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社会选择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30次 | 上传用户:adu198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技术一方面被认作创造财富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金钥匙,同时又产生无数的风险,这迫使我们常常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在激励技术创新的同时确定和控制其非预期结果?要应对这样的问题就有必要一般性地考察技术的社会形成过程。我们认为,某项新技术的形成和社会采纳过程并非单纯的技术体系各内在联系的逻辑展丌,而必然嵌入了社会因素,那么这种嵌入是如何实现的?对技术的本质和内容应该采取何种认识视角会更有利于社会对技术的管理?对不同主体而言,应如何介入对技术的选择?这些问题急需我们思考和回答。 通过对当前技术论研究中的两种主要路向即技术决定论和技术建构论的批判性考察,论文指证传统的研究往往倾向于把技术从社会中抽象出来谈论技术的本质与意义,而忽视了技术及其功能的实现。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的一个主要命题是:技术是受社会选择的,技术的实现过程是新技术被编码入社会机制中。打丌技术的“黑箱”,将技术一社会的特性理解为技术选择受社会.经济影响,这山技术的认知维度、经济维度和组织制度维度三方面的参与者共同决定,因为技术的内容和结构不仅源于科学知识,而且源于技术体系自身逻辑和社会网络的选择。这样,技术在受社会塑造的同时受到物质基础的限制并与它所存在的背景相整合。 技术的实现就其本质方面而言是技术体系与社会之间的共建。这一视角首先蕴涵的观点为,人的社会实践是技术生产的内在根据,技术的本质与人的本质是互相整合的,因此某项新技术所体现出来的性质取决于各种社会参与者。我们应该超越“支持技术”、“反对技术”的僵化态度,采纳一种新的文化多元决定论,以避免简单的决定论和相对主义的偏差。 其次,既然技术发展不是单纯因其理性而是因其理性或逻辑与各种其它社会要素的整合,技术设计过程就表现为一个充满矛盾的文化过程,它要求在满足社会群体的多重价值需求的同Ⅱ寸‘兼顾其效益,兼顾其各种体系性因素。这样,技术选择应该像其他社会行为那样被民主化。走向技术的公共选择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路径,技术选择确立了日常生活的准则--这种选择在通过技术制造世界中也制造了我们自己。 最后,技术的社会选择所蕴含的新的技术本质观和技术结构观也为科技政策带来了挑战,技术决策中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和选择性解释了传统线性技术政策之所以失效的原因,因而技术政策的关键内容应该强调A)创新过程的复杂性;<WP=7>B)政策目的的复杂性;以及C)新的作用空间。单独关注对R&D的投资已很难见效,驭而代之的应该是鼓励选择和社会学习。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引入公众对技术的选择:第一,在时间上,随着创新之旅从三个不同位点切入进行选择,即早期丌发阶段、技术刚进入社会阶段和经过反馈出现积累效应时;第二,在空间上,同时建构激励网络和风险控制网络,使得技术体系与社会网络相互融合。公众从时间纵轴和空间横轴上对技术决策的参与有助于技术与人的更协调地互相塑造。
其他文献
本文以"早艳"桃为试材,研究了100kV/m的高压静电场处理对果实内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果皮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能够有效地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面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备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小产品,却成就了一个年产值近300亿元的大市场,并且因其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而受到政
介绍了一种适合花生种子的RNA提取方法。它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且所提取的RNA样品产率高,质量好,符合分子生物学实验要求。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时,人的大脑需要不断地监控周围环境并对即将出现的事件进行预期,将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作比较,从而调整行为,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预期的结果与实际结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问题对全国经济和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分析其生态环境脆弱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概念模型(SRP),
近期碟市一片火热,不管是国外老牌的巨无霸唱片公司,还是国内新崛起的一众小的制作室,都推出了众多的新产品及绝版的再版产品,令几个月前还显寂静的碟市高潮不断。在众多产品之中
围绕探讨人对意图理解的发展以及认知神经加工过程,特别是当预期的结果和实际的结果不符,即预期误差出现时人们对自己或者他人意图的归纳,本文通过四个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
本文将脱脂乳和灰树花为原料提取的菌汁相混合,经杀菌后接种双歧杆菌与普通乳酸菌发酵、再经调配后制成功能性乳饮料,通过各项实验确定出最佳工艺条件及配方.
土地工程属于我国一项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建设,从而使这一工程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较为关注的一项问题,同时,这也是本篇文章阐述的主要内容。文章主要分三个部分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其现状,第二部分又接着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而在文章的最后,笔者则重点对土地工程的建设以及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这一工程的顺利发展提供基础性的保证。
针对公路路基施工中冲击碾压技术的应用,采取实例分析法,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了技术应用效果的把控要点,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从公路路基工程施工实际来说,合理运用此技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