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文学语言中的隐喻

被引量 : 27次 | 上传用户:taitaixi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文坛上,张爱玲无疑是集生命感与艺术感于一身,才思敏捷、语言形式变幻莫测的女作家。张爱玲作品的突出特点不仅是情节演绎的生活化,更具备有独树一帜的清丽奇特的语言表达形式。语言是思想的外显和表达,而由于隐喻从本质上更多地涉及语言深层的思维,反映个体的认知经验,在表达上兼有形式上和逻辑上的严密性,所以隐喻是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也是适用于文学作品分析的理想语言材料。语言无论行走于何处总是带有文化的印记,因此解析语言、解析隐喻就是还原作家的文学思维、还原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语言是复杂心理机制的外显,隐喻剖析将开启这一通往“心”的历程。范畴化是将原本纷乱复杂的现象进行有效归类的过程。本文试图将范畴化理论引入隐喻,以“隐喻是连续的、不完全的范畴化的过程”的全新理念重新建构隐喻,使原本静止的、单一的隐喻分析转化为对作家作品的整体隐喻形式的动态分析。除此之外,本文还将建构隐喻的个体心理机制的模型,并通过这个模型解读张爱玲运用隐喻的心理机制。本文的全文构架是以个体隐喻机制模型中影响个体隐喻生成的五个要素(自然万象,人体、性格因素、性别人生观以及感官体验)为框架,以范畴化理论下的隐喻分析为方法,全面解析张爱玲作品的隐喻特征。全文以语言材料的考证为依据,以具体统计结果量化作品风格,再现张爱玲作品的独特魅力。一、全文建构的突出特点(一)文化语言学的考察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语言学界兴起了文化语言学思潮。语言学家强调语言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因而文化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本体学科。从符号学的观点看,文化实质上是以语言形式表现出的一个意义系统。文化对作者的影响包括作者所属时代的环境、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而作者作为强大社会系统中的一份子,记载着当时的文化。语言是一种工具,传达思想,记录人生一个社会的文化匹配于任何能产生意义的行为,当然也包括语言行为。文化语言学的建构是将语言的分析由静态、孤立转变为与作者相关、与文本语境相关,进而与作者所处的文化大背景相关,创造一个动态的、综合的分析方法。对这一点,语言学家Lakoff也有所提及。他认为,隐喻性的映射有所不同,有些是普遍性的,有些是范围较广的,有些则似乎是带有文化特色的。本文对张爱玲作品全集中所出现的隐喻现象进行综合分析,是将文化与语言分析融合的一种尝试。文化的概念具体到个体的作者,是作者自身的成长经历。作者童年的生活记忆会形成其相应的人生观、性格和性别特征。这些因素都会左右个体语言的表达方式,尤其是隐喻的表达方式。因此,对文本进行分析的同时,还应该对语言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以及文化价值所含蕴的语言形式深入解析。这种结合文化与文本分析的综合分析模式是对单纯语言形式分析的拓展和理论演进,是十分必要的尝试。(二)从范畴化视角拓展隐喻理论隐喻范畴化理论是将范畴化理论融入隐喻分析,总结作者隐喻构型中和隐喻结果中所出现的范畴化特征,从范畴化角度解读作家隐喻形成规律的一种方法。(注:本文第一章、第二章中重要理论的构建,主要包括“隐喻范畴化理论”和“个体隐喻生成机制模型”中的“弗洛伊德主过程和二次过程”一节中的理论观点,是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刘大为教授的指点和共同商讨中逐渐将理论成型的,在此对刘大为教授表示深深的感谢。)本文之所以引用这个方法,是因为隐喻研究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长期以来它都被归类在语言修辞的研究范畴内。中国古时虽然有隐喻的用法,但是一直未形成完整的概念系统,隐喻一直是作为一种修辞形式而不是一门独立的语言学科。20世纪80年代,George Lakoff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认知隐喻的路径。Lakoff提出,隐喻无处不在,隐喻的焦点根本不在语言,而在于人们利用一个概念领域去说明另一个概念领域,是概念领域之间的映现。Lakoff的隐喻理论拓宽了隐喻原有的概念和理解,使隐喻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并为隐喻的解读提供了崭新视角,是隐喻研究理论的一次全面革新。然而,Lakoff的隐喻理论仅限于对隐喻共性的总结,而没有深入谈及隐喻的个性;且对隐喻的分析也更多关注独立句型的认知理解,而非个体整体隐喻规律的总结。深入文本我们会发现,作者在本体、喻体的选择性方面有自身的规律和倾向性,仅用莱考夫的由源域向目标域的投射理论进行隐喻分析,显然不能全面阐释作者隐喻选择的倾向和作者风格形成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对隐喻理论进行一个全新拓展和必要补充,以突出隐喻是个体思维的再现,是带有文化符号的语言表达方式。本文第一章中,范畴化概念的引入为我们提供了完善这一思想的理论突破口。隐喻的范畴化解读包含三大部分:1.古今中外隐喻概念和发展的梳理;2.范畴化概念的理论回顾;3.隐喻范畴化理论的建构和详解。隐喻研究经历了从隐喻的修辞性定位到隐喻的语言学定位的过程,其发展也经过替代说、比较说、相互作用说之后走向认知视角的隐喻考察。范畴化详解中包括范畴及范畴化的概念,范畴化所包含的两个理论——经典范畴论和原型范畴论,原型范畴内的主要要素,即原型、好样本、坏样本、边缘性成员以及本文将要提出的“特征性样本”、上位范畴、原型范畴、下位范畴等概念。本文中我们提出“隐喻的实质是重新范畴化”的理论,并进一步做出论证:隐喻是连续的、不完全的范畴化。隐喻的本体和喻体各自有自己相应的范畴,隐喻投射的过程是从喻体范畴向本体范畴进行的单向的、不可逆的投射过程。在范畴化投射的过程中,原范畴(即本体范畴)在保存了原有范畴特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来自于喻体范畴的新的特征集束,从而形成新的本体范畴;喻体范畴在投射的过程中选取出有代表性的特征集束投射给本体,但是这种投射的过程永远是不完全的、连续的投射,也只有这种情况才是建构隐喻的必要条件。反之,如果投射的过程是完全的,就会引起本体范畴的非范畴化,亦称去范畴化。本文同时引用非范畴化的概念,提出隐喻区别于非范畴化,是不完全的范畴化。非范畴化则是词性完全改变的投射,即非范畴化中喻体如果完全投射后,原有喻体范畴消失,原有本体完全接受喻体的所有特征集束,隐喻过程变成了一个词从词性到含义完全改变的过程,隐喻也就随之失去其构型方式和存在条件,不能称之为隐喻了。除了隐喻的范畴化理论建构外,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隐喻范畴化的两大类型:范畴间的隐喻,范畴内的隐喻。在范畴内的隐喻当中,本文首次将以往修辞学中认为是“类推”、“比较”等句型归入隐喻的范围,并给予其范畴化理论的合理解释和归类动因。范畴内隐喻的设立扩大了隐喻原有的范围,是一种全新的理论和尝试。隐喻范畴化理论的构建,包括以下理论:隐喻范畴化过程中本体、喻体的原型特征、边缘样本、特征性样本(首创)等概念的建立和解读,范畴内隐喻(首创)和范畴间隐喻的解读与区别,范畴化与非范畴化之间的区别(即隐喻的不完全范畴化和非隐喻的去范畴化过程的解读)针对隐喻的范畴化理论,本项目为了方便理解和叙述,创建了相应的示意图:本文所提出的理论,其目的是将其用于文学作品隐喻的分析,具体的做法如下:将隐喻所有语言材料归类后进行范畴化的研究,以研究不同作者在隐喻选择上的共性、倾向性和特异性。例如,一个本体多个喻体或者一个喻体多个本体,其本体和喻体的选择对象通过范畴化理论进行分析,即可得出作者的隐喻规律。这种隐喻规律包括隐喻范畴选词规律、;隐喻句型建构规律、隐喻范畴产生结果的倾向性、范畴问隐喻和范畴内隐喻所占的比例、本体喻体建构位置的关系,以及本体喻体自身属性和隐喻结果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范畴反映作者不同的个性和生活记忆的沉淀。这就是通过隐喻范畴化后结果的统计数据来进行阐述,是通过数据来量化作者的隐喻风格的最直接方法。(三)个体隐喻心理机制模型的建构隐喻既是语言表达形式,又是思维方式,要研究隐喻认知的生成机制,首先要弄清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个体隐喻在形成过程中,本体喻体的选择倾向构成隐喻风格之间的差别。语言是人们赖以从事复杂思维的重要工具,这一点在隐喻生成机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大脑是思维的原发地。弗洛伊德的主过程和二次过程理论很好地揭示了隐喻形成的思维过程。隐喻思维模式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重要的认知方式。隐喻思维主过程的直接思维与二次过程的整合思维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思维的形象性、方向性、创造性俱备的隐喻思维模式。隐喻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帮助人们认识新生事物,标志着人类智慧水平的提高。隐喻中本体和喻体的选择、匹配形式和选择范畴的迥异确定了作者的风格。而这一选择的关键是认知沉淀的存在,即性格因素、性别差异以及文化浸染和瞬间感官体验对作者大脑思维的作用。个体隐喻心理机制的建构主要包括以下的步骤:(1)影响连接触发过程的五个因素的设定。连接触发过程是隐喻形成的第一步。连接触发过程在开始运作之前,会受到个体认知沉淀的影响,而个人认知沉淀有五个关键因素即性格特点、性别人生观、自然万象,人体考查和隐喻生成的瞬间感官体验。这五个关键因素因人而异,也是隐喻个体呈现不同的隐喻效果以至于最终产生不同的隐喻范畴和隐喻风格的体现。本文中张爱玲作品的所有隐喻现象分析均采用以上五个因素作为分类的框架。(2)以弗洛伊德的主过程和二次过程理论作为个体隐喻生成机制的理论主干部分。弗洛伊德的主过程和二次过程是理论的关键。弗洛伊德认为主过程是抽象的、自发的过程,是不顾忌时空规范,以融汇、移换和象征为特点,以在睡眠时满足欲念的幻觉来缓解本能的冲动的过程;二次过程则是理性的过程,严格遵循语法和形式逻辑,遵守时空规范,并且以世故而得体的举止来缓解本能的冲动的过程。主过程先于二次过程,主过程和二次过程之间一为“抽象”、一为“具体”;一为“本能的冲动”、一为“客观的整合”。主过程和二次过程的完成在人脑中是瞬间完成的,但是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作用,不可分割。也就是说,隐喻的生成本质是由“无意识的选择”和“有意识的理智整合”这两个部分共同构成的。在以往的隐喻心理机制研究中,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理解一直倾向于使用诸如“联想”等一次性的思维过程建构隐喻的思维。但是本文认为隐喻的建构应该是以两次过程的相互作用在大脑中的成型,即抽象的主过程和理性的二次过程的整合。在“主过程”中,主要强调概念的原发态、无意识性和不自觉性。在“二次”过程中,更强调理智的整合、隐喻范式的遵守和思维的有意识。本文认为这样来建构隐喻更加符合隐喻的形成规律和人类的认知特点。隐喻的二次整合过程,包括回响、筛选、注模成型等几个分解过程。语境映衬过程中语境对隐喻的影响,包括对有助于理解的正面影响和改变隐喻原有思维的负面影响的考察。(3)新显结构语境映衬一节是个体隐喻心理机制模型建构中隐喻心理机制形成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使隐喻解释更为合理的一个阶段。新显结构的语境映衬是将二次过程整合后,放入文本语境中,并结合文本语境和作者自身的生存“语境”进行考察,使隐喻范畴化后的结果更加客观、可信,更具说服力。语境映衬过程中语境对隐喻的影响,包括对有助于理解的正面影响和改变隐喻原有思维的负面影响的考察。关于个体隐喻心理机制的建构如图所示,个体隐喻生成机制模型包括由隐喻的输入空间(喻体)向输出空间(本体)的投射过程。在两个空间之内,隐喻经过了:1.连接触发(弗洛伊德主过程);2.语言的二次整合过程(即弗洛伊德的二次过程);3.新显结构的语境映衬过程,最后,流向输出空间形成隐喻。隐喻的心理机制解读是建立在语言与思维的生理结构上的隐喻思维构造的研究。(四)张爱玲隐喻风格分析方法的创新在张爱玲隐喻风格的构建上,提出以下三个论证方向:1.隐喻形式本身的风格考察,即张爱玲采用何种隐喻构成形式来构成隐喻以及张爱玲专属的特殊隐喻形式,2.张爱玲隐喻结果所呈现的风格体现,3.文学风格和语言学风格之间的异同。从隐喻结果体现风格是总结的重要部分。张爱玲的隐喻风格。如果从隐喻结果的角度上来看,基本上可以设置出上位范畴的“遗世独立”,而在上位范畴“遗世独立”之下,分为以下四个有代表性的范畴:“遗”、“世”、“独”、“立”。1.范畴“遗”中,主要关注张爱玲对传统生活的留恋在隐喻中的再现。2.范畴“世”中,主要关注张爱玲的隐喻构成中所体现出的“深入俗世生活”的特点。这个特点在她诸多的隐喻中得以体现,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包括以生活取材来构成隐喻等等。3.范畴“独”中,主要体现张爱玲独有的隐喻思维习惯,这些思维的习惯来源于她的认知沉淀,其独特的生命历程和独特的思维形式,使她的隐喻与其他作者有明显的区别,构成独特的“张氏”结构。4.范畴“立”中,主要通过张爱玲的隐喻结果显现出张爱玲隐喻的“立”之根本——即哪些风格最终成为张爱玲最具代表性的风格体现。二、全文建构的主要步骤全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构建,第二部分是实例解析,第三部分是结果分析和风格呈现。第一部分主要包括:第一章隐喻的范畴化解读;第二章隐喻的心理机制解读以及个体隐喻心理机制模型的构建。第二部分主要包括第三章到第七章共五章内容,主要是张爱玲隐喻语言特点分析。在张爱玲隐喻特点的分析中,本文力图将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相结合,以这两个新视角重新建构隐喻,解析张爱玲的隐喻样本。主要分类框架是采用第二章所给出的影响隐喻生成的五个因素:性格因素、性别世界观、自然万象,人体考查和瞬间感官体验等五个方面所构成的个人认知沉淀来建构。在分析的方法上,则采用第一章隐喻范畴化理论进行解读。本文的第三章是影响隐喻的关键因素之一:自然万象。自然万象是张爱玲隐喻中多次采用的隐喻。在这一项的分析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关“太阳”的隐喻;(2)有关“月亮”的隐喻;(3)有关“雨”的隐喻。本章通过张爱玲对以上隐喻的建构,分析张爱玲隐喻受到自然万象启示后显示的主要特征。本文的第四章是影响隐喻的关键因素之二:人体考查。张爱玲是个有自恋情结的人,对于人体器官的考察是张爱玲隐喻考察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这一项的分析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关“心”的隐喻;(2)有关“眼睛”的隐喻;(3)有关“面”的隐喻。本文第五章是影响隐喻的关键因素之三:性别人生观。张爱玲是女性,所以本章主要是对张爱玲作为女性的人生观的解读。本章设置了五个参考项目进行分析,包括张爱玲的“婚姻”隐喻、“人生”隐喻、“家”的隐喻、“女性”隐喻以及“孩子”隐喻。通过对这五类隐喻的范畴化解读,总结出张爱玲对婚姻、女性、人生的独特观念,总结出张爱玲的人生观对其隐喻构成的影响。本文的第六章是张爱玲的性格因素解读。此章中所提出的隐喻采取一种独特的分析方法,从隐喻的抽象结果来归类解读隐喻。本文列出了五个隐喻考察项来对张爱玲的性格进行考察:“封住”隐喻,“割裂”隐喻、“隔断”隐喻、“隔世”隐喻和“通道”隐喻。这五类隐喻是张爱玲特有的描述方式和描述风格的体现。本文通过对以上五个抽象隐喻的考察并结合心理学理论,分析出张爱玲性格中潜藏的性格构成元素,以对张爱玲性格进行独辟蹊径的分析。本文第七章是分析瞬间感官体验在隐喻构成中的影响。这里主要分析了两个关键因素,视觉域中的颜色和听觉域中的声音。在这一章中,首先回顾了颜色的生成,然后在视觉域中,按照张爱玲隐喻中检出的颜色所占数量的多寡选择白色、红色和蓝色作为样本,并将此颜色和传统感官中的颜色逐一比较,提出张爱玲的颜色概念。张爱玲在日常写作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对于颜色的感官体验,并自觉的将这种感官体验糅合到写作心情当中,使读者“闻色知心”。在听觉域(声音)一节的分析中,主要分析了以实词构成的声音和以象声词构成的声音所组成的声音隐喻的应用和归类,总结出张爱玲对声音的应用特点和应用规律。本文第三部分主要是结合本文第一章和第二章所提出的理论,对张爱玲隐喻结果做一个理论的总结,得出语言学视角下张爱玲的隐喻风格的具体结论。质言之,隐喻的范畴化解读和个体隐喻心理机制模型的建构为隐喻的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全新的视角,是分析张爱玲作品隐喻的工具和理论依据。隐喻的心理机制解读解开了作者隐喻选择的心理动因,借助影响隐喻建构的心理因素,来解析张爱玲作品中的所有隐喻,从详实的数据和材料最终呈现出张爱玲的语言风格。三、存在问题当然,本文的研究因个体力量的有限,还会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在研究当中也会有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研究进程中正如大树枝桠一般扩展,成为新的谜团。1.隐喻的范畴化理论和个体隐喻生成机制模型两大理论,由于本人的理论知识和时间所限,目前只能做到相对的合理,还有很多需要理论创新、完善和再修改的地方。2.目前隐喻范畴化的理论和个体隐喻生成机制模型比较适应于新鲜隐喻(活隐喻)的解读。原因是隐喻的心理机制模型中比较强调瞬间思维的触发和整合。但是对于规约性隐喻以及处于演变中间阶段的隐喻,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拓展。3.本文是跨学科的研究,所以在许多学科的研究上,本人还需要对理论进行完善和再纵深。4.本文是将隐喻的范畴化和个体隐喻生成机制两大理论的创新应用于张爱玲作品的研究,这两种理论是否完全适合于所有作家作品以及在运用于其他作品研究的过程中是否会出现新的状况,从而产生新的改进,是以后要继续做下去的工作。学术研究本身是无止境的,学术研究本身也是快乐的,是创造的快乐,也是印证的快乐。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集料的抗滑耐磨性能,为渝湘路抗滑表层集料的选择提供依据,针对保家O1h石灰岩、武隆巷口砂岩、重庆市的花岗岩以及江苏的玄武岩等集料进行了磨耗值、压碎值、冲击值
大多数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在项目成本控制、招投标管理、投融资等职能条线建立专项的控制制度和设置专业的部门予以管理,使职能条线可以保持长效管理,但往往会发生条块分割、各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对68例患者进行完善的尿动力学检查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并对其术前、术后3~6个月的尿动力学资料及I
本文从维特根斯坦的概率观出发来探讨概率哲学问题。一方面对《逻辑哲学论》中探讨的概率哲学问题作些探讨和解释。其中,包括维特根斯坦对因果性、自然律等问题的看法;另一方
人格特质与绩效的关联性研究在国外获得了较多的实证研究结果,但国内相关的实证研究还为数不多,本研究以跨国公司制药企业营销人员为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探讨特定职业从业人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综合征辨证施治的疗效。方法:94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72例,予以中药辨证施治;对照组22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65.3%(47例),显
<正>国家—社会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与社会是高度同构的一元化关系,与之相对应的是"全能主义"的政府职能模式。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
<正> 从图书分类学讲,民进党类图书基本是指以民进党为题材和对象的书。10多年来,在台湾地区,民进党类图书的"出书热",经久不衰,一直是台湾学术界、政治界和出版界的工作重心
纵观古今中外,职务犯罪并非今日中国的特有现象,职务犯罪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恶劣程度、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各不相同。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