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BiS2薄膜制备与粉末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ro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关于三元硫族化合物Ag Bi S2的研究报道仍然不多,但是在其基础理论计算研究、实验室合成制备以及各方面的应用上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关于这种材料的研究,说明Ag Bi S2这种半导体材料正在逐渐被人们关注。本文以磁控溅射法制备薄膜并探究了硫化退火过程对薄膜的影响;以回流法和溶剂热法分别制备了Ag Bi S2粉末,并与Zn S进行复合,探索未经复合的Ag Bi S2原始样品和Ag Bi S2与Zn S复合样品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效率。采用磁控溅射法以及硫化退火工艺制备Ag Bi S2薄膜,本文主要探索了硫化退火工艺中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退火温度的选择对薄膜的影响较大,其中当退火温度为475℃时,所得样品为立方相的Ag Bi S2薄膜,温度低于475℃时,样品中含有Ag2S杂相,温度高于475℃时,样品开始出现Bi2S3杂相。退火温度为475℃,探索了退火时间对薄膜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时间从15 min开始延长后,薄膜晶粒逐渐长大,粗糙度也随之增大,当达到30 min时,晶粒长大达到最大值1200 nm,而粗糙度突然降至最小值,因此以475℃、30 min为最终退火参数。对薄膜进行紫外-可见-近红外光吸收测试,表明薄膜具有较宽的光吸收范围高达1400 nm的吸收极限,其带隙为0.853 e V。化学法制备Ag Bi S2粉末过程中,以回流法为主要研究方向,探索了反应温度和原料比例对粉末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225℃、原料比例为1.05:1:2.1时Ag Bi S2粉末中杂质Bi的含量最低,Ag Bi S2纳米粒子平均直径为200 nm。热重分析表明Ag Bi S2粉末在空气气氛中具有热稳定性。溶剂热法制备的Ag Bi S2粉末其形貌主要为长度超过5μm、直径约为200 nm的纳米棒和直径约为300 nm左右的纳米粒子。以化学法制备的两种粉末为原料复合Zn S后,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溶液。结果表明复合后的样品降解效率比原始样品提高了40%左右,以回流法制备的Ag Bi S2粉末复合的样品降解效率高达95%,在4次重复光照实验中表现出稳定的降解效果。经透射电子图像表明成功制备出异质结结构。
其他文献
在我国现代纺织行业中,空调喷水室是目前纺织厂使用的主要空调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水系统会出现结垢等问题,结垢造成喷淋排管、挡水板、喷嘴堵塞,导致设备运行寿命缩短,严重影响空调喷水室的热湿交换效率,因此改善喷淋水质尤为重要。本课题针对咸阳某纺织厂喷淋水结垢问题,提出合理经济的解决方法,来改善喷淋水质,提高喷水室热湿交换效率。针对咸阳某纺织厂喷淋水结垢问题,提出应用投加阻垢剂的方法进行处理。投加阻垢剂法的
学位
学位
学位
哺乳动物肠上皮是一种拥有快速自我更新能力的组织,在维持机体免疫稳态与肠道应激后的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源于隐窝底部的多能肠干细胞不断进行增殖、迁移与分化,并沿隐窝—绒毛轴向上移动,从而维持肠上皮完整性。本试验旨在阐明lncCHUKILA调控猪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分子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对课题组前期转录组学测序数据分析发现了新长非编码RNA CHUKILA,结合生信功能预测分析的结果,显示lnc-CH
本试验采用大田试验,第一部分以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王桥镇洛江沟村复垦5a土壤为研究对象,有机肥、无机肥、生物炭配合施用;第二部分以襄垣县西山底村复垦3a土壤为研究对象,有机肥、无机肥、固氮菌肥配合施用,研究有机无机肥与生物炭菌肥配施对采煤复垦土壤氮素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为探究生物炭、固氮菌对复垦土壤氮素的作用和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与对照相比,配施生物炭均提高了复垦土壤碱解氮、硝态氮和
涡流空气分级机作为粉体分级技术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因其结构简单、易操作维修和产品粒度可调等优点在粉体制备领域备受青睐。随新产业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粒径小且粒度分布窄的超细粉体材料需求不断扩增,因此对涡流空气分级机分级性能的提升至关重要。本文以卧轮式分级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技术、理论分析和物料分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级机内流场特性进行分析,改进涡流空气分级机的关键部件,并对选定范围内的操作
随着农业智能化的发展,在温室栽培中,人们对温室环境的控制技术越来越成熟,通过人工控制温室内温湿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使环境更加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尤其在无土栽培中,基质对室内环境的依赖性强,且环境变化可能引起植株对水分和养分吸收的变化。为此,本研究以番茄为试验材料,通过岩棉栽培,设置了两个试验,分别在人工气候室和智能温室研究了CO2浓度与营养液EC互作、根区温度与营养液EC互作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本文选用我国21种农田土壤,采用外源添加污染物的方法,同时考虑了老化时间对土壤中锑毒性影响,参照ISO和OECD推荐的标准方法研究了锑(Sb)在不同类型土壤中对植物-大麦、动物-赤子爱胜蚓的毒性,得到了基于不同终点土壤锑的生态毒性阈值。除此之外,选取常见的蔬菜-小青菜,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推导基于小青菜土壤的安全阈值。研究了Sb对大麦根伸长的毒性影响。根伸长EC10和EC20范围为201-250
精准的获取作物发育期信息可以为作物生长发育阶段所需的农业机械化作业提供一定的指导,从而获得多产优质的作物。目前,作物生育期的数据获取主要来源于人工观测方式,其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资源,无法进行不间断的观测,且极易受人们主观因素的影响。信息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计算机视觉作为现代化农业领域的热点之一,因其可针对大面积进行监测,具有省时、省力,且可连续性观测作物的生长趋势等优势,该技术已被应用于获取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