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用张博等(2009)1950-2006年逐日整层(1000-100hPa)大气热源资料,分析了亚洲季风区、青藏高原及拉萨夏季大气热源的气候、气候变率及季内振荡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用Lanczos数字滤波器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着重研究了季内振荡中的准双周(10-20d)振荡分量的基本特征;分析了亚洲季风区热源与印度低压、南亚高压异常及高原热源与我国夏季气温、降水异常的关系。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张博等(2009)1950-2006年逐日整层(1000-100hPa)大气热源资料,分析了亚洲季风区、青藏高原及拉萨夏季大气热源的气候、气候变率及季内振荡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用Lanczos数字滤波器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着重研究了季内振荡中的准双周(10-20d)振荡分量的基本特征;分析了亚洲季风区热源与印度低压、南亚高压异常及高原热源与我国夏季气温、降水异常的关系。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亚洲季风区的热带区域有6个稳定存在的大气热源的高值中心,它们位于该季节热带辐合带内。热带区域的热源6个高中心区均为热源的高变率区;此外,热带外还存在两个热源高变率区,它们位于西北太平洋和巴尔喀什湖附近。2)夏季青藏高原主体区(3000m以上)热源及变率明显低于热带辐合带的高中心区,是亚洲季风区内面积最大的热源低值和低变率区。本世纪以来,高原热源强度处于低值期(拉萨夏季平均接近0),它作为热源的特征不明显。高原东部和西南部为相对的热源高值区,东部也是热源的高变率区。3)10-20d振荡是夏季热源季内振荡的重要分量,它存在显著年际变化和季内变化。高原东部半数以上年份10-20d振荡显著,最强振荡出现在7月上旬前后的盛夏季节。4)南亚高压、印度低压的年际异常与亚洲季风区(而非高原主体区)热源异常显著相关,印度低压与热源相关明显强于南亚高压。相关主要表现在系统中心所在经度λc异常与同期亚洲季风区热源异常型间的联系,南亚高压、印度低压中心偏东年,热源异常型为西正东负,反之亦然。5)青藏高原春、夏季热源与我国夏季气温、降水间存在时滞、同期相关联系,其统计关系、尤其是机理有待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其他文献
黄泛区粉土具有粉粒含量高、级配不良、颗粒磨圆度高等特点,在实际工程当中,按照现行规范的压实方法难以形成结构密实的土体,且压实后的土体内毛细孔隙发达,利于水分运移。刚性桩复合地基因其处理深度大、承载力高、工期短和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在黄泛区中房屋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公路、铁路路基)具有广泛应用。现有刚性桩复合地基基于饱和土理论进行分析,未考虑水位变化以及饱和度变化对既有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的影响。而在实
糖皮质激素被认为是多种器官系统成熟过程中重要的调节因素,在大鼠出生后前两周内给予外源性糖皮质激素能够引起胃肠道的早熟,但其具体机制仍然不清楚。研究证明,促早熟作用并不是糖皮质激素的直接作用效应,而是糖皮质激素与其它的组织、细胞尤其是间充质细胞共同作用的结果。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是胃肠道发育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生长因子,有文献报道,消化道内的AFP主要存在于间充质细胞
为适应中国气象局提出的气象预报要向精细化方向发展的战略思想要求,解决由于降水监测站点分布稀少,以及现有自动气象站翻斗式雨量计难以测量小于0.1mm降水,较难获得小范围降水真实情况从而导致降水及部分灾害性(冰雹等)天气预报准确率低、空漏报率高等问题。提出并设计一种成本低廉、实用性强、可密集布点的降水信息采集平台。采用基于电容式和压电式原理的感雨器并结合温度传感器专用于获取降水起始与终止时间以及区分降
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类二阶微分方程组边值问题和一类奇异p-Laplacian方程及n维p-Laplacian方程组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述了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现阶段的主要成果,并概述本文的主要工作.第二章,主要运用Krasnosel’skii不动点定理,研究了二阶微分方程组边值问题在某些条件下一个正解的存在性.第三章,主要运用Leggett-Williams定理研究了一类形
近年来随着数值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目前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在许多方面日臻成熟,同时现在的计算机能力已使过去难以想象的各种各样精细的中、小尺度天气学数值模拟研究得以实现,中尺度业务数值预报也在许多国家先后开展起来。目前探空站网点之间的距离为300公里或更多些,含有的信息主要代表了天气尺度及大尺度系统的特征。若仅用常规探空资料,则会较大程度地漏掉中小尺度系统,雷达资料的应用则可部分弥补这一缺陷,研究结果
气象资料的质量控制(QC)是气象资料处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又是一项难度很大、需要深入研究的技术工作。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对气象资料控制方法做过研究,然而对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进行系统的质量控制未见文献报道。随着地基微波辐射计组网应用的发展,观测资料的数量不断增多,其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日显突出。本文在研究了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的常用QC技术质量控制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辐射传输方程和独立来源的大气层结进行各通
氮氧化物NOx (NO+NO2)控制对流层O3和OH自由基的含量,影响全球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LNOx是对流层上部NOx的主要来源,闪电与对流层上部NOx较好的相关性使LNOx的研究成为预测气候变化的依据之一。本文主要利用星载光学瞬变探测器OTD和闪电成像仪LIS资料以及卤素掩星实验HALOE再分析资料对闪电、NO和03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提供的多变量EN
热带气旋(TC)向高纬度发展的温带变性过程(ET)会对中纬度下游环流产生影响,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在当今已经成为台风研究的热点。由于TC向高纬度发展时,将逐渐向下游急流靠近,并进入急流内部,导致急流的增强、不稳定性增加,最终使下游环流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槽脊对。初始时刻TC的形势不同,对下游形成的新的槽脊对以及下游急流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因此本文将采用分辨率为1°×1°,时间间隔为6小时一次的fnl资料作
本文利用全球气候模式及区域气候模式来研究中国地区降水变化的模拟评估及其未来情景下的预估。利用IPCC第四次报告的13个新一代全球气候系统模式结果对中国近40年(1961—2000年)降水的模拟能力进行评估,与同时段中国区域550个站点逐日降水量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大部分最新全球模式能模拟出中国降水的年变化及气候场空间分布特征,但模拟的区域性差别较大,模式对东部地区的模拟效果较好,但在青藏高原东侧、
高锰钢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塑性、韧性,非常强的加工硬化能力和优异的成形性能。高锰钢以其全面的综合力学性能,备受世界材料研究者的关注。高锰钢在各个工业领域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汽车用钢、耐磨钢和低温环境用钢等领域。然而目前高锰钢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其屈服强度较低,大部分高锰钢屈服强度低于400MPa,在受到外界载荷作用时很容易发生变形、失稳。并且目前高锰钢变形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