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属鳞翅目夜蛾科,具有寄主多、分布广、迁飞性强等特点,是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亚、美洲、非洲等地,其中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害较为严重。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农业产区,严重影响了白菜、棉花、甘薯和烟草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和收益,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生物防治中昆虫病原真菌对斜纹夜蛾的持续控制成为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本文主要研究了棒束孢属Cordyceps sp.菌株对斜纹夜蛾的致病性,筛选出一株较高毒力的菌株,优化其培养条件,探究该菌株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测定其被侵染后体内3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为今后研究利用该菌株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斜纹夜蛾高毒力棒束孢属菌株的筛选为了测定9株棒束孢菌株:凤冈蝉花、雷山细角、蝉花SLGY-2、斜链、环链拟青霉1、环链拟青霉2、环链拟青霉6、环链拟青霉8、环链拟青霉12对斜纹夜蛾的致病性,采用浸渍法筛选出在3个浓度(1×10~6个/mL、1×10~7个/mL、1×10~8个/mL)对斜纹夜蛾具有较高毒力的菌株。其中,蝉花SLGY-2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8个/mL时,处理6 d对斜纹夜蛾致死率为53.06%,7 d时致死率为65.62%,较其他几株昆虫病原真菌致死率相对较好。2优效棒束孢蝉花SLGY-2培养条件的优化为进一步研究已筛选出对斜纹夜蛾具有较高毒力菌株蝉花SLGY-2的产孢量,提高产孢活力。实验选择对培养基营养成分含量、pH值、温度以及光照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以产孢量为指标,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最佳产孢条件。结果表明:培养基营养成分含量为38.3 g、pH值6.55、温度25.21℃、光照18.04 h条件下,产孢量可达到5.70×10~8(±0.49)个/m L。该培养材料易得,方法简单,可用于孢子批量生产。3棒束孢蝉花SLGY-2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探究棒束孢蝉花SLGY-2感染斜纹夜蛾后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将该菌的孢子悬浮液配置以下3个浓度:1×10~6个/mL、1×10~7个/mL、1×10~8个/mL。采用浸渍法处理斜纹夜蛾2龄幼虫,观察幼虫发育历期、蛹历期、蛹重、化蛹率、羽化率、雌性比、成虫寿命、产卵量以及卵孵化率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蝉花SLGY-2对斜纹夜蛾幼虫期的生长发育有延迟作用,浓度越高,幼虫发育历期越长,其中1×10~8个/mL处理后发育历期较对照延迟了2.50 d。同时,随着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增大,蛹历期也随之延长,但对蛹重无显著性影响。浓度越高化蛹率和羽化率呈现显著降低趋势,相比对照,处理组的化蛹率降低11.11%~37.37%,羽化率降低11.11%~37.36%。孢子悬浮液处理后对成虫寿命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抑制了雌虫的单雌产卵量,且产卵高峰期都在2 d~3 d。不同浓度孢子悬浮液处理对卵孵化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4感染棒束孢蝉花SLGY-2后斜纹夜蛾体内保护酶活性变化的测定用不同浓度的蝉花SLGY-2孢子悬浮液侵染斜纹夜蛾2龄幼虫,测定其体内保护酶的变化。将斜纹夜蛾2龄幼虫用3个浓度1×10~6个/mL、1×10~7个/mL、1×10~8个/mL的蝉花SLGY-2孢子悬浮液浸渍处理不同时间段,测定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三种保护酶活性。斜纹夜蛾2龄幼虫感染蝉花SLGY-2处理72 h内,随着3个浓度孢子悬液的分生孢子在虫体内萌发、增殖,酶活性变化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且处理浓度越高,酶活力提前达到峰值。孢子悬液浓度在1×10~8个/mL时,虫体内SOD活性在处理16 h时达到最高,为75.98 U/mg,酶的比活力为同期对照组的2.49倍,CAT活性为88.46 U/mg;处理24 h时,POD活性为7.56 U/mg,3种酶活性的值都大于前两个浓度,且与同期对照处理结果差异显著。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在抵御蝉花SLGY-2侵染过程时,虫体内3种保护酶均做出了应激反应,且随着菌株孢子浓度增加,酶活性逐渐上升,但最终表现为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