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经营措施对冀北山地三种典型林分抚育效果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d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冀北山地三种典型的林分分别为华北落叶松纯林与落针混交林、落阔混交林。对三种典型林分进行科学的培育和营林生产管理,可使其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本研究选取三种林分类型(华北落叶松纯林、落阔混交林、落针混交林),运用近自然经营理论和常规均质经营理论,从林分生长、结构、多样性以及水源涵养等方面,分析比较两种经营方式对不同林分类型的抚育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从林分生长方面分析,近自然经营下三种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生长量均高于常规均质经营下三种林分,且差异显著(P<0.05)。近自然经营下三种林分的平均胸径比常规均质经营分别高9.7%、17.2%和3.7%;近自然经营下三种林分的生长量比常规均质经营分别高0.2cm、0.16cm、0.18cm;近自然经营下三种林分的平均生长率均高于常规均质经营下三种林分,差异并不明显(P>0.05)。生长率比常规均质经营分别高10.5%、30.9%和3.7%;(2)从林分结构方面分析,不同经营措施下三种林分胸径结构分布曲线均为正态分布的拟合状态最理想。近自然经营措施下,落叶松纯林在径级为10cm时株数增速最快,当达到径级为14cm时株数比例最大,且径级12 cm~16 cm的株数比例达到总比例的78%;常规经营措施下,径阶峰值出现在12cm,径阶12 cm~14 cm的林木株数占比为82%;落针混交林在两种经营措施下,径阶均在14 cm时株数比例最大,近自然经营措施下,且径阶在12 cm~16 cm之间占比最大为67%,常规均质经营在14 cm~16 cm之间占比最大为64%;落阔混交林在两种经营措施下,均在12 cm~16 cm占比最大分别为71%和62%。近自然经营措施下达到径阶12 cm时株数比例最大,常规均质经营呈现双峰曲线,在6 cm径阶出现峰值,在12-16 cm径阶处达到第二次峰值。不同经营措施下,近自然经营下的三种林分树高分布更均衡;不同树种呈现现先增后减的过程,有明显的峰值;分布曲线均符合正态分布,随着树高不断增高,株数出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近自然经营下三种林分蓄积生长量比常规均质经营分别高3.6%、6.8%和1 1.7%。(3)从物种多样性方面分析。近自然经营下落叶松纯林和落针混交林的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常规均质经营,增长幅度也大于常规均质经营,但差异不显著(p>0.05)。常规均质经营下落阔混交林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高于近自然经营下落阔混交林1.4%和8.2%。灌木层近自然经营下华北落叶松纯林和落针混交林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高于常规均质经营。近自然经营下华北落叶松纯林和落阔混交林多样性指数高于均质经营,但差异不显著(p>0.05)。从林分类型分析,落阔物种丰富度最高,落针混交林最低。(4)近自然经营下的三种林分枯落物半分解层厚度、储量及总持水量高于常规均质经营;未分解层厚度、储量及总持水量是常规经营措施下高于近自然经营。不同类型林分中,落阔混交林的枯落物层厚度、储量最高分别为5.02 cm和1 2.66t/hm2,落叶松纯林最低分别为3.66 cm和5.81t/hm2。持水量最高则是落针混交林27.89t/hm2,落叶松纯林最低13.21t/hm2,最大差距为14.68t/hm2。常规均质经营下三种类型林分的土壤容重大于近自然经营。近自然经营下三种林分的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为5.87%、8.38%、5.99%,比常规均质经营样地分别高61%、65%和35%。最大持水量与土壤总孔隙度指数均为近自然经营大于常规均质经营,其中落阔混交林经过两种经营方式,最大持水量的差距最大为48.05t/hm2。
其他文献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花生种皮色泽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白色、红色、紫色、粉色及花斑类型,花斑种皮花生是其中的独特成员。本研究采用花斑种皮花生VG-01为材料,研究花生花斑种皮色素代谢途径中的差异基因,为揭示花斑花生花青素合成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对促进花斑花生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有重要意义。有关花斑花生种皮花青素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的结果如下:1.选取花斑花生VG-01种皮开花下针和45d的非着色区
华北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农业种植区,但农业灌溉水资源相对匮乏,使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如何高效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肥料浪费,一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试验针对华北地区水土资源状况,研究不同水氮处理对大豆生长、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为本地区种植高产高效大豆水肥管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19年4月至9月和2020年4月至9月在河北省巨鹿县河北农业大学综合试验站展开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氮处理对大
叶锈病和条锈病严重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小麦产量和品质。目前利用遗传学手段寻找新的抗病基因,进而培育新的小麦抗病品种是防治叶锈病和条锈病的有效措施。该方法比施用杀菌剂更安全环保,迄今为止是小麦持续生产的基础。本研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通过对70份小麦品种(系)基因推导和分子标记检测进行抗叶锈病分析,旨在筛选出慢锈性品种(系)并加以利用;另一部分利用小麦农家品种徐矮/郑州5389构建的RIL群体进行成株期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s 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目前,柴胡药材主要来源于人工栽培品,繁殖材料种子的发芽率较低,对其种子质量和萌发特性的基础研究较为薄弱。本试验以冀柴1号为材料,研究了柴胡不同分枝及部位种子的质量差异及其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测定分析了种子萌发过程
对虾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也是改善人们膳食结构的重要食品来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对虾生产国,对虾高效、绿色、低损剥壳成为对虾产业高值化利用的关键环节。鲜活对虾壳肉连接紧密,剥壳困难,需要预处理降低壳肉连接力,否则易导致虾肉断裂、破损,壳肉分离不彻底等问题。目前常用冷冻、盐卤、酶熟化等物理化学预处理技术,本文提出对虾揉搓预处理方法,以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研究及装置设计,具体如下
张家口永定河流域是河北省葡萄主要生产区,该区域占河北省葡萄园种植面积和产量的12.44%和15.98%,是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葡萄产业的发展,氮肥过量投入问题日益严重。由于该区域葡萄园主要分布于怀涿盆地的坡地,降雨随季节性变化明显,导致大量氮素累积在果园土壤中或随径流迁移,造成氮素损失,增加环境污染风险。因此本研究以永定河流域为研究区域,评价该区域葡萄园氮素投入状况,分析流域尺度上4
商品化处理是水果采收后的再加工再增值过程。皇冠梨采后商品化处理与加工是延长梨产业链的重要方式。采收后皇冠梨果实上套有纸袋,其商品化处理过程包括断柄、去袋、套网等环节。目前各环节均由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实地考察中发现,人工断柄、去袋、套网时由多人依次作业,皇冠梨果肉脆嫩、表皮易损,容易受人为原因影响,出现减损严重、加工增值低等问题,导致果农的收益受损。为了实现皇冠梨采摘后断柄、去袋
土地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关键自然资源,切实保障土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方能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持社会稳定。因此保障土地生态安全尤为重要,而生态节点作为维护土地生态安全的重要环节,识别其空间位置及具体规模成为重中之重。太行山区域是京津冀地区的关键生态屏障,必不可少的水源涵养区域。但目前针对此区域进行生态节点识别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选取典型生态脆弱区太行山区阜平县为研究区,进行土地生态节点识别研究。因目前关于
农村供水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实施农村集中供水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条件,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促进水资源集中管理与统一分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实施脱贫攻坚任务后,我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自来水普及率、供水质量、效率以及工程设计、管理水平等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由于资金限制,往往注重减少初始投资,未能兼顾全寿命周期的工程性能和成本,有些工程对需水量变
随着网络在我国迅猛发展,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机会与日俱增。而青少年阶段是处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里,网络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弊端也随之凸显,本文通过探讨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重影响,并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提出发挥网络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的基本思路,并就克服网络对青少年消极影响提出相关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