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基催化剂上CO加氢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t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气来源广泛,主要成分为CO和H2,二者在Fe、Co、Ni以及Ru、Rh等金属表面,采用不同的反应条件,可以用来生产汽柴油、固体石蜡、低碳烯烃以及含氧化合物等多种清洁液体燃料和优质化工原料。CO与H2之间的反应统称为CO加氢反应,根据反应条件以及产物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甲烷化反应和费托合成反应。
  本论文采用负载型Ru基催化剂,通过动力学实验以及原位红外表征,考察Ru纳米颗粒表面CO吸附以及CO加氢表面反应过程,详细研究了CO加氢表面反应过程中C?O键活化和C?C键形成机理,并重点考察了CO*表面覆盖度对Ru纳米颗粒表面CO吸附以及CO加氢表面反应的影响,同时对影响反应产物分布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首先,实验中采用以三乙醇胺(TEA)为络合剂的络合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Ru基催化剂,考察了络合剂加入量、载体孔道性质以及高温处理条件对载体表面Ru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TEA的加入有利于Ru及其前躯体在浸渍、干燥以及高温处理等多个过程中的固定和均匀分布,并最终得到表面粒径分布均一的催化剂样品。此外,空气处理温度以及处理时间对载体表面Ru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具有较大的影响,而随后的氢气处理过程对粒径的影响则较小,因此,实验中采用改变空气处理温度以及处理时间的方法制备了不同平均粒径大小的负载型Ru基催化剂,并用于后续的实验研究。
  其次,实验中采用原位红外对实际反应条件下Ru纳米颗粒表面的CO吸附过程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较低CO压力下,CO吸附符合理想的Langmuir吸附;随着CO压力的升高,Ru纳米颗粒表面逐渐被CO*覆盖并接近单层吸附,此时,表面CO*吸附量随CO压力的继续升高仅发生微弱的增加,但C?O振动频率却持续向高波数移动,说明较高CO*表面覆盖度下,表面吸附物种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此时表面CO吸附不再是理想的Langmuir吸附,上述相互作用改变了催化剂表面CO*及其它中间物种和过渡态的吸附强度,从而改变反应活性。
  接下来,通过动力学实验对不同条件下C?O键活化进行了考察。实验中H2和H2O等对CO加氢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以*HCOH*的形成或裂解为控速步骤的H协助CO活化机理。在较低CO压力条件下,由上述CO活化机理推导出的Langmuir-Hinshelwood(L-H)速率方程能够很好的描述CO加氢反应速率;随着CO压力的升高,表面吸附物种之间相互作用逐渐增强,并形成致密CO*吸附层,使表面CO吸附偏离Langmuir吸附。论文中采用过渡态理论并引入活化面积的概念对较高CO压力条件下,催化剂表面致密吸附层对CO加氢表面反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由于表面反应物(CO*?CO*)占有的表面面积大于反应过渡态(*HCOH*?)的表面面积,CO加氢表面反应的活化面积为负,使得致密CO*吸附层对CO*?CO*稳定性的影响大于对过渡态的影响,从而加速CO加氢表面反应,导致实际CO加氢反应速率大于根据理想模型得到的理论计算值,即减弱了在较高CO*表面覆盖度条件下CO压力对CO加氢反应速率的抑制作用。
  最后,通过动力学实验考察了CO转化率、CO和H2压力以及反应温度等对CO加氢反应过程中C?C键的形成以及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CO转化率和CO压力以及较低的H2压力和反应温度有利于C?C键(即长链产物)的形成;相反,较低的CO转化率和CO压力以及较高H2压力和反应温度则有利于CH4的生成。CH?CH偶联以及CO插入机理均能够描述实验过程中C1中间物种的链终止以及链增长过程,而C2+中间物种的链终止以及链增长过程有可能只遵循CO插入机理。
其他文献
肝脏是机体内生物转化和解毒的重要器官。肝脏疾病被认为是人类和动物的全球健康问题之一,在狗和猫身上更常见。机体内某些药物和化学物质转化、吸收、代谢受阻时会导致严重的肝损伤。四氯化碳(CC14)是经典的化学性肝损伤制毒剂,其诱导大鼠肝损伤机制与体内自由基增多、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以及枯氏细胞的活化密切相关。硒(Selenium,Se)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广泛分布于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中,已被证明在抗
学位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成人永久性残疾的主要原因。在全球范围内,脑卒中给患者及其亲属和国民经济都带来了重大负担。缺血性脑卒中是中风的主要原因。缺血性中风导致神经元损伤和死亡,可导致严重的残疾和神经功能损伤。脑缺血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涉及神经元的氧化应激、自噬、凋亡、炎症反应和坏死等多种病理过程,这些机制影响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预后。然而,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确切病理机制尚未完
学位
在快速发展的国家中,能源使用量的快速增长使代用燃料的研究引起了足够的重视。生物质是生产代用燃料的主要原料。生物质作为一种潜在的可再生能源,它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对石油燃料的依赖,同时也能减少化石燃料对环境的污染。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尤其是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会产生大量废弃的副产品。但是,许多生物质以焚烧的方式处理,这种现象不仅仅局限于发展中国家。甘蔗产业有多种不同种类的有机副产品产生,包括收获后的甘蔗
学位
分蘖或分枝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现象,对植株的形态发育及最终的产量构成具有重要影响。禾本科作物(比如水稻、小麦、大麦以及高粱等)的产量主要由三因素(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决定,而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则主要由植株分蘖数及穗分枝数所决定。因此深入研究分蘖或分枝发育的调控机理,对通过植株形态改良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本研究中,通过筛选籼稻9311辐射诱变体库,获得了一个植株形态发生显著变异的
学位
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食。稻米占世界总能量摄取的20%。为了能够满足全球对稻米的需求,预计在2035年之前需要额外生产大约114百万吨精米,也就是在接下来的17年内,水稻产量总体要求提高26%。短期内增加水稻种植面积的可能性是有限的,因此这种额外的水稻产量需要通过生产率的提高来获得。确保提高产量长期可持续性的最大挑战是面对水资源缺乏、劳动力和化学品减少来实现这一目标。水稻的直接播种尽管在美国
学位
噻嗪酮(buprofezin)是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能抑制昆虫几丁质的合成并干扰其新陈代谢,对飞虱、叶蝉和粉虱防治效果明显,广泛施用于水稻、茶叶、马铃薯、柑橘、蔬菜和棉花等植物。残留于环境和农产品中噻嗪酮危害一些水生生物和某些非靶标昆虫,且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在自然环境中,微生物是降解噻嗪酮的主要力量,微生物修复是清除噻嗪酮残留的理想手段。然而,微生物代谢噻嗪酮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此外,目前还
学位
小麦是世界上第二大粮食作物,同时也是在温带环境中种植最广泛的谷类作物。小麦苗期生长对外界不利环境非常敏感,比如水分和温度胁迫影响小麦幼苗形态建成,并导致产量降低。育种家和农民希望获得田间壮苗,实现抗逆丰产。在耐性基因型的开发中,材料本身的低遗传性和试验筛选中的限制,使得人们意识到引发技术的重要性。近年来,农学家们发现,种子播前预处理(过氧化氢、渗透胁迫和激素预处理种子)可以加速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提
学位
开花期(抽穗期)不仅是决定作物区域适应性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影响作物的产量。因此,克隆开花基因并研究其作用机制能为小麦适应性和高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基因家族分析与表达分析相结合,发现了两个调控小麦抽穗期基因TaZIM1s和TaCCT1s;通过转基因小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揭示了其调控抽穗期的分子机制。同时发掘了TaZIM1基因的变异,开发了影响抽穗期和粒重的分子标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
学位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种子中蛋白质和油脂含量丰富。根据收获时期及用途的不同,大豆可分为粒用大豆和菜用大豆,前者是在成熟后收获主要用于榨油、制作豆浆和豆腐等豆制品、饲料加工;后者则是在鲜荚翠绿且籽粒饱满时收获主要作为一种豆类蔬菜。粒用大豆和菜用大豆在营养组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粒用大豆种子中以蛋白质和油脂主,而菜用大豆种子除了蛋白质和油脂含量丰富外,还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可溶性糖、淀粉、维生
学位
理想株型是高产水稻品种选育的首要目标性状。它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点:①株高适当;②分蘖数适中且无效分蘖少或无;③穗粒数多;④植株茎秆粗壮、耐肥,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水稻株高作为理想株型品种选育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对水稻增产稳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半矮秆基因sd1在水稻育种中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绿色革命”,显著提高了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和肥料利用效率,对水稻的高产稳产发挥了重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