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统称,为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中医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复杂多样,其中虚证眩晕占有很大的比例。本文在全面系统搜集相关虚证眩晕资料的基础上,对所得资料进行了筛选、整理以及分析。本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眩晕的涵义及眩晕的虚实辨证。根据现代中医标准对眩晕这一病证加以定义,并对眩晕这一病证的命名进行溯源分析,然后简要地论述了眩晕从虚实辨证的要点。第二部分以朝代为主线,首先重点阐述了先秦两汉至明清时期虚证眩晕的历史源流及各个时期对该病证论述的独到见解,对有代表性的医家文献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包括其理论渊源、疾病内涵、病理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遣方用药等方面;其次研究对比不同阶段虚证眩晕论治的特点、包括继承、发展与创新。第三部分就虚证眩晕理论进行相关性总结,第四部分就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探讨本文通过对虚证眩晕的理论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眩晕证从虚论治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先秦两汉时期,是虚证眩晕理论体系的萌芽与形成时期;二是晋唐时期,是虚证眩晕理论体系的积累时期;三是宋金元时期,是虚证眩晕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时期;四是明清时期,是虚证眩晕理论体系的成熟与创新时期。2.虚证眩晕与五脏关系密切,以肝肾为本,脾胃在其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3.精气血津液虚少皆可导致眩晕。4.虚证眩晕的主要症状为目眩、头晕,不同证型的虚证眩晕其症状表现也有所差异。5.体虚外感也是导致虚证眩晕的一大致病因素。外感痊愈后,体虚之人仍有头晕目眩的症状,这是由于虚人外感后正气未复所致,此时应以扶正补虚为主。6.虚证眩晕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其中肝风内动、虚风上扰为其主要病机之一,“标实”指肝阳偏亢、阳化内风,“本虚”指导致肝阳化风的病机如水不涵木、阴虚风动、血虚生风、脾虚风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