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MO的双绞线高速传输仿真平台研发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mstronger7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绞线通信系统因其较强的传输能力和低廉的价格,并且易于部署,已成为目前宽带接入以及互联网连接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成效的方案。在双绞线通信系统中,衰减和串扰是对系统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而其中衰减与线缆质量相关,一旦线缆部署完成,其衰减也就固定下来,因此串扰成为限制双绞线通信系统传输速率的最主要参数。虽然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的双绞线通信系统相关文献或论文,且已有许多成熟的双绞线方案标准,但现有技术大多将所有串扰当作噪声处理以提高系统传输能力。而串扰中的远端串扰(FEXT)具有对接收端有用的边信息,直接对其进行噪声抑制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硬件资源,而且会造成系统资源浪费。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如何利用远端串扰提高系统传输容量。另外,而目前电信工业联盟TIA/EIA等定义的CAT5e/6等双绞线在市场上已有大量部署,其传输速率尚有潜力可以挖掘。针对以上所述现状,本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简单介绍了现有双绞线通信系统的原理及优势,并分析了双绞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参数及其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对目前常用的双绞线系统:数字用户线系统DSL及基于双绞线的以太网连接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其次,针对现有CAT5e/6等多对双绞线线缆最高只支持1Gbps传输速率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双绞线自适应速率高速传输方案。该方案将FEXT当作有用信号,利用其边信息,从而将多对线缆信道联合视为一个MIMO系统进行联合处理;然后结合ADSL系统中使用的离散多音频(DMT)技术,并利用已有的比特功率分配算法实现自适应速率传输,充分利用CAT5e/6双绞线信道。最后,通过安捷伦公司提供的设备测量多种CAT5e/6线缆参数,再根据测量结果和其他现有数据分析所提方案的系统容量,并与现有传输技术的系统容量进行对比,验证所提方案的优势。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双绞线传输仿真平台的搭建。该仿真平台中利用真实的线缆数据搭建信道模块,同时结合MIMO和DMT等技术,完成基于MIMO的双绞线高速传输仿真平台的开发。该仿真平台可以为在CAT5e/6传输10Gbps信号的硬件实现、性能评估等提供基础,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跨入新世纪,国际化浪潮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迎面而来,互联网新型应用层出不穷,现有的互联网架构很难满足用户对底层网络安全性、可扩展性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
建筑物透视探测人体成像技术,实质上是对建筑墙体后的局部场景进行“透视”探测并获取人体图像,在反恐侦查、执法抓捕、灾难救援等民生领域具有难以估量的应用前景,引导着未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为使用者提供定位、导航和定时(PNT)服务的设施。其免费、公开和可靠的性能使全世界的用户能够开发出数百种用途,GPS几乎影响到现代社会的所有方面。
无线局域网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性优势成为当前移动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随着人们对WLAN提出更高的速率要求以及对多种Qo S需求的多媒体业务,使得下一代超高速无线局域网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技术获得了爆炸式的发展,传统的以太网架构渐渐不能满足爆炸式增长的数据流量与复杂网络拓扑的管理需求,一种更加先进、更加灵活的互
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VANET)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舒服,方便的交通服务。IEEE1609系列协议和IEEE802.11p协议共同规定了车载网络的整体协议架构。并且1609.4协议提出车网络采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日益增多。现有的互联网应用在数据传输时通常不会考虑对数据内容进行压缩。但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移动设备具有通信链路不稳定,传
以太网是现行最通用的局域网通信协议标准,而以非屏蔽双绞线为传输介质的以太网在整个以太网中应用广泛,在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网和万兆网中都定义了以非屏蔽双绞线为传
网络业务量的爆炸式增长,推动了传送网的不断发展。现在的传送网正朝着高速率、大容量、智能化、多业务能力的方向发展,这对网络规划和网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路由
双站逆合成孔径雷达(双站ISAR)相较于单站逆合成孔径雷达其作用距离更远,而且由于双站ISAR的收发雷达分置,它的抗干扰能力、抗截获能力等安全性能也更为出色,因此双站ISAR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