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脑卒中在我国已跃升为死因首位,其中60%~80%为缺血性卒中,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已得到广泛关注。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本质是一种与年龄的增长及衰老密切相关的慢性炎症,但目前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的药物较少,且长期服药较难坚持,故寻求新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间歇性禁食是指周期性的在一段时间内不摄入热量或者极低热量摄入,其余时间随意摄入热量的进食方式。因其操作方便且便于控制,已被广泛应用于禁食等相关的研究中。近20多年来,研究发现间歇性禁食可以延长寿命,延缓衰老,改善炎症反应,并减轻与年龄有关的疾病(例如心脑血管疾病)。但目前关于间歇性禁食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的研究甚少。故本研究通过对已经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ApoE(-/-)小鼠行间歇性禁食治疗,以探讨间歇性禁食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从而寻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的治疗方法。方法1.模型制备及检测以70只ApoE(-/-)小鼠为研究对象,给予12周高脂饲料,随机选取6只小鼠病理检测示主动脉根部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粥样硬化小鼠(AS小鼠)模型制备成功。2.分组喂养将64只AS小鼠随机分为2组:间歇性禁食组(IF组):随意进食组(AL组)为32:32。IF组每日8小时普通饲料进食,16小时禁食,水自由摄取。AL组每日24小时随意进食、水。分组喂养28天。3.体重、血糖、血酮体监测每周随机选取每组各8只小鼠测量体重、血糖、血酮体。采用剪尾法取血,血糖血酮测试仪测定血糖、血酮体水平。4.小鼠血清收集在分组喂养的第3天、7天、14天、28天分别随机选取每组各8只小鼠用剥离眼球法从眶后静脉丛取1-2ml血后处死,制备血清备用。5.主动脉根部处理将第28天取血后处死的每组各8只小鼠迅速取主动脉根部固定、脱水、包埋、切片。6.血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检测将第28天的每组各8只小鼠的血清用酶标仪比色法测定血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水平。7.观察主动脉根部粥样硬化斑块小鼠主动脉根部切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并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测定斑块面积。8.血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将第3天、7天、14天、28天的每组各8只小鼠的血清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9.观察主动脉根部MMP-9表达小鼠主动脉根部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其MMP-9表达情况,测定平均光密度。结果1.在分组处理的第0天、7天、14天、21天、28天,IF组小鼠的体重与AL组小鼠的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组处理的第7天、14天、21天、28天,IF组较AL组小鼠血糖水平降低,血酮体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分组处理28天后,IF组的血甘油三酯水平较AL组下降,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AL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分组处理28天后,IF组和AL组的主动脉根部均多为AS Ⅲ期即粥样斑块期;IF组较AL组的粥样斑块的脂质核心较小,胆固醇结晶和泡沫细胞较少,且纤维帽较厚。IF组较AL组粥样斑块的面积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在分组处理的第3天、7天、14天、28天,IF组的血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较AL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分组处理28天后,IF组主动脉根部粥样斑块内的MMP-9的表达较AL组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间歇性禁食降低了 AS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延缓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过程。2.间歇性禁食将AS小鼠的供能方式由糖代谢向脂肪代谢转换,并改变了AS小鼠的血脂谱。3.间歇性禁食降低了 AS小鼠的白细胞介素-17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减轻了血管壁的炎症反应,从而延缓了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此外,间歇性禁食还降低了 AS小鼠动脉粥样斑块中MMP-9的表达,有可能会增加斑块的稳定性,减少卒中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