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生:《牡丹亭》的道教文化内蕴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vf43g43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汤显祖的《牡丹亭》作为中国古代一部伟大的戏曲(昆曲)文学作品,因其高超的文学艺术水准、深邃的思想与人文精神内涵,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正因如此,学术界对于《牡丹亭》的研究,早已超越了文学的范畴,而是把其作为一部传统文化经典来加以审视和分析。本文拟从道教的维度来考察和分析《牡丹亭》的思想、文化底蕴。《牡丹亭》是一部以表达生命价值为主题的作品。它以“情”的概念为核心,通过对戏曲故事的叙事,艺术化地表达了作者生命观和价值取向。《牡丹亭》的“情”即“生命”这一思想主题,蕴含着深邃的道教思想、文化底蕴:首先,《牡丹亭》以“情”作为生命存在的本质,通过对主人公杜丽娘与柳梦梅之间的爱情描写,深刻描摹了作者关于“情”生命体验和人生价值指向。这种“情”的生命体验和观念,具有明显的道教生命观色彩。与儒家礼教抑制情欲的生命观不同,道教主张“情即自然”、“情性为一”,尊重和体认人的情感欲望的生命伦理属性。这对汤显祖的“情”论生命观具有深刻影响。其次,《牡丹亭》以“情”作为生命存在的价值向度和动力,通过对主人公杜丽娘因“情”而死,亦因“情”而生的情节描写,尤为凸显了其以“情”至上为生命价值观。作者借道教科仪——道场的形式,来具体描摹杜丽娘的死生转化过程;通过对道教生命仪式的艺术化处理,以及道教人物形象的刻画,充分表达了与道教相一致的“重生”、“贵生”的人文精神。最后,《牡丹亭》以“情”作为生命存在的美学基础,提出与儒家理学相反对的“理无情有”的美学观。作者不仅强调生命情感体验的真实性和自然性,而且提出了书写生命本真体验的文艺观。这种美学观思想,亦源自于道家道教所一向推崇的“自然”美学观。总体而论,《牡丹亭》不论在思想主题及其文本内容方面,还是在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上,都直接源自于道教思想文化的影响。从文化哲学的高度看,《牡丹亭》实质上是对道教生命观及其价值理念的艺术化和美学化表达。
其他文献
中俄两国目前在提升双边关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民心相通不足方面。两国政府在加强人文交流方面已经作出了较大努力,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由于中俄文化的差异性,双方政府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推进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是信息化时代下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与目标。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是信息化时代下的大
为《现代评论》撰稿《努力周报》停刊后,《现代评论》于1924年年底在北京创刊。《现代评论》的性质与《努力周报》类似,也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刊物。所不同的是,它的作
<正>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应用在了档案馆的档案管理过程中。通过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来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资源共享。然而,在档案
现代诗歌的学习应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精神营养品。但调查表明,课堂现代诗歌教学已处于边缘化。我们以此为项目协同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团队进行课堂策略研究,直面语文课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明确要求“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这是新时代提高我们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方面,是“
神通寺遗址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东北约2公里的琨瑞山金舆谷中,东为青龙山,西为白虎山,北为通天峪、黑风口,南隔锦阳川支流与金牛山相望。根据遗址内现存碑刻及相关史料记载,神
报纸
研究生心理健康越来越被社会重视,在研究使用"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对山西省200名在校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调查。调查表明,山西省研究生对心理健康的服务内容、服
介绍了在铝电解阳极组装生产过程中磷生铁五大元素之一硫元素富集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行业相关磷生铁脱硫技术,并通过实践提出了相关脱硫技术的应用,对于该行业的生产经营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型产业,显示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区域的支柱型产业进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