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欺负是中小学中一种常见的不良同伴互动现象。欺负事件中的受害者通常无法有效地反抗欺负的实施者,且一旦沦为受欺负者就很难摆脱受欺负者的身份和状态。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受欺负经历会给儿童青少年带来持续的不良影响,如学业成绩下降、朋友数量减少、情绪问题增多以及导致自杀行为。本研究尝试从应激的角度探究受欺负经历(应激源)对儿童生理机能(应激反应系统功能)的可能消极影响。对儿童而言,受欺负经历是不可预期应激事件的不断重复和持续累积,这会对快速发育中的个体应激反应系统(HPA轴系统)带来破坏性的影响。长期的受欺负经历,不仅会破坏HPA轴应激系统,而且会进而影响大脑认知功能和社会认知功能的正常发育和发展。由此以来,受欺负者接续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朋友数量减少、情绪问题增多以及失去生存希望的消极结果就容易被理解了。然而,目前有关受欺负经历对个体HPA轴功能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仅有的少数研究的所得结果也并未达成一致。在应激研究领域,有关应激与HPA轴功能间的关系研究始于动物模型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心理应激测验范式为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应激研究提供了便利手段。然而,国内自2011年才开始将心理应激测验用于非病理人群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尝试将心理应激测验引入国内的受欺负研究,并希望以此考察受欺负儿童HPA轴的应激反应是否已经有别于非受欺负儿童。本研究从970名4、5年级儿童中挑选出59名受欺负儿童作为实验组,匹配21名非受欺负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唾液皮质醇作为客观指标、主观紧张状态作为主观应激指标,考察了被试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验(Trier Social Stress Test,TSST,包括作文演讲和心算两种任务)中的变化特点。本研究将TSST根据中国儿童特点进行了改变,并考察了改编后TSST在中国儿童中的适应性,此后对受欺负儿童与未受欺负儿童在TSST过程中的主观紧张度与皮质醇分泌的特点及其差异进行了系统比较。此外,本研究还考察了受欺负类型对皮质醇分泌特点的可能影响。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改编后的特里尔社会应激测验(TSST)可以有效引起中国儿童被试的主观紧张度及客观皮质醇浓度的变化。具体而言,被试在任务结束前表现出主观紧张度和皮质醇浓度的显著升高,且在任务结束后(应激解除后),表现出主观紧张度和皮质醇浓度的显著下降。(2)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验过程中,受欺负儿童与未受欺负儿童的主观紧张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即受欺负者与未受欺负者表现出类似的主观紧张程度变化,任务前不断上升,任务后逐渐下降到较低水平。(3)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验过程中,受欺负儿童与未受欺负儿童表现出相似的皮质醇上升和下降的变化模式,但是应激过程中受欺负者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非受欺负者。此外,在任务前皮质醇上升幅度上,两组被试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任务后下降幅度上,受欺负者显著小于未受欺负者。这表明受欺负者的体内皮质醇水平在应激后比未受欺负者更难以恢复到应激前的初始水平。(4)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验过程中,不同受欺负类型的被试不存在主观紧张度及皮质醇浓度上的显著差异。总之,本研究证实了改编后的特里尔社会应激测验在中国儿童群体中的有效性,发现儿童期受欺负经历会导致HPA轴应激反应的敏化现象(皮质醇分泌增多)。这不仅证实了受欺负经历会导致HPA轴的功能异常,而且以中国儿童被试的研究证据支持了HPA轴的功能异常发展历程表现为先敏化后钝化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