°51.13N)位于南海西南陆坡,处于湄公河三角洲北缘。本文通过对MD01-2392站四十余万年以来的地层学、沉积学、元素地球化学、古海洋学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该站的物源变化情况,物源区的风化及元素地球化学对古生产力的指示作用。 MD01-2392站的Nd同位素、稀土元素配分模式、La—Th—Sc和Th—Sc—Zr/10判别分析研究表明,该站位的陆源沉积主要为湄公河带来的陆源碎屑,并且其物源四十万年来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粒度分析表明,沉积物粒度主要受海平面升降的影响,并在氧同位素5期到6期之间可能存在沉积物的顺坡搬运。 对沉积物稀土元素的分析显示,MD01-2392站沉积物物源区在冰期时化学风化弱而在间冰期时表现为相对强的化学风化。对稀土元素用Ti标准化后显示冰期高而间冰期低,显示了冰期时物源区物理风化较强。而对主、微量元素标准化研究并结合元素在化学风化的行为表明,MD01-2392站物源区化学风化在间冰期较冰期强。 同时样品中CaCO3含量在间冰期时高而在冰期时低,表现出“大西洋旋回”的特征。陆源碎屑含量则与CaCO3含量相反,体现了MD01-2392站CaCO3旋回属于稀释旋回的特征。 通过元素演变揭示古生产力的变化情况表明,在冰期时钙质生物生产力较低而间冰期时较高,与间冰期时相对较高海水温度,生物繁盛有关。硅质生物生产力主要受陆源输入的影响较大,但并没有表现出冰期高而间冰期低的特征。
其他文献
11月20日,多地大雨,前往北京的航班或延误或取消。有这么一批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赶到北京清华大学的时候,行李湿透,头发上还挂着雨水。然而在狼狈不堪的外形之下,眼眸中却透
从1949年上海解放50年以来,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在政治上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冒险家的乐园”改造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上海,同时也表现在上海的经济发展上,从
本文概述了沉积颗粒物再悬浮的研究以及养殖贝类与沉积再悬浮颗粒物的相互关系;先从贝类生理生态学角度入手,重点关注沉积再悬浮颗粒物对栉孔扇贝、贻贝、菲律宾蛤仔摄食生理的
长江连接青藏高原和西太平洋边缘海,支流水系非常发育,流域盆地较多,源岩类型复杂多样,与亚洲其它主要大河明显不同。本文通过野外系统的考察和采样,研究长江主要水系沉积物的粒度
鳜鱼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品种,而近年来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对鳜鱼养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研究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在ISKNV感染鳜鱼的抑制性消减杂交cDNA文库基础上,经NCB
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为沉积环境演化历史提供重要信息,包括沉积物物源、物源成分特征、物源区岩石风化侵蚀程度、成岩作用、沉积物传输、沉积过程及古气候变化等。本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远洋航运业、沿海工农业以及海水养殖业的飞速发展,海洋污染越来越严重,致使我国海洋赤潮灾害频发,给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对近岸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甚至危害到人类健康。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治理海洋赤潮并可靠评价其治理效果已成为海洋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以大气压强电场放电技术制取羟基自由基(·OH)氧活性粒子溶液为基础,通过建立针对两种典型赤潮藻中
高校中系党支部书记的服务对象是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的思想大多是深层次的、可变的和多样性的,对其工作应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分类指导,对症下药,切忌一刀切,“一锅煮”。系党
以往的鱼类种群动态研究和管理措施,多数采用了被研究鱼类捕捞产量取代资源量的方法,两者之间不仅存在着巨大差异,而且时间尺度较短,种群自然波动、人为干预和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
砷和硒是两种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元素,虽然两种元素在生命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但它们的毒性、生理活性、代谢机理等均与其存在形态密切相关,因此砷、硒两种元素一直是元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