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感知数据的桥梁水下结构多层次病害检测技术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桥梁已成为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运营养护已成为各管理部门主要工作。以量大面广的公路桥梁为例,其规模总量已达91.28万座,其中服役年限超20年的约占总量27%,桥梁大规模管养时代已经到来。2020年12月交通运输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公路桥梁安全耐久水平的意见》,提出了“2025年四、五类公路桥梁100%处治,2035年标准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的总体目标。作为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下结构病害直接关系到桥梁的长期服役性能和寿命,其服役环境较上部结构更为恶劣,也更为隐蔽不易被发现,故病害状况长期得不到重视。传统的桥梁水下结构检测以人工为主,存在风险大、效率低、精度差问题,无法实现桥梁水下结构有效检测和定量评估。当前,国内外学者已对桥梁上部结构病害检测开展了多年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成果,部分成熟技术已在实际工程中实施应用。然而,国内外对于桥梁水下结构病害检测技术领域的研究仍较为薄弱,仅有部分学者在近年来逐步开展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量大面广的混凝土桩柱式桥梁为对象,通过现状调研、理论分析、算法研究和试验论证等手段,结合检测设备、智能算法与检测平台等内容,对桥梁水下结构不同病害类型开展系统性研究,相关内容国内暂无先例。本文属国内较早在桥梁水下结构检测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旨在构建集理论方法、智能算法、硬件装备和测量方案于一体的成套检测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基于多源感知数据的桥梁水下结构多层次病害检测技术框架。模拟人工检测流程,从整体远距离检测到发现具体病害构件近距离精细检测,考虑基础冲刷和结构缩颈、构件局部病害、受损构件形貌和内部不密实等检测需求,设计了整体宏观病害、构件局部病害、构件形貌和内部缺陷多层次检测框架。首先,提出了基于声呐扫描图像的宏观病害检测方法,实现桥梁水下结构冲刷深度和大面积缺陷定量检测,并依据声呐检测结果定位具体受损构件。其次,设计并研制了构件局部病害检测设备,建立局部病害高分辨率识别和定量量测方法;针对该受损构件水下结构形貌,设计了可越障水下构件检测平台,携带光学测量系统完成水下三维形貌重构;最后,针对构件内部缺陷,提出基于应力波层析扫描的水下结构内部缺陷探测方法。由此,实现基于声学、光学和应力波等多源感知数据的水下结构多层次病害检测。2)首先,面对桥梁水下检测实际场景,提出基于声呐扫描图像的水下宏观病害智能检测技术,获取水下环境、基础冲刷深度和受损构件信息。从声呐设备、病害识别智能算法、病害量测方法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搭建了成套技术框架。总结了现有适用于桥梁水下结构病害检测的声呐技术方法,依据已有的工程检测案例和结果,分析并验证了单波束机械扫描声呐在桥梁水下检测中的可行性和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病害识别、分割成套智能算法框架,采用改进U-net网络实现声呐图像多尺度信息融合,实现构件表观病害和冲刷深度的定量检测;开展了模型对比试验,通过与经典U-net模型和嵌套不同骨架的U-net模型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模型性能的可靠性;最终,通过现场实际检测试验,完成了实桥水下冲刷深度、局部病害的定量检测,验证了本文提出技术框架有效性和实用性。3)其次,针对上述已获知的受损构件,设计并研制了基于光学相机的受损构件局部病害智能检测系统。研究了当前人工、ROV水下机器人携带水下相机拍照的局限性,总结现有水下相机在成像条件和分辨率方面对于构件病害检测和后续定量分析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设计并研制了基于光学相机的水下测量系统,并采用双目相机实现水下病害的定量检测。结合该测量系统,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下构件局部病害识别与分割智能模型,通过模拟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建立了融合分割图像和点云数据的病害量测方法,并通过水下试验实际检测数据完成了构件局部病害的定量量测。4)同时,针对水下受损构件尺寸和形貌信息,研制了面向桥梁水下构件三维形貌检测的可越障检测平台,可准确获取桥梁水下服役构件的尺寸信息。从检测平台设备研制、水下构件检测流程、局部点云重构与坐标系转换、整体三维形貌拼接与优化拟合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检测平台具备无阻尼三脚轮和平行四边形等机构实现30cm截面越障,配置水下光学测量系统和防水电机驱动装置完成水下图像采集;研究了水下构件三维形貌重构成套方法,通过水下试验,实现了水下构件整体形貌的拼接和点云优化,验证了本检测平台满足实际水下构件的检测需求;5)最后,针对水下重点构件内部状况,研究了基于应力波层析扫描的桥梁水下结构内部缺陷探测技术。针对桥梁水下结构在前期建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内部浇筑不密实、内部空洞等实际工程需求,研究了超声层析成像的理论方法,分析了基于射线理论的层析成像求解理论方法,建立了以射线追踪法(LTI)为主的水下构件内部缺陷波速分布求解方法,编制算法程序并设计了模拟介质模型,完成了对单一低波速、多个低波速和低波速高波速异常等工况条件的对比试验,验证基于LTI层析扫描方法的有效性;通过水下不同缺陷尺寸条件的构件内部缺陷探测对比试验,分析了钢筋对构件内部探测计算结果的影响,验证了该方法有效性。
其他文献
目的:改进黄柏饮片中盐酸黄柏碱(C24H32O6·HCl)和盐酸小檗碱(C20H18NO4·HCl)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中国药典》2020版所载黄柏饮片含测需要两次样本预处理、检测,操作繁琐,系统误差大。本研究采用一次性预处理样本、双波长切换、流动相梯度洗脱等实现一次进样即可同时检测盐酸黄柏碱(C24H32O6·HCl)和盐酸小檗碱(C20H18NO4·HCl)的含量,并进行了方法
期刊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化学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新高考改革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019年广东省颁发《广东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3+1+2”的高考模式。高考化学命题需要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综合目标,不断增强化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和导向作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正>2002年,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题写牌匾,中国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孙鸿烈主持、七位院士、八个部委的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中华十大名山"评选活动隆重举行,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继"三山五岳"之后首次评出"中华十大名山",长白山名列其中。近年来,尤其是长白山管委会成立以来,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
期刊
党的二十大再次重申并着力强调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既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到了一个新高度、新境界,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要求。通过深刻剖析“两个结合”重要论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推导出由“一个结合”向“两个结合”飞跃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找到坚实的学理性支撑,
期刊
报纸
传统舞蹈编排耗时费力,需要大量人工参与和重复劳动,另外智能编舞存在数据不足的情况,因此,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有向图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智能编舞并展示编舞的系统。系统包括场景管理、网络管理、交互管理与数据管理等功能,按照需求将用户分为管理员和普通用户。对于管理员,系统提供资源迁移和用户管理功能,以定期更新可供模型训练使用的数据集。对于普通用户,系统审核用户上传文件的有效性,按需编舞并展示。实验结果表明,
期刊
伟大政党涵养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锻造伟大政党。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凝练总结,是锤炼中国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是百年大党始终获得成功的精神密码。伟大建党精神蕴含深刻丰富的内涵意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行观的发展,是对“两个结合”重要论断的实践与丰富。从“两个结合”角度研究伟大建党精神,对于全面深刻理解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党和国家事业不断汇聚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设计了3类8种二极管侧面泵浦结构,构建了相应的泵浦光学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不同结构下的吸收效率和矩阵元素标准差。首先,在给定泵浦总功率、芯片间距、掺杂浓度等前提下,随着泵浦距离在0~5 mm内递增,8种泵浦结构中激光晶体的吸收效率呈降低趋势,矩阵元素标准差也逐渐减小,其中部分结构在近距离(0~0.3 mm)泵浦时矩阵元素标准差变化程度较大,在实际应用中应避免泵浦距离处于近距离区间。
期刊
3~5μm波段中红外激光在遥感、通讯、气体检测、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直接激射固体激光器具有原理简单、结构轻巧等优势,是3~5μm波段中红外激光产生的重要手段。目前,这类激光器按照增益介质分类可划分为基于Er3+、Ho3+、Dy3+、Pr3+等稀土离子掺杂的固体激光器以及以Fe∶ZnSe为代表的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固体激光器。本文分别介绍这两类直接激射固体激光器近些年来的研究进展,并对它们的
期刊
所谓的学科深度学习,就是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对教材中的基本知识进行系统的剖析,从中提炼出基本概念、原理等,然后将其分类、分类,让学生在系统的知识中,掌握知识的关系和规律,然后在系统论的驱动下,形成一个模块化的知识结构。在这样的单元式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结构化,探究知识的关联,从知识到逻辑的结合,深入探究其思想方法、思维方法等,从而构建有意义的学习策略,在构建语文的认知结构的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