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叶片气膜冷却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oforwor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航空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燃气的涡轮前燃气温度。由于涡轮叶片不能抵抗越来越高的涡轮前燃气温度,必须采用冷却技术对其进行冷却,而气膜冷却是一种重要的冷却方式。由于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的局限性,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涡轮叶片的气膜冷却特性是现阶段的主要选择。现有的研究并未系统研究网格技术、来流条件、湍流模型及其近壁处理方法等计算因素对气膜冷却的影响。本文以平板气膜冷却为研究对象较系统地研究了上述计算因素对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吹风比对涡轮叶片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而后对不同吹风比下的涡轮叶片气膜冷却流固耦合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计算平板气膜冷却,从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方面权衡,从不同湍流模型的结果得到采用非平衡壁面函数的Realizable k-ε模型满足气膜冷却计算的要求。吹风比较小时,计算结果几乎不受ypm(10)、yjm(10)的影响,ypm(10)、yjm(10)在湍流边界层的对数区和黏性底层内均可得到网格无关解。吹风比变大时,计算结果受ypm(10)、yjm(10)影响明显。平板壁面上不同位置的y(10)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不同。远离射流孔下游区域的y(10)对冷却效率的影响很小,射流孔附近的y(10)对冷却效率的影响较大。ypm(10)、yjm(10)在湍流边界层的过渡区和对数区变化会影响到肾形涡的强度及射流的脱离再附着过程。ypm(10)、yjm(10)增大使得射流脱离区向下游延伸。另外,ypm(10)、yjm(10)的变化使得肾形涡强度变化、冷气分布的改变,从而造成较大的冷却效率变化。其次,对计算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在吸力面及压力面孔排下游,低吹风比时,随着吹风比的增加,冷气覆盖范围增大较快;高吹风比时,增幅减小。高吹风比时,压力面孔排下游的气膜冷却效率的展向均匀性好。在压力面及吸力面上游,随着吹风比的增大,冷气逐渐脱离壁面,造成射流孔下游冷却效率下降。同时,吹风比增大使得射流展向动量增强,冷气逐渐向叶顶方向聚积,使得冷气覆盖范围沿叶高方向缩小。另外,前缘孔排对吸力面及压力面孔排下游产生的影响随吹风比不同而不同。低吹风比时,前缘孔排冷气向叶顶方向聚积使得吸力面及压力面孔排下游叶顶冷气覆盖范围明显大于叶根;而高吹风比时差异逐渐减小。再次,对涡轮叶片气膜冷却流固耦合问题,相较于绝热壁面的冷却效率分布,耦合计算的冷却效率分布在展向上更均匀,孔间区域的冷却效率与孔中心线附近的冷却效率差异变小,因此气膜冷却的数值模拟研究应该采用流固耦合模型。涡轮叶片固体部分传热对流场影响的主要集中于靠近固体壁面的区域。最后,论文对全文进行了简要总结并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潜艇是一种战略威慑力的军事装备,要求其能够在水下安静活动。需要一种对潜艇噪声场测定的装置以测定潜艇噪声,然后根据测得的噪声分布情况对潜艇进行针对性的减振降噪。文章
为了提高镁合金焊接性,外加横向直流磁场下对厚度为5mm的AZ91镁合金板进行TIG焊。通过对其不同磁场电流下所得焊接试样进行抗拉强度和硬度试验,以及焊缝区金相组织分析,系统
目的探讨肿胀技术在体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体表肿物与先天性畸形、体表瘢痕、乳房整形、脂肪抽吸、腹壁整形、除皱、隆胸、褥疮、面瘫及颅骨电烧伤等230例体表
采用室内生长箱培养的试验方法,研究了2种常用兽药磺胺嘧啶钠、环丙沙星对小麦、白菜和番茄种子发芽、根伸长、芽伸长的影响,分析了兽药和作物生长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比较
一、概述随着反潜兵力的迅速发展,为了能使潜艇成功地规避武器的攻击和反潜兵力的跟踪,美苏英法等国都很重视提高潜艇的隐蔽性能和改进其水声观通设备.1964年美国海军提出设
主要介绍了动态汽车衡及其在目前物流称重中的重要作用,重点分析了用Excel实现动态汽车衡检定过程中大量数据的处理,此方法避免了人工处理的计算错误,提高了工作效率。
信息学竞赛是学科发展的必然产物。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学习和掌握有关信息科学知识和技能是时代的需要,信息学作为未来人才的不可
观察毒毛旋花子苷元(strophanthidin,Str)对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酶解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用Fluo 3-AM负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法测定单个豚鼠心室
灯盏细辛又名灯盏花(Herba Erigerontis, HEr)、灯盏菊、土细辛、地朝阳、地顶草、车菊、双葵花等, 原植物为菊科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 (Vant) HandMass)。用其干
近几年,我国电力需求迅速增长,超特高压、远距离输电是电网发展的大方向。为了实现远距离输电,越来越多的高压直流输电网建成和投产,交直流互联电网已经形成,这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以及故障状态变得更加复杂。另外,随着电力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电网的电源和传输路径不再是恒定的,所以传统的工频量保护已经不能确保快速、可靠的对线路进行保护。这就需要一种新的继电保护原理,在交直流互联系统中可以更加快速、可靠的判别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