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鼠属和白腹鼠属系统发育及谱系地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123jun123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姬鼠属主要分布在古北区,向南延伸分布到东洋区的边缘;而白腹鼠属为东洋区分布。该两属啮齿动物有多个物种在东喜马拉雅-横断山区重叠分布。本研究分别以两属的大多数现生种类为研究对象,展开属的分子系统进化研究和属内部分种群的谱系地理研究,以重建两个属的系统演化关系和探讨动物区系物种谱系地理格局形成的原因。同时利用形态学多变量分析方法结合分子系统发育对中华姬鼠复合种群(Apodemus draco complex)的分类地位进行厘定。   为厘清中华姬鼠复合种群的分类地位,我们采集了横断山地区和云南高原39个采集点中华姬鼠复合种群标本97号,对每一样本进行27项头骨特征测量并进行多变量分析;同时对这97号标本的组织样品进行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测序及其中16号标本的组织样品进行核基因IRBP序列测序,结合姬鼠属11个物种的已有序列分别重建整个属的系统进化树。研究结果表明:头骨形态多变量分析、DNA遗传距离和分子系统发育关系表明澜沧江姬鼠(A.ilex)是一独立种,而长尾姬鼠(A.orestes)不是有效种,其长尾不是区分与澜沧江姬鼠或中华姬鼠的特征。   对分布于四川地区16个采集点93个中华姬鼠(A.draco)样品和分布于云南高原63个采集点的298个澜沧江姬鼠样品进行的cyt-b基因全序列进行分子系统地理分析,结果表明深切的河谷是造成中华姬鼠和澜沧江姬鼠种群东西隔离地理遗传结构的主要因素:中新世晚期,中华姬鼠与澜沧江姬鼠以金沙江为界产生分化,早上新世以来中华姬鼠以大渡河为界分化成东西两个大支,大渡河以东的支系在青藏运动以来相继分化出三个亚支系;大渡河以西的支系则以雅砻江为界继续分化成东西两个亚支系;澜沧江姬鼠在早上新世以来以澜沧江为界分化为东西两个大支系,西部种群以怒江为界分化成两个亚支系;东部种群相继分化为三个亚支系。此外,澜沧江姬鼠在金沙江两侧玉龙和哈巴雪山的群体没有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这可能与金沙江石鼓段更新世时期堰塞湖的形成以及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在第四纪前处于同一个夷平面有关。种群动态分析表明气候剧烈变化是推动种群扩张的动力,不同谱系同域分布是由于间冰期种群多次二次接触的结果。   我们一共扩增了约1740 bp的线粒体基因片段(cyt-b基因全序列和HVR基因序列)和约1952 bp的核基因片段(IRBP基因和FGB基因序列)以重构白腹鼠属系统进化关系。研究结果确定了马来白腹鼠(N.bukit)、N.huang种的分类地位;首次记录中国有南洋鼠(N.langbiani)、白腹鼠(N.niviventer)和马来白腹鼠分布;白腹鼠属内部仍然存在多个隐存种的可能;揭示了台湾社鼠(N.cultur atus)和台湾白腹鼠(N.coninga)是姐妹群关系;白腹鼠(N.niviventer)与N.huang互为姐妹群关系。系统发育结合分子钟推算揭示白腹鼠属的演化格局:地质演化和气候的变迁是推动白腹鼠属物种扩散、分化的主要动力;分布于高海拔地区的白腹鼠种群在冰期向低海拔地区迁移,并因冰期-间冰期旋回体现出相应的反复扩散和退缩,相应的白腹鼠种群则以身体被扁平刺毛的多寡体现出对不同海拔的适应性进化。白腹鼠物种早上新世中期从喜马拉雅山南麓分别向东、向南辐射演化并最终广布于中国大陆、台湾岛、海南岛及东南亚地区,暗示冰期-间冰期旋回对白腹鼠属演化的驱动作用,同时揭示冰期陆连给白腹鼠种群向离岛迁移带来了可能。   基于系统进化的研究背景,我们使用白腹鼠属中的社鼠(N.confucianus)、刺毛鼠(N.fulvescens)和川西白腹鼠(N.excelsior)进行分子系统地理分析以探讨东喜马拉雅-横断山及邻近地区小型兽类的遗传地理格局:   社鼠的分子系统地理研究使用了来自于四川、云南和广西61个采集点的192个样品的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及其中127个样品的HVR基因序列。研究表明社鼠的地理遗传格局与东喜马拉雅-横断山复杂的地形地貌以及更新世以来该地区多次的冰期和间冰期旋回有关,且气候变化对其的影响更明显。   刺毛鼠谱系地理分析使用了来自于东喜马拉雅-横断山、泰国、越南和海南等地区32个采集点的137个刺毛鼠样品的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以及其中84个样品的HVR序列。研究结果证实了刺毛鼠也是更新世起源的的观点;东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复杂的地质构造和气候变迁共同影响刺毛鼠的地理遗传格局,更新世多次冰期-间冰期旋回是推动其迁移扩散的主要诱因;刺毛鼠的适应性进化主要体现在身体被刺毛以及冰期中向低纬度地区的迁移上。   东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56个采集点的184个川西白腹鼠样品用于该物种的系统地理研究中,共获得145条cyt-b基因全序列和184条HVR基因序列。研究结果表明,早上新世到更新世的青藏高原及滇西北地区全面快速隆升和显著降温是导致川西白腹鼠金沙江两侧种群分化的主要动力,更新世以来的冰期-间冰期旋回是直接导致川西白腹鼠退居避难所和扩散的原因。   澜沧江姬鼠、中华姬鼠和白腹鼠属三个物种的系统地理研究结果表明,地质变迁和气候变化共同影响该地区的种群演化历史,但是高山纵谷对种群地理遗传格局的影响因不同物种所具有的相异的扩散能力和适应性而有所不同:金沙江两侧的中华姬鼠和澜沧江姬鼠种群地理遗传格局均呈现南北扩散、东西隔离的特点,显示与东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南北走向的山脉和河谷有着紧密联系,同时古气候的变化是驱动两物种各亚支系扩散和分化的重要因素;白腹鼠属三个物种的种群系统地理分析都显示出以金沙江及其沿线的干热河谷为界谱系分化、东西扩散的遗传地理结构,暗示对具有较大扩散能力和适应性的白腹鼠类群而言,相较地形,气候的变化对种群遗传地理格局的影响更大。另外,不同谱系同域分布表明该地区在冰期存在多个种群退缩的微避难所,而在间冰期它们存在广泛地二次接触。
其他文献
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植是完成天然更新过程最为敏感的重要阶段。光通过种子内的光敏色素调控需光性种子萌发过程,也提供了幼苗存活和生长的能量来源。本研究以东北次生林生态系统
近年来,利用软磁性材料的各种磁特性所制成的磁性元件应用越来越广泛、工作频率也越来越高。为了掌握磁性元件在不同工作频率下的磁特性,更有效地进行软磁材料、软磁器件的研
作为本世纪最有前景的材料,纳米材料备受关注。半导体纳米材料由于表现出有别于传统材料的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电子材料、陶瓷材料、生物工程、化学工程、医学等许多领域
半导体工艺的高速发展降低了电子消费品的成本,从而被普通消费者所接受。伴随电子产品普及的过程,这个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新技术、新应用意味着新的商机。在消费市场高度
计算机技术特别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无线通信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码分多址(CDMA)系统是一个干扰受限系统,系统中存在的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是限制CDMA系统容量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有限元法特别适合于解决具有非均匀媒质的复杂几何结构的电磁问题。在电磁学领域内,有限元法己广泛用于解决辐射、散射、波导传输及谐振腔等问题。由于对许多目标的电磁现象的辐射及散射分析都涉及到无限区域,有限元方法需要在离开目标物体一段距离的地方设置吸收边界条件,这就自然增加了计算量。而基于积分方程的边界积分方法尽管可以直接分析目标问题,但其不利的一面是产生的矩阵是一个满阵,因此受到计算机内存的限制,只适合
学位
近些年来对大洼县三角洲平原水库坝体虽经多次绿化但均未能取得良好效果,所以对于坝体土壤本底的调查与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了了解三角洲水库坝体土壤盐分分布特征及对植物
本文以等效原理为核心并且将区域分解算法和旋转对称矩量法相结合,从而有效地研究重复性目标的电磁散射问题。在频域求解中,将多个涂覆导体目标分割成若干个子区域,利用假想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