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TiO的制备、表面改性及其紫外屏蔽性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TiO2粉体的合成及其应用是新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独特的紫外屏蔽性、光催化作用以及颜色效应等功能使其在纺织品、防晒化妆品、涂料、橡胶、废水处理、杀菌、文物保护、环保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由于纳米TiO2具有强极性,使得TiO2不易在非极性介质中分散,在极性介质中易于团聚,直接影响二氧化钛本身优异性能的发挥。因此,需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以便在非极性介质或极性介质中获得良好的分散性。本文采用简便、环保的溶胶-凝胶工艺合成纳米TiO2,通过激光粒度(HPPS)、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热失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对其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利用多羟基化合物与硅烷偶联剂的协同作用对纳米TiO2进行改性处理,制备出高浓度稳定性的纳米TiO2水性分散浆。并对其在纺织品中的实际应用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⑴以钛酸丁酯和石蜡为原料,通过原料配比、反应温度等条件,采用低温液相法制备纳米TiO2前驱体,优化其制备工艺。并通过不同煅烧温度分别制备了锐钛矿、混晶、金红石型的纳米TiO2颗粒。
   ⑵改性过程中,利用多羟基化合物三乙醇胺为桥基,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预修饰,增加纳米粒子表面羟基的数量,再在水介质中采用球磨工艺实施硅烷偶联剂改性,减少分散过程中的软团聚。通过调节偶联剂种类、偶联剂用量、分散液pH、球磨时间等条件,对改性工艺进行优化,制备出高浓度高稳定性的纳米TiO2水性分散浆。通过改性前后纳米材料的微观性能表征,探讨了多羟基化合物与硅烷偶联剂在改性中的协同作用,并对协同机理进行了研究。
   ⑶改性纳米浆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较强并持久的紫外屏蔽效果,最佳整理工艺条件为:金红石型纳米TiO2用量为4g/L,浸渍温度为60℃,焙烘温度为150℃,对棉织物的整理效果最好,整理后织物的UPF值为60.04,且水洗50次后仍然保持优良的紫外屏蔽性能。
   ⑷改性纳米浆整理后的真丝织物也具有较强并持久的紫外屏蔽效果。最佳整理工艺为:整理液pH值为7,纳米TiO2用量为6g/L,浸渍时间为50min,焙烘温度为140℃,整理后织物的UPF值为66.21,且水洗50次后对真丝织物的紫外防护效果无影响。
   ⑸利用石蜡作为制备纳米TiO2前驱体的分散剂,实现传统工艺中制备、陈化、洗涤、干燥、煅烧研磨等多道工序的减并,且使用过的石蜡能进行回收循环利用,具有节能、降耗、减排的优点。经过多羟基化合物与硅烷偶联剂协同改性后的纳米TiO2水分散浆浓度高且稳定性好,为其他高浓度纳米粒子水分散体系的制备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灵山岛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东南灵山湾,处在晚中生代NE向裂陷盆地,盆地中下白垩统深水重力流、牵引流等沉积体系发育。开展灵山岛下白垩统莱阳群物源分析,一方面可以了解该地区深水沉积体系“源”、“汇”的过程,另一方面对研究近海裂陷盆地深水沉积体系的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灵山岛地区的样品观察,利用薄片鉴定、碎屑颗粒统计进行岩石类型和构造环境的判别,同时采用阴极发光
西部弱胶结地层天然的禀赋条件决定了其岩石特征与东部岩层岩石特征有明显的差异,开采实践表明弱胶结地层覆岩采动破坏与东部覆岩采动破坏也有一定的差异。为了保证矿井生产的安全,需要对西部弱胶结采场的覆岩采动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进行研究。论文以营盘壕煤矿为研究区,采用理论分析、试验室试验、数值模拟和相似材料模拟等综合方法,对西部弱胶结地层采场覆岩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  论文通过对西部弱胶结地层采样进
学位
滑动构造是影响煤矿生产效率和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地质工作者们对于滑动构造的研究不多,而陈蛮庄井田内滑动构造的地质条件更加复杂,也影响了煤矿的高效生产。因此,对于陈蛮庄井田内的滑动构造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陈蛮庄井田的构造地质资料、钻孔测井曲线资料、实际掘进与回采资料,以及现场实际煤层异常分布素描图,分析陈蛮庄井田内的滑动构造的分布特征、基本发育特征、煤层厚度变化、伴生和派生构造、滑动
学位
研究区位于郯庐断裂带西侧,以往重砂测量中发现过金刚石及指示矿物,并且具有寻找金刚石地物化遥特征,因而具有金刚石找矿潜力。  基于已有的地质矿产资料与科学研究成果,对调查区开展了航磁测量和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查明了研究区磁异常特征,并对磁异常进行了野外踏勘查证,其中Y-10磁异常由含金刚石橄榄玄武岩引起,其它磁异常由辉绿岩引起;对区域内以往金刚石和指示矿物出土点开展自然重砂追索取样51件,发现镁铝-
学位
研究区位于乳山市东北15km,区内矿产主要分布在岔河~三甲断裂和北东~北东东向断裂构造带上,金矿床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在研究区内已发现金青顶大型金矿床1处,三甲、金牛山等中小型金矿床多处。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荆山群陡崖组、野头组及新生代第四系。为了研究乳山外庄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开采的可行性,论文通过资料收集,对研究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进行了分析,借助野外地质和钻探资料,明确了该区金矿体赋
学位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所以,寻找可再生的新型清洁能源成为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地热能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综合性矿产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前期地质调研发现,济南东北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因此,准确探测地热能的分布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任务要求,结合研究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本研究主要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
学位
本文对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的砂层组进行了划分,对砂体的展布特征及其物性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总结,对本区各层段的沉积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沉积作用对砂体成因及其展布规律的控制作用。  临兴地区本溪组主要发育障壁海岸沉积相,进一步划分为障壁岛亚相和泥坪、砂坪、泥炭坪三种微相;太原组主要发育障壁海岸沉积相,仅在康宁镇附近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可分为障壁岛亚相和泥坪、砂坪、混合坪、
学位
水害是威胁赵官煤矿下组煤开采的主要隐患。随着开采深度的加深,下组煤开采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突水威胁,本文通过搜集井田以往的物探、钻探资料和抽水试验资料,结合多年的生产实际,对赵官井田下组煤底板含水层岩性、厚度、富水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含水层的水位变化情况及其原因,并对隔水层的厚度和岩性进行分析,结合岩层之间的关系分析研究隔水层的阻水性能。结合开采5煤时工作面突水情况,对赵官井田下组煤水害类型进行划分
学位
中国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投入开发的大部分油田(包括江苏油田的王龙庄地区),绝大多数都已经进入了高含水或特高含水采油阶段,但采收率普遍低于30%,还有相当规模的剩余油以各种形式分布在水驱效率低的储层中。由于地下流体的流动受到储层砂体大小、形态及空间展布状态的控制,因此,进行地下滩坝储层构型及其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研究迫在眉睫。本次研究以王龙庄油田阜宁组二段(以下简称阜二段)为例,采用“层次分析”与“
梁家楼油田中区沙三中储层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油田储量动用程度高,水淹情况十分复杂,剩余油分布难以预测。因此需开展储层非均质性综合研究,从多个角度、动静态结合分析构造一岩性油藏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控制因素,揭示剩余油富集规律,预测剩余油相对富集区域,调整挖潜方案。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①建立了能够反映地下客观情况的精细化油藏地质模型,为搞清剩余油形成与分布规律奠定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②针对梁中沙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