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末端驱动蛋白KIFC1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精子顶体形成过程中作用的分子机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c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本文采用免疫荧光、免疫电镜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对驱动蛋白KIFC1在中华绒螯蟹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空间分布与表达进行研究。精子发生是在生精小管内发生的一个复杂过程,精原细胞经过一系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产生圆形精细胞;精细胞又经历了剧烈的形态重组,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受精能力的成熟精子。微管与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密切相关的,如维持细胞形态、细胞内物质转运、细胞器的定位、细胞产物的分泌、细胞分裂时的染色体运动等,还可能与胞内信号转导和细胞膜成分的运动有关。而驱动蛋白超家族是沿微管运输各种细胞必需的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的一类马达蛋可能在细胞器的转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驱动蛋白系统的分为3个家族:N-末端、C-末端和M-末端。常规的驱动蛋白(N-末端驱动蛋白)是向着微管的加端移动,而C-末端驱动蛋白则是向着微管的减端运动。C-末端驱动蛋白KIFC1在精子顶体的形成和细胞核的形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首次确定KIFC1在中华绒螯蟹精巢中表达,并首次观察到该物种的精子形成过程及驱动蛋白KIFC1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空间分布。将对其进一步研究提供有价值参考,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KIFC1在其它较低等动物的精子发生中的机制奠定了基础。我们探索了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精子发生过程中KIFC1的表达和定位,KIFC1在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时期在细胞核周围大量聚集,少量的信号也在细胞核中表达,在精细胞发育早期,KIFC1逐步运动到细胞核的一端,分布在原顶体颗粒集中的细胞核膜处,运输高尔基体或内质网囊泡到顶体发生部位。精细胞中期原顶体颗粒形成原顶体囊,KIFC1运输大量原顶体颗粒至原顶体囊处。精细胞后期,细胞核凹陷程度加深逐渐形成杯状细胞核,包裹住顶体,KIFC1主要在精子顶体处表达,可能起到稳定顶体结构的作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的结果显示在成熟的中华绒螯蟹精子中,KIFC1主要集中在由头帽和顶体管组成的穿孔器处,少量在细胞核中也有表达。我们证实了在中华绒螯蟹精子发育过程中,KIFC1可能在顶体的生物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顶体结构的形成和稳定,KIFC1也可能与精卵受精过程中顶体外翻过程有着重要的联系。
其他文献
在政府的补助下,新西兰的第一个PET回收公司正式运营。该公司名为Flight Plastics Ltd,位于惠灵顿地区。该公司总投资880万美元,包括一个装备完整的工厂和一个PET塑料瓶洗涤
1929年,中共湘鄂西特委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通知钟祥县委选举两名代表参加。钟祥县委在郑家湾召开会议,荆门县委也派人参加了。会上,魏恒久和我被选举为出席代表,我高兴极了。为了
近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动物普遍存在生产性能下降、抗逆性差、种质衰退和混杂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本研究以鲤(Cyprinuscarpio)、中
刘少奇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不论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经济建设时期,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克勤克俭的优良作风,处处严以律己,一尘不染。1960年,他率领代表团到苏联参加81个国家共产
本文以马氏珠母贝全基因组测序和外套膜转录组数据库为基础,从外套膜的边缘膜(MO)区和中央膜(MC)区分别筛选出差异高表达的特异性功能基因,利用RACE技术克隆其序列全长,同时
利用X射线成像技术、紫外分光技术、X射线衍射矿物物相分析技术、ICP—AES(MS)元素分析技术,对横跨长江水下三角洲不同亚环境的浅层沉积层序进行了研究,并系统解剖了长江三角
据美国传媒类杂志《MediaLife》网站报道,2013年,美国在线广播大受欢迎,在线广播收听人数剧增。2013年第三季度,潘多拉(Pandora)递送了42亿小时左右的音乐,创下了有史以来同
信息时代的到来,是对信息获取技术的考验,也是对信息可靠性及准确性的考验。为了从外界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人们必须借助于传感器。它作为人类感官的延长,是我们获取自然和生
湘鄂西第二次党代会后,我们决定立即行动,扩大荆钟武装力量,进行武装割据。湘鄂特委决定钟祥派一名得力干部深入土匪李凤山部,找黄官相、李庆春(都是地下党员)联络,把李庆春那里一百
褶皱臂尾轮虫已被广泛用作海水养殖动物幼体的开口饵料,其大规模培育技术日趋成熟,然而其作为幼体饵料存在着固有的营养缺陷,尤其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s)含量较低,如ARA(C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