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学互补的哲学基础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tyuan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西医学关系是百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曾产生各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各种观点基本上都是针对“西医能否取代中医”、“中西医能否‘结合’”和“中医能否‘科学化’”三个问题展开的。综合不同时期各种学术观点可以认为,中西医学互补论是当前处理中西医关系问题的最为可行的观点。  “中医是否科学”是一个核心问题,中西医学互补是建立在中医的科学性基础上的。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式和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理论体系,科学不是一个自然的、静态的概念,而是个历史的、动态的范畴。除了作为复杂的知识系统外,科学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化活动,是纵贯生产力和作为特殊意识形式的上层建筑的社会性结构的组成部分。从现代中医学的发展来看,中医学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中医学具有科学的内涵与形式;中医学具有科学理论的美感与和谐属性;中医学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与融通,符合现代医学模式;中医学可为现代医学科学提供有价值的思想和方法论指导。因此中医学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中医非科学”论是建立在对科学形式上的片面理解基础上的。  在科学框架内,中西医学构成了一对不可通约的科学理论,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认识方式。虽然中西医学存在着局部的某些相通性,但二者在整体上却构成互斥的不可通约的理论系统,二者的互斥性分述如下:  1)从时空上看,西医是近代对西方传统医学理论批判与反动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代表着一种新的观念、新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现代中医理论以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为范本,传承着古老的医学传统。二者的互斥从历史上看是带有一定盲目色彩的地域文化间的互斥,其中价值观念因素占有一定的比重,体制因素为主体。  2)从哲学基础上看,西医学是以近代分析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支柱,以机械论的形而上学哲学为其基础;而中医学则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综合性的“天人感应”、“和”思想的影响,以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为其基础。  3)从认知上看,西医学从正常人体的具体局部的形态和生理作为研究的基始,中医学以“人体整体变异”作为认知的起点;西医则在不同事物之间寻求其相同点而采用“通用”的解决方式从而往往出现“异病同治”,中医学重在探求同种事物、疾病之间相异之处而讲求“同病异治”;对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西医从人体细胞开始的体内结构的不正常活动寻找各种疾病的根源,而中医则从各种自然因素与环境中寻找致病的原因。这样,在认知取向上,西医学习惯于从以人体为界的向内环境寻找生理改变和致病因素,而中医在认识疾病时则更着重于从外环境找原因。从认知的方法上,西医采用的是“观察实验”的方式,而“内证”、“类比”则是中医学的主要认知手段。  基于中西医学整体的互斥性,二者理论的互相“渗透”或相互“融合”是不现实的。由于二者都是在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功的知识体系,互补自然是最佳选择。中西医学的互补不仅有实践的基础,而且有坚实的哲学基础,从玻尔的“互补原理”出发可以得出中西医学互补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互补原理”是玻尔从量子物理学成果中推广得到的一项普遍原理。“互补一词的意义是:一些经典概念的任何确定应用,将排除另一些经典概念的同时应用,而这另一些经典概念在另一种条件下却是阐明现象所同样不可缺少的。”它揭示现实中主客体分界的可变性问题,其产生是科学活动日趋深入的必然结果。在物理学中,对光的本质的解释——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最为典型的例证。而在其他科学领域,互补的对称理论也构成了对自然现象的较完整解释体系。显然,“互补原理”不仅仅是在微观领域有效的理论,玻尔首先将其推广到心理学和生命科学,其基本涵义为对自然现象的本质应当从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观察才能得到对事物较为全面的解释。作为一项逐步得到广泛承认的基本原理,“互补原理”已经被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中医与西医均是针对人类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这一论域的两种实体描述。在对生命、健康与疾病解释模型中,西医有从还原论出发的结构性的解释模式,中医则有从整体论出发的功能性解释模式,二者采用了不同的范式构成实体的不同描述。同时,中医与西医都有本身不可克服的局限性,从目前医学发展的水平看,显然尚未有哪一种医学解释体系能够单独揭示人类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部规律。而就人的认识的发展来看,随着科学的进步,未被解释的问题将会随着被解释的问题的增加而有更大的增加。因此,无论是中医的理论还是西医理论,都不能完善地说明一切生命现象,而由于二者的互斥关系,将二者组成一个单一的描述是互相矛盾的。  从互补原理出发,可以认为,中西医学的共存并不构成对一元真理论的挑战,二者也不构成二元真理,而是在一个真理系统中的互相补充的真实图景。  中西医互补的科学内涵为:  1)结构医学与功能医学互补。西医学从可见的要素的结构出发描述疾病现象、寻找致病原因,而中医学则从物质功能出发研究疾病本质,二者的共同使用使结构与功能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构成了方向上的互补。  2)还原医学与整体医学互补。西医学采用科学的还原方法研究生命、健康与疾病现象形成了“还原医学”,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医学采用朴素的系统观作为指导,将人体各藏(脏)府(腑)、经络、人体与自然组织作为复杂的整体,不仅具有宏观系统医学的优势,而且避免了从还原性科学中发展出来的“系统论”的机械性缺限,二者构成指导思想的互补;  3)简单医学与复杂医学互补。西医学从简化、纯化和强化人体生命和疾病过程出发,采用简化与标准化的检验与治疗模式,在对传染病及单一致病因素的疾病的防治中取得了成功,但对复杂多因素的疾病则显示其短处;中医学自始至终将人的生命现象作为一个复杂整体对待,其复杂性医学特性与现代复杂性科学研究至少在指导思想上是合流的,二者构成实践上的互补。  广义的中西医学互补不仅包括传统的中医与西医的互补,也包括与西化的中医、中化的西医的互补,而且是一个包括中医学、西医学和民族医学在内的综合的多元复合互补体系。  中西医学互补具有坚实的科学哲学基础而不只是现实的权宜之计。互补的中西医学将长期存在,其影响不仅在于医学实践,更在于医学科学研究与政策,它必将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创新之处在于:  1)从对科学的理解出发论证了中医学的科学性;  2)结合玻尔的互补原理得出中西医学互补的结论并提出医学“多元互补论”。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如果说,终身教育思想在全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反映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学习的需要,那么,学习化社会的提出及其在世界各国实践的不断展开,则更多地反映了人们对于理想的追求和
初见耿齐,是在他的工作室当中。一进门,一幅沈周《庐山高图》的二玄社原比例复制品就映入眼帘,为整个画室增色不少。与一般的职业画家不同,耿齐的书架上除了各式各样的画册外
1949年,新中国成立,意味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奏响了新中国经济腾飞的序曲;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战略的首次提出,对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
用无创伤性体表综合检查技术,同步记录心电图、颈动脉图、心音图和心尖搏动图(简称心电机械图),来估价心血管系统的动力学改变和左心室作功情况,近来已有不少报告。本文用此
“常农粳 3号”原名“96 - 32” ,由江苏常熟农科所用“武运粳 7号 /常农粳 2号”杂交经连续两年海南加代 ,于 1999年选育而成 ,是一个集优质、高产、多抗、熟期适宜于一体的
品种纯度检验应包括两方面内容,即品种真实性和品种纯度。品种的真实性是指一批种子所属品种、种或属与文件描述(如标签、品种描述等)是否相符。品种纯度是指品种个体与个体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为了进一步探讨导致阴虚和阳虚病人血液流变性差异的微观因素及其血液流变学特点在临床医疗中的意义。本文对4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及其他血液理化指标的测定,并对其
1000 kV串联补偿装置平台的面积、质量、安装高度都远大于500 kV串联补偿装置平台,有必要详细研究1 000 kV串联补偿装置平台吊装技术。根据工程现场不同的平面布置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