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钴基纳米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其混合型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能源的过度消耗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不断推动了先进电化学储能/转换设备的发展,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现如今,超级电容器因其高的功率密度、快速的充放电速率,超长的循环寿命和良好的安全性广泛应用于能源领域。尤其对于混合型超级电容器通过以电池型材料为正极,电容型材料为负极,有效结合了二次电池和传统电容器的优点,填补了两者之间性能的空白。为了进一步提升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本文以镍钴基材料为基础,开发高效、稳定的具有高氧化还原活性的新型电池型电极材料为目的,构建了不同形貌的镍钴基双金属磷化物、硫化物以及复合材料,对所制备的材料的物相结构、微纳米结构、化学组成、比表面积、电化学性能等进行系统的表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中空纳米立方体Ni Co P材料的制备及其混合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过渡金属磷化物因其优越的导电性、丰富的价态和较高的电化学活性而被广泛研究作为电极材料。合理的设计双金属磷化物材料结构可以充分发挥其材料优势,克服其低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差的缺点。本节通过模板刻蚀和一步磷化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中空纳米立方体状的Ni Co P材料,并系统的研究了电极材料的物相结构、微纳米结构和化学组成等。研究发现,独特的中空结构拥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增加电极材料和电解液离子的接触面积,提高电化学活性位点的利用率。此外,中空内腔还可作为电解质离子的“缓冲池”,缩短了离子的运输路径。经过电化学测试,由于金属离子间的协同作用,Ni Co P表现出比Ni2P和Co P更优异的电荷存储能力,并在高电流密度下展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以Ni Co P为正极,商业活性炭为负极,组装的Ni Co P//AC混合型超级电容器器件可实现最大能量密度41.3 Wh kg-1,即使在7058.3 W kg-1的高功率密度下,仍具有26.7 Wh kg-1的能量密度,经过10000次循环后,依然保持90.8%的初始电容。2.空心花球状Ni Co2S4材料的制备及其混合型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结合表面重构和高温硫化两步法成功制备了空心花球状的Ni Co2S4电极材料。并通过XRD、SEM、TEM、TG和FT-IR等表征技术推测其形貌形成机理。BET分析表明,经过表面重构后制备的空心花球状Ni Co2S4的比表面积为空心球状Ni Co2S4的2倍,并且具有着丰富的介孔结构促进电解质离子的扩散。经过电化学测试,F-NCS HNSs在电流密度为1 A g-1时具有较高的比电容(685.2 C g-1)和良好的倍率性能(在电流密度为30 A g-1,66.1%的初始容量保持率),以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20 A g-1下循环100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73.5%)。以F-NCS HNSs为正极,商业活性炭为负极构建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在0.5 A g-1时表现出134.2 F g-1的高比电容以及稳定的循环性能(1000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92.2%的容量)。同时,在399.9 W kg-1的功率密度下可提供47.7 Wh kg-1的最大能量密度,而在29.4 Wh kg-1的能量密度时可展现最高为7506.0 W kg-1的功率密度。3.Ni Co2S4@Ni Co-G-LDH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其混合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利用共沉淀法在中空球状Ni Co2S4表面原位生长葡萄糖分子插层的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Ni Co-G-LDH)成功制备出核壳结构的Ni Co2S4@Ni Co-G-LDH材料。增大的层间距(8.9(?))可暴露出更多的过渡金属活性原子,并促进电解质离子的扩散,进一步激发LDHs的能量存储能力。由于过渡金属硫化物具有优异的导电性,Ni Co2S4的引入可以加速Ni Co-G-LDH的电子的转移,有效地改善倍率性能。此外,Ni Co-G-LDH在Ni Co2S4空心纳米球表面原位生长可以减少额外的界面,从而减少电荷转移的不连续性和内置电场的影响。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所制备的Ni Co2S4@Ni Co-G-LDH材料在1 A g-1时具有986 C g-1的超高比容量,在8 A g-1时具有84.5%的卓越循环稳定性。而与商业活性炭构建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在400.0 W kg-1和8766.2 W kg-1的高功率密度下可分别传输54.5 Wh kg-1和32.7 Wh kg-1的能量密度。4.蜂窝状Ni Co2S4/Mo S2异质结材料的制备及其全固态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研究本章首先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Mo7O246-离子插层的Ni Co-LDH,再进一步高温硫化制备了蜂窝状的Ni Co2S4/Mo S2异质结材料。独特的立体结构使其拥有巨大的表面积(86.19 m~2 g-1)和丰富的介孔结构。由于Ni Co2S4和Mo S2的形成的异质界面,使其整体的电子迁移率增高,在两种活性表面快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研究表明,与单组分Ni Co2S4相比,Ni Co2S4/Mo S2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基于Ni Co2S4/Mo S2和商业活性炭组件的固态型Ni Co2S4/Mo S2//AC混合超级电容器展现出较高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以及良好的机械灵活性和稳定性。而两个串联的器件可使一个LED发光二极管长达5 min以上持续发光,证明了其可观的实用性。本章为柔性储能领域的复杂器件和杰出的电极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工业化的推进,全球正不可避免地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急需发展海水淡化与污水处理等技术以应对。而去离子的超滤半透膜材料是其中的关键之处。目前使用的高分子聚合膜内部结构复杂,水通道曲折,存在能耗大、效率低、易污染等问题。纳米通道如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片层等由于其光滑的界面特征、选择性的输运性质,在流体输运和离子过滤上都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是理想的新一代分离膜。尤其是碳纳米管,孔径合
学位
学位
语文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交流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打下良好语文基础的关键时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语文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深度学习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并分析其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实践和应用。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旨
会议
目的 探讨运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对心脏停搏患者的效果及对动脉血气、心肌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心脏停搏进行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40例按照救治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运用标准心肺复苏(STD-CPR)方案,观察组运用腹部提升心肺复苏术(AACD-CRP)方案,观察2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功能指标、心肺复苏成功率。结果 2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即动脉血氧分压(PaO2)、
期刊
多糖是广泛存在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中的一系列天然碳水化合物聚合物,具有生物活性强、生物相容性好、免疫原性低等生物学特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微生物中来源的的多糖易于获得和加工,又因其具有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受到重视。琥珀酰聚糖是一种细菌多糖,是根瘤菌与共生植物的信号交流分子。我们实验室前期获得了一种琥珀酰聚糖riclin,研究表明,riclin在体内和体外具有较强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学位
主要围绕110 kV变电站电气设计和防雷保护两方面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论文结合电气主接线设计、信号整理、智能运行管理等电气设计要点,从避雷针和避雷线、直击雷的保护设计、照明设计等方面提出防雷保护措施,共同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和稳定。
期刊
生物寡聚糖作为一种植物激发子在替代化学农药的大规模使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其制备原料丰富,环境无公害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琥珀酰聚糖是由农杆菌和根瘤菌分泌的胞外多糖,经过解聚酶的酶解得到一种由七个葡萄糖和一个半乳糖组成的均一寡聚糖,葡半乳八糖(Riclinoctaose,RiOc)。本论文主要研究了RiOc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诱导剂,在诱导提高植物抗病性方面的应用,同时探究了其诱导机制及应用前
学位
随着现代防御技术的发展,重要军事目标已经实现了地下化与堡垒化,对于战斗部的侵彻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高超声速武器平台的快速发展,亦对战斗部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传统圆截面战斗部很难适应高超声速武器平台异构型有效载荷空间的需求,迫切需要发展以椭圆截面为代表的异型截面战斗部及其相关技术。椭圆截面战斗部因具有武器平台适应性好、有效载荷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而成为高超声速武器平台的首选方案。与传
学位
漆酶(EC 1.10.3.2)是一种典型的含铜氧化还原酶,作用底物广泛,可以催化降解酚类、芳胺类、芳香羧酸类等有机化合物,在纺织工业、医药工业、有毒污水处理及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相较于游离漆酶,固定化漆酶具有可重复利用性,且提高了漆酶的稳定性和极端环境耐受性,可以实现多种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催化降解。然而,传统的固定化漆酶多采用共价结合法,这不仅对酶的原始构象产生影响,导致其活性降低,
学位
基于信号放大策略的生物传感器在即时诊断中必不可少,它具有无需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即可检测极低浓度(10-9至10-18 mol/L)生物标志物的优点。由于自由基聚合在链增长过程中的固有放大作用,可以有效地代替常规的酶或纳米粒子作为信号放大策略,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的高灵敏检测。基于聚合物信号放大的生物检测受益于不同类型的引发反应和多种单体选择,使其适用于不同的传感条件和检测方法。本论文发展了在生物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