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可溶态有机物紫外和荧光光谱特性及地域分异(二)ENSO现象与东海区中上层鱼类资源变化初步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w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集了46个中国中—东部地区不同土壤类型的表土(0—10cm)样品.用凝胶色谱法分析了上述样品可溶态有机物(WSOM)和富啡酸(FA)的分子量分布,用紫外和荧光光度计测定了WSOM和FA的紫外和荧光激发态、发射态和同步扫描光谱.分析了WSOM和FA的浓度与紫外、荧光吸收值,分子量分布与紫外、荧光强度的相关关系以及WSOM的地域分异规律.结果发现:◇WSOM和FA的分子量分布范围非常接近,紫外和荧光光谱相似,◇紫外和荧光吸收值与WSOM和FA浓度存在良好的线性正相关,但这种关系随土类的变化而略有变化,该研究中以红壤系列土壤与其它类型土壤差异最为明显.◇随WSOM分子量增加,其紫外强度随之增加,而荧光强度则减小,与WSOM分子量与紫外和荧光强度的关系不同,随分子量增加,FA的荧光强度随之增加,但其紫外强度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趋势性变化.◇中国中—东部地区表土不同土类可溶态有机物紫外强度有自西南向东北逐步增加的趋势,而荧光强度则表现为自南南东向北北西增加的一般趋势.紫外和荧光强度均具有各向异性的空间结构特征.◇水热的地域分异是导致研究区紫外和荧光强度空间分异的根本因素.受水热因素控制的土壤可溶态有机物分子量空间分布可能是影响研究区紫外强度地域分异的直接因素,导致荧光强度地域分异的直接因素较为复杂,需要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该文对图像融合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测量级融合的研究.论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数据融合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总结了图像测量级融合的通用模式和图像融合应满足的基本原则.在此基
该文以厦门经济特区为例,综合应用空间信息集成技术,直接面向城市环境管理与调控,开发了环境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原型,初步建立起一俱要环境空间数据管理、环境应用模型分析与可
泥炭是过去气候变化的良好载体,尤其是东南季风区的高分辨率的泥炭记录,对重建古气候、古环境有重要的意义。福建戴云山山地泥炭位于东南部季风区内,对气候变化敏感。本文选取了
基于网络虚拟地理环境的搭建涉及到网络技术、虚拟现实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技术,它在数字地球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该文针对构建网络虚拟地理环境的问题结合相关领域的前沿技
以珠江三角洲为实例,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地理学传统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城镇群体时空演变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探讨了城镇群体遥感监测
该文重点使用了2000和1999年旅游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和1999年国民经济的统计数据,以全国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的横截面数据为统计样本,选取14个代表经济收入、人口、文化教育水
随着“LOICZ”计划的提出与深入,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成为学者们逐渐关心和研究的热点。作为滨海湿地最重要的类型,滩涂具备非常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而作为我国重要的耕地后备资
该研究在近600小时实测数据和大量预测计算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理论模型.经过对该模型的多种验证说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道路两侧和城
该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言、第一章、第二章,侧重理论分析.首先,论文从分析传统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SEIA的概念及其研究与实践进展,总结国
本文通过对我国武汉市城市热环境研究和我国北方煤田火区的煤火自燃异常探测,进行遥感热异常探测方法研究。  在城市热场效应方面:我国中东部地区是典型的冬冷夏热区域,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