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面貌也在不断改变。城市形象被诸多公共设施建构,如公共照明、公共交通、公共信息系统、公共卫生、公共服务系统等,他们也被称为“城市家具”。其中,路灯作为公共照明设施之一,不仅承担着实用的照明功能,路灯形象也不可避免地参与了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在中国城市的扩张进程中,城市形象的塑造与竞争愈加重要之时,城市公共设施的形象性特征已经超越了功能性特征。选择怎样的公共设施去承担形象任务,也不再是设计上有关审美的问题,而是与特定条件下的各种表达性意志相关联。由此衍生出公共设施在什么情况下,以什么造型或风格,去表达何种概念和意义。这个过程本身构成了一个公共物品的符号修辞学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和回答,很有可能帮助我们去揭开当代中国的城市文化与公共产品的真实维度。本文主要以路灯为对象,运用视觉修辞学,从公共照明的“视觉修辞”入手——即从路灯的造型和表意上,去追踪公共设施的文化意蕴是如何被练就的过程,从而去解析当代中国城市的公共设施的形象政治及其在公共性上的生产规律。路灯是在说话的,通过其造型和符号传达特定的文化意志。为更好地揭开路灯的表意和生产规律,笔者按照路灯表意的多少将路灯大致划分为侧重功能性和侧重表意性的路灯。其中表意性路灯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笔者按照其造型意蕴将表意性路灯划分为:塑造地标性的城市景观、传达地域文化、表达民族传统、基于重大事件、渲染喜庆气氛五大类型,以便还原不同表意类型的路灯的视觉修辞方法,进而揭开路灯的表意规律。路灯作为一项公共设施,它是如何被设计、生产和选择的,笔者前往路灯生产基地——中山古镇实地调研,从路灯的生产体系和消费体系入手,深入了解当地路灯的生产和消费流程,试图揭示路灯这一公共产品的生产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