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法制备铜藻基载铁活性炭及其去除亚甲基蓝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ua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性炭是一种比表面积大、化学性质稳定的吸附剂和催化剂载体,被广泛地应用于水处理领域。不同原料和方法制得的活性炭,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相差较大,对不同吸附质的吸附性能差别较大。研究表明,通过改性在活性炭上负载一定量的铁及其氧化物,既可以提高活性炭对某些物质的吸附能力,又可以将其用作某些反应如光催化和非均相Fenton氧化等反应的催化剂。本文以一种大型海藻—铜藻为原料,FeCl3·6H2O为活化剂,采用超声浸渍-原位合成法制备了铜藻基载铁活性炭复合材料(Fe/SAC),以活性炭得率和亚甲基蓝吸附值为指标,通过正交法考察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浸渍比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对最优结果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Fe/SAC吸附亚甲基蓝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特性。分别以Fe/SAC为吸附剂和非均相Fenton氧化反应的催化剂,对高浓度亚甲基蓝模拟废水进行处理,考察对比了不同体系中Fe/SAC去除亚甲基蓝的效果,对Fe/SAC进行回收利用,考察了Fe/SAC的循环再生性能。结果表明:(1)以铜藻为原料,FeCl3·6H2O为活化剂,采用超声浸渍-原位合成法制备Fe/SAC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600℃、活化时间1 h、浸渍比1:1,此时的Fe/SAC得率为39.5%,亚甲基蓝吸附值较ZnCl2法铜藻基活性炭提高了约42%。该条件下成功制备了负载有Fe3O4和FeO的磁性Fe/SAC复合材料,比表面积为558.31 m2·g-1,平均孔径约为7.7 nm。(2)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亚甲基蓝在Fe/SAC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亚甲基蓝在Fe/SAC上的吸附以化学吸附占主导;颗粒内扩散拟合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由多个吸附阶段共同控制。(3)Langmuir模型适于描述亚甲基蓝在Fe/SAC上的吸附平衡过程,313 K下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为268.10 mg·g-1。热力学分析表明,该吸附过程是熵增加的自发吸热过程(ΔS>0、ΔG<0、ΔH>0),升温有利于吸附。(4)作为一种新型非均相Fenton氧化反应的催化剂,Fe/SAC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对高浓度亚甲基蓝模拟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Fe/SAC催化的非均相Fenton氧化反应受溶液初始浓度、pH值、反应温度、Fe/SAC投加量和H2O2投加量等因素影响。(5)Fe/SAC性质稳定,铁离子溶出浓度低,作为非均相Fenton氧化反应的催化剂,Fe/SAC循环再生性能良好。
其他文献
文章对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设计细节进行阐释,以期通过市场干预的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运用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多中心理论",通过美国在国家层面多中心
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所求出的偏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不是在每一个实际应用中都可行的。对于椭圆型方程边值问题的差分格式,至今都没有一个通用的公式。因此研
介绍我国第一条现代化双线电气化重载大能力运输铁路的设计特点.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Liao),俗称"沙口巽",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仿刺参属.一般生活在2~40 m深的海底,但水深超过20 m的海区其栖息数量明显减少.刺参是我国有记载的21
对导致CDM林业碳汇项目人为净温室气体汇清除发生逆转的人为风险、自然风险以及碳逆转所带来的经济风险和环境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应对和减少这些风险的管理策略。
在准高速、高速铁路的路基设计中,路基沉降控制和纵向刚度均匀性控制是设计者们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它不仅是保证高速列车安全运行的最基础工程,而且也是关系列车能否以设计速
播种量是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的关键技术参数。为了实时监测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的播种量,提高播种作业性能,该文以环形布置安装于排种管的面源式光电传感器为主要监测元件,设计了
本文介绍了涟钢烧结矿碱度稳定率水平情况,结合涟钢的生产实际,采取严把原料质量关、优化混匀料造堆技术、配料室下料稳定性攻关、烧结配料精细化调整以及烧结矿取制样改进等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超声评估与血清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水平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入选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00例,应用颈动脉超声分为颈动脉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