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维半导体异质结纳米材料合成及光电子器件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eijj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个多世纪以来,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科技的进步,目前已经深入到国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在后摩尔时代,要想继续保持集成电路向小尺寸发展,同时使得器件运算速度不断提高,这就对半导体纳米芯片在智能化、集成化、微型化等性能上提出更高要求。低维半导体纳米材料具有尺寸小、易集成等优点,同时表现出许多不同于传统半导体材料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能,在光电探测、场效应晶体管、太阳能电池、生物传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解决当前集成电路向更小尺寸发展的瓶颈。目前,新型低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各种新颖独特的半导体纳米结构被不断合成并深入研究,尽管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研究成果,但单组分半导体纳米材料物理化学性质较为单一,很难满足当前多功能、高性能集成光电子器件的实际需求。半导体纳米异质结构作为一种能结合两种甚至多种材料性能优点的结构,打破了单一组分的半导体纳米材料性能上的局限性,特别是以二维层状材料异质结为代表的异质结构,它们可以不受晶格匹配的限制,可将任意具有特殊性能的二维材料结合在一起,实现多功能、高品质的光电子器件,并有望突破传统硅基集成电路的发展瓶颈,在新一代集成电路领域中发挥更大作用。本论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发展对新材料和新器件的迫切需求,致力于新型低维半导体纳米异质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微纳光电子器件的性质研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实现了多种新型低维半导体异质结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深入研究其生长机理、微观结构及光学特性,阐明了异质结内部的载流子输运动力学过程,并进一步实现了高性能场效应晶体管器件、高效光伏器件、超灵敏光电探测器件等多种集成电路原型器件,为新一代集成电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本论文的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高性能二维p-n异质结整流二极管和光伏器件。通过两步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新型二维Sb2Te3/MoS2垂直堆垛p-n异质结。该异质结表现出明显的整流性能,整流比高达1.2×106。在光照条件下,Sb2Te3/MoS2 p-n异质结表现出高的光电转化效率(4.5%),远远高于其他绝大多数基于CVD法合成的二维异质结纳米材料的光伏器件。同时,该p-n结二极管也展现出优异的光电探测性能:高响应度(330 A/W)、高探测度(1012 J)、较快的响应时间(360μs)。(2)自驱动宽波段光电探测器。制备出新型二维WSe2/Bi2Te3垂直堆垛p-n异质结纳米片,微观结构研究表明所合成的异质结纳米片具有较高的晶体结晶质量。该p-n异质结纳米片具有优异的光伏特性和光电转换性能,与此同时,该异质结材料光学吸收谱覆盖了从可见光到近红外光区域,且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光伏特性,作为高性能的自驱动宽波段的光电探测器,其光谱探测范围为375 nm-1550 nm,基于该p-n异质结纳米片实现了自驱动宽波段的光电探测器。(3)范德华接触构筑高性能场效应晶体管。通过范德华异质外延的方法,采用高电子浓度和电导率的二维Bi2Te3纳米片作为接触电极缓冲层,构筑了高迁移率、低肖特基势垒的MoS2场效应晶体管。表面电势的测量结果表明Bi2Te3和MoS2具有完美的能级匹配,两者接触后形成了很好的欧姆接触,有效降低了MoS2与金属电极间的接触势垒,大大提高了器件中的载流子注入效率,实现了MoS2场效应晶体管器件性能的大幅提升。(4)晶面选择性外延生长横向多结异质结纳米带。采用反应源移动式化学气相沉积法,通过调控多步生长过程中前驱体的生长温度,实现了横向多界面Cd S/Cd SxSe1-x异质结纳米带的可控生长。微观结构表征和光学表征结果证明所合成的多结纳米带拥有原子级陡峭的异质结界面,表面电势的测量结果表明异质结中存在着高效的载流子转移过程。相较于单一组分的Cd S纳米带,基于该横向周期性异质结纳米带的光电探测器表现出优异的探测性能,其光电流及响应度随着异质结界面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大,光响应度最高可达1.5×105 A/W,光电流开关比可达107,该研究为实现横向周期性多界面异质结纳米带在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中的应用提供可能。
其他文献
钛合金以其优异的耐蚀性、比强度、高温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而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深海探索等领域。钛合金在两相区热加工过程中发生α相向β相转变的动态相变,导致α相体积分数减少及流变软化。在等温、非等温多道次热变形及道次间保温过程发生的相变行为,对钛合金产品最终组织和性能同样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国内外对钛合金动态相变研究仍不足,明显落后钢铁在该领域研究。本文选取典型近α型Ti-5Al-2.5Sn-0
直接焊接圆管结构凭借优美的外观和卓越的力学性能在建筑、桥梁、海洋、机械等工程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因相贯节点处杆件众多且焊接量大,导致相贯焊缝附近产生严重而复杂的应力集中现象,钢管相贯节点的疲劳裂纹通常萌生于此。热点应力法是常用的疲劳设计方法之一,该方法研究热点应力幅与疲劳寿命的相关性,然而试验发现同一热点应力幅,不同热点应力分布的相贯节点表现出明显的疲劳性能差异。本文以试验数据为基础,结合有限
Al-Mg-Si合金具有中等强度、优异的成形、抗腐蚀及焊接性能,是装备轻量化的关键结构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汽车、轮船、航空航天和轻工业领域。大塑性变形能够大幅细化合金晶粒,获得超细晶甚至纳米晶组织,显著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目前运用大塑性变形来制备Al-Mg-Si合金的研究普遍存在试样尺寸小、生产效率低、材料利用率低、成本高等难于工业化应用的技术问题。设计一条通过连续大塑性变形来制备高性能A
二维半导体因其超薄的物理尺寸、新颖的物理特性及优异的光电性能,在未来通信、信息以及光电子领域具有十分可观的应用前景,是后摩尔时代引领集成电路技术快速发展的明星材料。以过渡金属硫族化物(TMDs)为代表的二维层状半导体材料具有多样的能带结构和不同的载流子类型。由多种具有不同禁带宽度、电子亲和能、介电常数和光吸收系数等物理参数的TMDs半导体构建的异质结,不仅能够兼具单种材料的优异特性,还带来了极为丰
以中杂302为试材,将番茄穴盘苗生长发育分为5个阶段(Ⅰ:播种至出苗;Ⅱ:出苗至子叶平展;Ⅲ:子叶平展至二叶一心;Ⅳ:二叶一心至三叶一心;Ⅴ:三叶一心至四叶一心),分段设定9个营养液浓度组合,研究潮汐灌溉条件下营养液浓度分段设定对番茄穴盘苗生长发育、养分积累量及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Ⅰ阶段,灌溉1.0×营养液,番茄穴盘苗出苗率最高,播种后第7天比清水对照提高了7.71百分点,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自噬是溶酶体降解细胞内物质的总称,其作用机制是在粗面内质网和其他一些细胞器的非核糖体附着区的双层膜上形成自噬体,从而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细胞内容物,适应细胞和某些细胞器的代谢需要。自噬在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中均有研究,但它在骨骼肌蛋白质降解中的作用研究报道甚少,特别是在鱼类中。在细胞营养充足的条件下,自噬可以被有效地抑制,而在营养缺乏时自噬被激活。自噬与活性氧(ROS)具有显显著相关性,自噬的激活可
热带气旋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人员伤亡。低矮建筑的破坏、倒塌和房屋内部构件的二次损伤是热带气旋造成的主要风致和雨致灾害。因此,加强对热带气旋活动特征和低矮建筑风致破坏机理以及风驱雨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统计分析了近68年的热带气旋的活动特征变化规律,并采用全尺寸现场实测、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热带气旋过程中近地风场特性和带挑檐低矮房屋
学习样本不均衡广泛存在于故障诊断、诈骗检测、网络攻击和疾病诊断等诸多领域的模式识别任务中,其对模式分类识别精度和学习模型的泛化性能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最优间隔分布机具有基础理论严密、泛化性能好等特点,对此本文基于核修正、特征工程和深度学习等多方面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几种面向不均衡样本学习的最优间隔分布机模型。结合工业不均衡数据特征的融合提取架构,针对回转窑烧结过程中异常工况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
有限空间,尤其是人们居住的室内空间中,空气环境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患病人体通过呼吸活动释放的代谢产物中常含有某些致病物质,健康人体通过呼吸活动吸入这些致病物质而受感染。所以人体的呼吸活动和呼吸微环境中的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室内人员的身体健康情况。本课题以人体呼吸微环境为研究对象,主要工作包括:(1)对比分析大气稳定性、有限空间空气稳定性和瑞利-伯纳德不稳定性,并讨论各项判据,即理查森数(iR数)、c
振动性能是车辆重要性能之一。在商用车“车辆轻量化”、“发动机低怠速化”大背景下,车辆结构柔性增强,怠速激振频率降低,两相冲击,使车辆振动倾向于恶化。本论文的研究聚焦于车辆振动性能开发的现实问题,顺应车辆振动研究领域“结构柔性化、计算高效率、连接非线性”的技术发展需求,提出一套基于减缩技术建立刚柔耦合整车振动模型的理论和方法。整个研究以模型减缩技术应用为主线。首先开展大型有限元结构的减缩。应用程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