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海导弹红外辐射特性研究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jzk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掠海导弹由于其隐蔽性,对海上目标和陆地目标安全造成严重的潜在威胁。如何尽早地探测、发现敌方掠海飞行导弹,对于尽早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护已方利益十分关键。无人机载红外警戒设备将为舰艇对反舰导弹的预警探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然而,红外探测系统使用的工作波段,由于与具体使用环境、任务使命、使用方式等多个因素有着直接关系,在工程界一直存在纷争,没有定论。且无人机的负载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制,不可能装载双波段红外探测系统。针对不同红外辐射特征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红外探测波段,是整个海上无人直升机红外探测系统开发成败的关键之一。所以,根据具体使用条件,开展掠海导弹红外辐射特性研究,为确定海上无人机使用的工作波段和工作方案提供参考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针对应用于轻型无人直升机机载红外探测系统上,主要用于探测掠海飞行的先进掠海导弹的红外工作波段进行研究。从掠海导弹目标红外辐射特性、海上大气光谱透过特性、到达传感器的目标红外辐射强度等方面讨论它们的红外辐射特性,并结合仿真计算结果分析选择适合于探测掠海导弹的红外工作波段,为该红外探测设备选择波段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分析,掠海导弹产生的目标红外辐射特性,无论是0.8M的亚音速导弹还是2M的超音速导弹,无论是迎头还是正切向,8~12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都大于3~5μm波段的辐射强度,甚至是其的2~3倍。但考虑了我国南海的典型气候条件:海面温度25℃、湿度为80%、能见度分别为23km和10km时海面大气传输后,在超过一定的距离后,到达传感器前面8~12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开始小于3~5μm波段的辐射强度。 本研究在上述前提条件下,对亚音速导弹的迎头探测,当探测距离大于30km,3~5μm中波占优势;从正侧面探测,当探测距离大于40km,3~5μm中波占优势。对超音速导弹迎头探测,当探测距离大于25km,3~5μm中波占优势;从正侧面探测,当探测距离大于25km,3~5μm中波占优势。选择3~5μm波段作为工作波段在远距离的探测上更有优势。
其他文献
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自动检测技术在军事,航空,医疗仪器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生产线上的瓶装液体体积及杂质的自动检测已经成为
测距仪应用在距离测量和目标方位的确定上,不仅在常规的河道测量、建筑施工和线缆的铺设上而且在军事打击目标的确定,车辆防碰撞,机器人视觉等前沿科技上也有广泛的使用。本文在分析了现有的一些测距方法的优点及不足后,选择了双目视差作为测距系统的基本理论。基于双目视差的数字式测距仪是被动式、非接触测距仪,与主动式测距仪相比,无需发射信号,只被动接受信号,因此不易暴露己方目标,不接触被测物体,不影响被测物体性状
新建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通道为客运专线铁路,为我国首条通过大风地区的高速铁路,计划运营车速350km/h的高速动车组。线路全长1768公里,穿越大风地区总长度达500多公里,风区内
与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一样,液体中的微小颗粒对光也同样有散射作用,基于这一原理本文设计了一种细微颗粒浓度检测装置。在测量散射角度固定的情况下,测量侧向散射光,获得与细微颗粒
无源光网络(PON)以其优异的无源特性,已成为构建低成本、高带宽、低能耗的光接入网络的优选方案之一。随着PON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一定时间内会出现多种PON技术共存的状态。10G
发展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质量可靠的便携式传感系统用于一系列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在利用电子鼻来进行嗅觉分析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对于低浓度化合物的分辨
加铺沥青铺装层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的首选方案。为了防治反射裂缝,加铺层厚度一般在18cm左右。很多实体工程证明:随着厚度的增加,其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理想的
期刊
我国公路建设中广泛运用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严重,路面的实际使用寿命低于设计寿命。目前,大量出现的损坏是现行理论和规范所无法解释的,路面实践中所暴露的大量问题促
梯形轨枕是在纵向轨枕的基础上研制的一种新型轨枕,与传统轨枕相比,具有多方面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各国铁路的关注。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静力方面,动力方面的研究较少,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