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家庭的情感需求研究——以焦作市N村为例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c200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农业反哺工业的政策,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城市居民有较大的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出现大批的剩余青壮劳动力,这些农民工大量地涌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也使农村出现了“空壳化”的问题,而由“386199”组成的留守家庭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日益突出。留守家庭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不仅影响到留守成员自身的生活,也影响到家庭的和睦,农村社区的稳定,以及整个农业生产的发展。  本文结合了笔者的问卷调查、访谈与观察数据,分析了农村留守家庭情感需求的现状:农村留守家庭内部各留守成员的情感需求状况、农村留守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情感需求状况、农村留守家庭与社会的情感需求状况。无论是留守家庭内部还是家庭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现象都十分严重。在留守家庭内部,情感得不到满足主要体现在留守妇女与丈夫聚少离多因而难以满足的爱情需求;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照顾与教育而难以满足的亲情需求;外出务工子女常年打工在外而不能时常孝敬留守老人,留守老人不仅要承担起留守家庭中的部分责任,而且还要忍受无儿女陪伴的孤独。  在对农村留守家庭情感需求现状以及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农村留守家庭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原因:第一、经济原因:农村经济落后导致留守问题产生。第二、社会原因:社会支持网络欠缺导致留守困境存在。第三、家庭原因:家庭结构不健全导致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第四、个人原因: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情感依赖导致情感需求难以代偿。在分析满足留守家庭情感需求的制度条件、社会条件、农村社区条件以及农村留守家庭自身条件和留守家庭成员的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探析农村留守家庭的社会支持路径选择。首先要加快经济发展,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其次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优化农村社区环境。最后关注留守家庭特殊需求,营造美好家庭氛围。从制度、社会、农村社区、留守家庭几个方面入手,全方位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为满足农村留守家庭情感需求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东部、中部等农村地区,外出务工给流出地社区带回了大量的现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近些年,西北地区各级政府也
中国俗语有云:“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的日益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
随着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越来越大,民营经济的市场地位也日益得到认可。与此同时,作为民营经济微观主体的民营企业也倍受关注。社会上关于民营企业的讨论已经从肯定与否
期刊
为了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市场竞争力低和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加快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良种化工程实施
一.并非虚构的故事某企业连续发生多起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急剧下滑。为彻底改变这一局面,该企业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大讨论。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安全生产形势恶化究竟是谁之过?
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是市场交易的基础,是一个社会的基石。但近年来的中国社会,从普通民众到社会精英,从公司企业到政府组织,开始出现全面信任危机的迹象。然而与此同时,中国网络
本文试图深度描述村庄社会行动中的权力,通过对个案村的生态、人文和户、组、建制村之间两两互动中的权力关系或博弈关系的展示,来理解西部山区村庄的社会政治结构或村治面貌。
本文对长期失业者的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入进行了研究。文章运用社会排斥理论的分析框架,探讨了长期失业者在社会中被劳动力市场、消费市场、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网络排斥及排斥的
来自西方的大部分研究发现,房屋产权对个人的地方性社会卷入具有积极的影响,即,房屋所有者的地方性社会卷入程度高于租赁者的卷入程度。现有文献主要从“流动障碍”与“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