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氏通元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us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荨麻疹为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科慢性疾病,有研究发现,至少有20%的人一生中曾受到罹患荨麻疹的困扰。而亚洲慢性荨麻疹的患病率则高于欧洲和北美。慢性荨麻疹发病不限年龄,女}生的发病率高于男性。慢性荨麻疹以皮肤、粘膜突然出现一过性风团,皮疹形状大小不一并伴有剧烈瘙痒,而且发无定处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能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其病因复杂,迁延难愈,到目前为止,现代医学对此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有明晰认知。临床上,一般主要以抗组胺药或联合其他药物为治疗手段,虽然起效快,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停药后复发率高。中医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方面有着渊远而悠久的历史,近年更有大量的研究证实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副作用少,长期疗效持久,因此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目的:
  赖氏通元针法是全国名老中医赖新生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立的一种针灸疗法,此针法在临床上己应用多年,适应症广泛,疗效突出,操作简易,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时效果显著。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通过观察比较通元针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对通元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初步的研究和分析,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有效的治疗选择,并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研究参考依据。
  方法:
  本研究的所有受试对象均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香港针药汉方、萧玲中医师诊所、江南秀中医师诊所以及社会公开招募的慢性荨麻疹患者。本研究共纳入120例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通元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观察组针刺穴位包括:气海、关元、天枢双、心俞双、膈俞双、曲池双、合谷双、血海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对照组针刺穴位包括:曲池双、合谷双、血海双、隔俞双、三阴交双、外关双、风池双。两组均行提插捻转法使之得气后留针30分钟。针灸疗程为每周3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一共治疗2个疗程,连续治疗8周,共24次。疗程结束4周后进行随访。
  疗效评定的主要指标使用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评价,次要指标包括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DLQI)、荨麻疹症状分级评分(MILOR)及焦虑抑郁评分(HAD)。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第一疗程后、第二疗程后以及随访时分别进行四次评分,对比两组组内及两组组间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数据,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对通元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初步的研究和分析。
  结果:
  (1)完成情况:本研究纳入病例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过程中观察组脱落9例,对照组脱落11例,最终完成病例共100例,其中51例为观察组,49例为对照组,两组完成情况基本一致(P>0.05)。
  (2)基线情况:两组患者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过敏史以及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信息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UAS、DLQI、MILOR、HADa和HADd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3)UAS评分:①组内比较:与基线相比,两组在治疗第一疗程后、第二疗程后以及随访时UAS评分均和基线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两种针刺对荨麻疹活动度均有显著改善作用;随访时,两组UAS分值均有回升的现象,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结果提示两组在治疗2个疗程后以及随访时发现,两组UAS分值下降值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分值下降趋势更加明显。③差值比较:两组在治疗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下降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随访时,两组UAS分值均有回升,但观察组分值回升的趋势相对平缓,说明通元针法在改善荨麻疹活动度和延缓其复发方面均优于常规针刺组。
  (4)DLQI评分:①组内比较:与基线相比,两组治疗第一疗程后和第二个疗程后以及随访时DLQI评分均和基线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两种针刺对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效果。随访时,观察组DLQl分值有回升的现象,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DLQI分值回升则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通元针法的维持效果较好。②组间比较:结果提示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以及随访时,两组DLQl分值均有明显差异(P<0.05)。③差值比较: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DLQl分值下降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两组DLQI分值有显著性下降(P<0.05),在随访时,两组DLQI分值均有回升,但观察组分值回升的趋势相对平缓,说明通元针法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和延缓其复发方面均优于常规针刺组。
  (5)MILOR评分:①组内比较:与基线相比,两组治疗第一疗程后和第二疗程后以及随访时MILOR评分均和基线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两组患者经过针灸治疗后均有明显治疗效果。随访时两组MILOR分值均有回升的现象,但观察组分值升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分值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结果提示治疗第一疗程后、治疗第二疗程以及随访时,两者均有明显差异(P<0.05)。③差值比较:治疗第一疗程后,两组MILOR分值下降无明显差异(P>0.05)。
  在治疗第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两组分值下降值有明显差异(P<0.05),在随访时,两组MILOR分值均有回升,但观察组分值回升的趋势相对平缓,说明通元针法在改善患者风团大小、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6)HADa评分:①组内比较:与基线相比,治疗第一疗程后和第二疗程后以及随访时HADa评分均和基线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两组患者经过针灸治疗后均有明显治疗效果。随访时,观察组HADa分值与基线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HADa分值与基线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第2疗程后及随访时均有明显差异(P<0.05),通元针法HADa分值下降趋势更加明显。③差值比较: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组间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随访时,两组HADa分值均有回升,但观察组分值回升的趋势相对平缓,说明通元针法在治疗患者焦虑状态方面和延缓其复发有明显的优势。
  (7)HADd评分:①组内比较:与基线相比,两组治疗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发现HADd评分均和基线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患者经过针灸治疗后均有明显效果;随访时,两组HADd分值均有回升的现象,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元针法HADd分值下降趋势更加明显。③差值比较;两组在治疗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组间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随访时,两组HADd分值均有回升,但观察组分值回升的趋势相对平缓,表明通元针法在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有较好的疗效。
  (8)总有效率评定:完成两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60%,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主要分布在显效,所占比例为49.02%;对照组疗效主要分布在有效,所占比例为44.90%。提示通元针法组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
  (9)复发率评定:随访时进行复发率的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为17.78%,对照组复发率为38.46%,两组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通元针法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针刺组。
  (10)安全性评定:研究过程中,有少部分患者除针后局部出现轻微疼痛或出血,经按压止血后可缓解,两组均无患者出现其他针刺意外及不良反应,两组均无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提示两组针刺方法均为安全有效。
  结论:
  (1)赖氏通元针法治疗卫气亏虚型慢性荨麻疹有明显的疗效,可有效改善荨麻疹瘙痒、风团症状,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况有一定的提高和改善作用。其总有效率为88.24%,显效比率为49.02%,且无一例加重。
  (2)赖氏通元针法与常规针刺组相比有更显著的疗效优势,通元针法对慢性荨麻疹疗效及维持长期效果更加显著,显愈率更加明显,改善患者荨麻疹活动度、皮肤病、生活质量和荨麻疹症状体征分级评分方面较佳,对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也有突出的改善作用,充分体现通元针法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身心调节方面的优势。
  (3)赖氏通元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性高,两组均无患者出现针刺意外及其他不良反应,两组均无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提示两组针刺方法均为安全有效。
  (4)本实验研究过程顺利,表明正式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可行性高,本研究内容也为正式试验样本量和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5)赖氏通元针法对慢性荨麻疹有突出的临床疗效,且安全灵便,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全面推广,对于其治病机理则有待今后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
其他文献
基于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技术(SR-AOPs)是一种利用自由基降解并矿化污染物的热门技术。利用金属催化剂或通过外加能源的活化,绿色氧化剂(PMS, PS)形成的强氧化性因子(SO4?-,OH?和1O2等)对大多数的难降解污染物都具有高效的降解能力。目前,在大量的SR-AOPs研究中,基于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的合成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金属氧化物以及金属氧化物的复合物因其稳定,高效的催化能力得到了不断
学位
将掺混固废的阻尼材料制备成中空纤维可有效提高其阻尼性能,为进一步降低原材料成本和固废的再资源化利用提供新途径。本文将铁尾矿砂或铝灰等固体废弃物分别掺混到新型中空纤维阻尼材料的制备中,经实验探索获得了以微纳化和溶剂选择为特征的相容且掺混均匀的铸膜液制备工艺;选用丁腈橡胶为主体材料,分别以铝灰和微纳铁尾矿砂为掺混料,采用正交实验法探讨了固废含量、铸膜液浓度、孔径和壁厚等四因素对掺混固废中空纤维阻尼性能
学位
黄土洞穴作为黄土高原区独特的地形地貌,其发生与滑坡特征密切相关,洞穴的发育和演化又受到土性、地层结构等因素影响。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在黄土洞穴群诱发的黄土滑坡上选择典型剖面进行室内外实验,对比分析了洞穴区域和非洞穴区域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特征,黄土微观结构,土-水特征曲线等;最后运用数值模拟分析降雨和黄土洞穴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对北郭村滑坡物理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
学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进步衍生的工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步伐,水环境的污染与能源短缺的问题也愈演愈烈,成为了阻碍人类文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解决以上环境问题,各种污染处理技术与方法被开发出来。其中,光电催化技术具有环保、经济、可规模化等优势,在环境处理领域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技术手段。半导体材料一直以来在污染物净化方面有着权威的地位。这两者的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修复环境与保护有限资源的策略。二氧
学位
本研究以39002和39007群体不同基本株的S1代66个单株及其与3个测验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组配的198个组合为供试材料,对单株及株系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和供试群体S1的多态位点数,基因杂合度等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株高、穗位高、播种~抽丝日数、播种~散粉日数、穗长、秃尖长、行粒数、穗行数、单株产量、穗重、粒深、百粒重组合间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
学位
腮腺炎病毒感染是儿童及早期成人一个潜在的严重危险,可导致脑膜炎(15%)、感觉神经型耳聋(5/10万)、胰腺炎(4%)、睾丸炎(20%-30%青春后期的男性感染者)及流产(25%,通常发生于孕期的前三个月)。国外成功的经验表明对儿童进行腮腺炎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重要措施。我国于1979年从美国引入Jeryl-Lynn毒株,在原代鸡胚细胞减毒传3代后生成S79毒株。1990年开始卫生部上
背景:  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神经外科急症之一,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部分患者死亡和残疾的风险,但自发性脑出血术后容易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pneumonia,SAP),会加重病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死亡率及经济负担,在临床上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药介入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有着极大的发
目的:  本课题先经系统综述验证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癫痫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再以动物实验探究大椎穴埋线疗法调控Egr1-T型Cap-Limk1-cofilin通路对癫痫小鼠模型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癫痫提供有效的方案以及有力的证据学依据。  方法:  系统综述部分应用meta分析评价关于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癫痫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方法学评价。经计算机检
学位
目的:  参考目前关于少阳头痛的临床研究情况,中医药应用方面的研究十分丰富,相对来说,针灸的临床指导和实验尚未充分显示出其优势。本研究目的是通过观察赖氏通元针法,治疗少阳头痛之实例治疗效应,验证该法的有效作用,提供除传统循经取穴的方案外,为针刺疗法治疗少阳头痛作另一方面的讨论。  透过文献研究,系统地归纳总结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对少阳头痛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病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概况。另一方
目的:  本研究采用临床自然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筋针治疗为治疗组,常规针刺、假针为对照组,探讨筋针对肩袖损伤患者在关节活动度、VAS评分以及上肢功能评定的疗效,为探求本病更加高效、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并为筋针疗法治疗软组织疾病提供疗效及安全性的证据。  方法:  本课题研究病例均来源于2018年11月~2019年8月就诊于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诊所的患者,纳入年龄15~65岁符合肩袖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