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死亡”委婉语对比研究——以《红楼梦》俄译本为例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y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死亡”是人类生命中最为悲痛的事情之一,也是全人类最恐惧的事情之一。“死亡”这一字眼通常伴随着人们不愿意感受和经历的情感,正因如此人们会极力避免提及一字眼,然而为了保证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死亡”委婉语就由此而生。《红楼梦》中的“死亡”委婉语数量之大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是扑朔迷离的可卿之死、哀婉悠长的黛玉之亡还是令人无奈的贾敬之死都为我们展示出汉语“死亡”委婉语的灵活与多变。帕纳秀克《红楼梦》两个版本译文对这些“死亡”委婉语进行的翻译也是各有千秋、耐人寻味,两个版本译文的对比也会让我们感受到译者的翻译意图和语言的艺术。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语言中,它在人们日常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语言学家也发表了很多有关委婉语的文章。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俄汉“死亡”委婉语对比的基础上,探讨俄汉“死亡”委婉语的民族文化差异。  本文以张拱贵《汉语委婉语词典》和谢尼齐金娜的《俄语委婉语词典》以及《红楼梦》帕纳秀克俄语译本为语料,从产生、定义、和分类角度对俄汉两种语言中“死亡”委婉语进行研究。随着对比的逐渐深入,两种语言“死亡”委婉语的异同点也会随之明晰起来,无论是构成方式还是社会背景角度的对比,都为我们展示了两国人民如何看待死亡,揭示出道教、佛教、多神教、基督教在“死亡”委婉语的构成和发展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其他文献
谭恩美(Amy Tan,1952~)是一位当代著名的美国华裔女作家。她从三十三岁开始写作,曾获得多项文学大奖。她的作品大多反映母女之间的感情纠葛,关注中国封建时代女性和美籍华裔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2006年10月25日,全“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教基地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研讨会在青州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认真学习六中全会精神,传达中宣部关于组织学习宣讲六中全会精神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引擎.杭州市最早的众创空间创办于2010年,“众创、创客”这样的新名词,在杭州已经被迅速地普及了.rn钱塘江
随着国际间学术交流的不断增加和英语作为国际性语言的地位不断加深,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用英语撰写学术文章。除了命题内容之外,学术语篇中还有一种语言,不仅可以帮助作者
针对标准Fast SLAM算法存在的雅可比矩阵的计算、线性化误差累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球面单径容积Fast SLAM算法(SSRCFast SLAM).算法的特点在于使用3阶球面单径准则计算SLAM中
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会上我们采访了党代表疏勒县委书记郭建民,他是从山东省来的援疆干部。近年来,县委、政府领导班子,以全新的理念,扎实的作风,与时俱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