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R4免疫,而乙型肝炎病毒活化,调节肝脏微环境促进放射性肝病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bra4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射治疗(RT)已被推荐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肝细胞癌(HCC),放射性肝病(RILD)是阻碍肝癌放疗疗效提高的主要并发症。多数HCC患者伴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等所有能继发肝纤维化的基础疾病,而这些基础疾病也与RILD密切相关。Toll样受体4 (TLR4)不仅在HBV感染及相关肝损伤中起重要的免疫作用;而且,理论上,也可被放疗相关组织破坏产生的内源性损伤信号分子所激活,释放致炎因子,促进放射性损伤。另外,肝脏组织间隙液(TIF),作为一特殊的微环境,在肝损伤过程中起着细胞间信息通讯的作用。改变微环境可影响肝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为此,本研究主要探讨TLR4、HBV活化是否改变肝TIF,进而影响RILD,寻找早期诊治RILD的新靶点。第一部分基于螺旋断层立体定向放疗,建立小鼠放射性肝病模型及相关正常组织剂量限量目的:螺旋断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HT-SBRT)构建小鼠放射性肝病(RILD)模型,探索HT-SBRT诱导显著小鼠RILD的确切剂量和危及器官的剂量限量。材料和方法:30只小鼠按肝脏及危及器官阶梯放疗剂量随机分组,使用螺旋断层放疗仪(TOMO)对小鼠肝脏等行HT-SBRT治疗。观察小鼠体力状况评分(MPS)、体重减轻、柏油样血便等情况,检验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水平,检测小鼠肝脏及危及器官的病理改变。建立肝脏和相关危及器官放射性损伤的病理评价标准,并对小鼠各器官放射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结果:小鼠全肝接受放疗剂量≥31.76+1.94 Gy的HT-SBRT治疗,可诱发显著放射性肝病,建立小鼠RILD模型。同时,确立相关危及器官的放疗剂量限量,例如:肺,V20≤20.3%;肾脏,V10≤11.3%;肝脏:平均剂量<26.36±1.71 Gy;胃肠道,最大剂量<22.63 Gy等。另外,初步定义小鼠腹部HT-SBRT相关副反应评价标准:MPS>1.5±0.56,体重下降>0±0.89g,AST/ALT>589.2±118.5/137.4±15.3 U/L,血清白蛋白≤18.8+0.99g/L。结论:基于小鼠腹部放疗相关危及器官剂量限量及副作用评价标准的确立,利用HT-SBRT可以成功建立小鼠RILD模型,这有利于今后在HT-SBRT治疗肝细胞癌等腹腔肿瘤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第二部分TLR4免疫,而非HBV活化,促进小鼠放射性肝病目的:Toll样受体4(TLR4)可触发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肝损伤中的关键免疫反应。HBV活化或TLR4免疫则可能是防治肝癌放疗并发症——放射性肝病(RILD)的重要靶点。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运用高压水注射法以含完整HBVDNA的pAAV/HBW质粒感染TLR4缺陷(TLR4-)小鼠后,对感染或不感染HBV的TLR4-小鼠行全肝30 Gy放疗;同时,设立对照组不行全肝放疗。第二阶段,对TLR4正常(TLR4+)小鼠行全肝放疗,比较其与TLR4-小鼠放疗后RILD的差异;研究小鼠全肝放疗后HBV活化、TLR4免疫和RILD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放疗可以促进HBV活化;但无论有、无HBV放疗后活化,TLR4-小鼠全肝放疗不出现显著RILD。然而,TLR4+小鼠全肝放疗可诱导显著RILD, TLR4+小鼠的RILD评分(2±0.27)高于TLR4-小鼠(0.5±0.19),P<0.05。结论:放疗可以促进HBV活化;但RILD的严重程度与小鼠TLR4免疫相关,与HBV活化无关。第三部分TLR4免疫改变小鼠肝组织间隙液(微环境),促进放射性肝病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免疫和肝组织间隙液(TIF)在防治肝脏放疗继发放射性肝病(RILD)中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包括两阶段。初步研究阶段,予以TLR4缺陷(TLR4-)和TLR4正常(TLR4+)小鼠全肝30 Gy放疗。20天后提取肝脏TIF,并使用小鼠蛋白抗体芯片检测,分析肝TIF内蛋白变化与TLR4免疫、RILD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验证阶段,原代分离培养TLR4+及TLR4-小鼠肝细胞,6MV-X线照射后8 Gy后,分别与第一阶段提取的TIF共培养。流式细胞仪进行肝细胞凋亡相关检测。结果:伴随肝TIF内GM-CSF、TRAIL和VEGFR-2的高表达,TLR4+小鼠较TLR4-小鼠更易出现显著RILD, P<0.05。TLR4+和TLR4-小鼠肝细胞放疗后与TLR4+小鼠全肝放疗后提取的肝TIF共培养,两者的凋亡率均显著高于与TLR4-小鼠全肝放疗后的TIF及未放疗小鼠的TIF共培养的肝细胞,P<0.05。结论:TLR4免疫提高TIF(即肝脏微环境)中GM-CSF、VEGFR-2和TRAIL的表达,促进RILD。第三部分TLR4免疫改变小鼠肝组织间隙液(微环境),促进放射性肝病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免疫和肝组织间隙液(TIF)在防治肝脏放疗继发放射性肝病(RILD)中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包括两阶段。初步研究阶段,予以TLR4缺陷(TLR4-)和TLR4正常(TLR4+)小鼠全肝30 Gy放疗。20天后提取肝脏TIF,并使用小鼠蛋白抗体芯片检测,分析肝TIF内蛋白变化与TLR4免疫、RILD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验证阶段,原代分离培养TLR4+及TLR4-小鼠肝细胞,6MV-X线照射后8 Gy后,分别与第一阶段提取的TIF共培养。流式细胞仪进行肝细胞凋亡相关检测。结果:伴随肝TIF内GM-CSF、TRAIL和VEGFR-2的高表达,TLR4+小鼠较TLR4-小鼠更易出现显著RILD, P<0.05。TLR4+和TLR4-小鼠肝细胞放疗后与TLR4+小鼠全肝放疗后提取的肝TIF共培养,两者的凋亡率均显著高于与TLR4-小鼠全肝放疗后的TIF及未放疗小鼠的TIF共培养的肝细胞,P<0.05。结论:TLR4免疫提高TIF(即肝脏微环境)中GM-CSF、VEGFR-2和TRAIL的表达,促进RILD。第四部分临床分析放疗后手术肝癌患者TLR4、TLR4及相关蛋白对放射性肝病的影响目的:临床研究HBV活化、TLR4免疫、TLR4相关蛋白在人类放射性肝病(RILD)中的作用和机制,进一步验证在小鼠研究中获得相关结论,促进基础实验研究成果到临床应用的快速转换。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放疗后行手术切除肝癌的我院28例患者的病史及病理资料。石蜡包埋保存的手术病理标本中,放疗剂量为35-48 Gy的癌周肝组织被用于构建组织芯片,行免疫组化染色和HE染色检查;研究人类肝脏放疗时,HBV活化、TLR4免疫、TLR4相关蛋白和RILD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相对于肝脏HBsAg高表达或TLR4低表达病例,肝TLR4高表达者易于出现显著RILD病理改变。在肝脏放疗后HBV活化的12例病人中,TLR4高表达的病例仅占2例;而在9例无放疗后HBV活化的病人中,却有6例病人肝脏TLR4高表达(P<0.03)。此外,相对于肝脏TLR4低表达,TLR4高表达病例肝脏内TRAIL、EGFR-2和GM-CSF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促进RILD (P< 0.05)。结论:在临床上,也是TLR4免疫,而非HBV活化,显著影响RILD。肝癌放疗中,肝脏TLR4高表达不仅可以抑制HBV活化,而且可以促进肝内TRAIL、 VEGFR-2和GM-CSF的表达,进而诱导严重RILD。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前不同禁食、禁饮方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及产妇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2017年08月至2019年04月期间来我院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94例妊娠期糖尿病择期
第一部分勾画者及勾画标准对保乳术后全乳靶区勾画的影响目的:通过对比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勾画者勾画的全乳靶区的差别,探讨勾画标准在靶区勾画中的作用。方法:入组12例早期乳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麻醉诱导中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10月接受颅内动脉瘤手术的6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本文所研究的“情况说明”是司法实践中对一类用以解释和说明的证据材料的概括性、习惯性称谓。它是由刑事诉讼中有关单位(侦查机关或者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单位办案人员)出具
《华女阿五》中华埠女孩“玉雪”的形象通常被视作华美族群战后崛起为“模范少数族裔”的典型范例。“模范少数族裔”实质上是西方主流文化抹杀、掩盖、甚至“阉割”亚裔个性
顾拜旦的伟大一生是奉献给教育改革事业和恢复奥林匹运动的一生。他的生平可分为4个阶段:童年与学生时代;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准备时期;推行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践时期;总结奥运
目的:通过对放松技术对减轻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进行对比分析,达到推广放松技术来护理骨科患者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的208例骨科患者资料,对208例骨科患者手术后的护
【目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复发、转移以及化疗耐药已成为制约患者生存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生存率有待于深入研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关键分子,进而开展基
雨水利用是建筑给排水综合利用中的一种新的系统工程,具有良好的节水效能和环境效益。结合武汉地理情况,提出一种新型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将雨水收集处理后用于小区住宅景观用
[摘要]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联用丙泊酚在无痛胃镜中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80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舒芬太尼联用丙泊酚)和Ⅱ组(芬太尼联用丙泊酚)各40例,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丙泊酚的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且对检查过程无记忆。Ⅰ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Ⅱ组(P < 0.05)。Ⅰ组的丙泊酚用量(2.06±0.43)mg/kg明显少于Ⅱ组的丙泊酚用量(3.5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