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特征、结构、行为及目标研究

来源 :武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onyj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被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ed)和哈默(Hamel.G.)提出,自此对于企业竞争力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企业竞争力理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国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提出了许多具有价值的竞争力理论。但是伴随着企业实践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国际市场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它们之间的竞争已摆脱了过去那种单纯的技术、人、财、物的较量模式,从而转向了多维的、多层次的、全方位的竞争模式。面对这样的竞争环境,企业的生存将会变得越来越艰难。有些企业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在这样环境下,企业急需能够寻找到一种能够快速反映市场变化,并且随时根据市场任务进行重构的动态的竞争力系统,以单个或群体的内部变化来响应外部要求。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理论才被提出来。   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的概念是柯昌英教授等人于2006年提出的。它是应允实践的呼吁而诞生的,它的出现是实践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企业可重构竞争力与传统竞争力概念的基本思路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从组织论的观点来看,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是由竞争能力元素组成的动态和谐组合体,它具有动态的系统组织结构。在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中,只有基本竞争单元是客观存在的,其它各级竞争单元只是基本竞争单元的概括或抽象,它们只是在任务的驱动下形成基本竞争单元一段时间的聚集。因此,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应该是以任务为目标的基本竞争单元的集合。   二、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是一种以能够快速地、高质量地响应市场难以预测的频繁变化为根本目的的企业本领。它要求企业系统必须具备敏捷性。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理论的核心本质就是强调企业系统的敏捷性。当然,这种敏捷性和企业许多因素有关。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企业资源的敏捷性程度。当企业资源能够很好的在市场任务的驱动下实现自我协调、自我组织的功能时,那么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就可以很好的为企业服务;反之,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就不可能实现。综上所述,这种敏捷性的最终目标是克服内外环境中的不确定性、高冲击性及复杂性的增加,并通过自组织在混沌中建立秩序。   三、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必须具备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发挥效用的前提条件。现代企业都必须要求有完善的组织结构、合理的组织制度以及组织文化等等。但是这些都必须要以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实现。同样,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也要求有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良好运行的基础条件。因此,企业必须拥有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才有可能实现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的运用。   正是因为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理论具备上述特点,它才能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从而满足企业当前竞争的需要。因此,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理论的出现是实践的必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理论自诞生以来,它已经过了好几年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已取得了许多的研究成果。例如:单伟伟在2006年提出了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2008年6月,又提出了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的灰色数学评价模型;2008年10月,还提出了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的层次分析模型;2009年,张明星等对企业可重构竞争能力的重构动因、过程及方法进行了探讨;2009年,肖敏慧等对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的重构性质进行了分析等等。这些研究成果是对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理论的很好延续和发展。然而,理论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理论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与研究。基于此,为了更进一步完善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理论,较好的把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理论的实用性。本次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本次研究主要侧重对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组织特征进行分析,以便企业更好的认识和理解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的本质,从而为实践增添理论基础。不仅如此,本次研究还把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特征与系统竞争单元紧密结合起来,站在各级竞争单元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的组织特征。这样的分析方式也是本次研究的重要特色之一。   二、本次研究还从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的组织特征出发分析了各竞争单元的基本能力属性,并且构建了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的组织特征模型,以此来确定各竞争单元竞争能力的强弱程度及其对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的影响程度。这旨在揭示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的内部运行机制,为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理论的实用提供理论基础。   本次研究还运用博弈论原理对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及其竞争单元的行为、目标进行了分析,旨在让企业利用支付函数来对竞争单元(参与人)行为进行调控,以此来减少系统竞争单元目标的异化,最终实现企业所有竞争单元满意的、可持续性的分配,使企业效用达到最大化。同时在研究中我们还注意到:目标异化是妨碍系统和谐性的最大障碍之一,且力争最终实现所有竞争单元都获得满意支付和分配是减弱其系统竞争目标异化的很好方法之一。   本次研究是对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理论的完善与发展,也是对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理论实用性的进一步论证。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利于现代企业认识和运用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理论,使其明白当今企业竞争的方向,从而为其企业下一步的竞争奠定基础。当然,本次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在本次研究中,由于涉及数学理论、博弈理论等多学科知识,因此在数学的术语及公式的表达方面会存在一些出入,存在不规范的地方。对于这点,本人会在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特征下一步研究中不断补充和完善,也希望专家给予一定的批评和指正。   二、在组织特征研究中,对组织特征和组织单元能力之间关系的描述不够深入,也即是对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组织特征和竞争单元之间竞争能力因子之间关系分析不够宽泛,不能从更深的理论层次去总结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的组织特性。这主要源于本人知识水平有限,不能站在更高的理论水平来研究这个问题。对于这点,我希望通过今后努力的学习和不断研究,在实践中慢慢的弄明白,也希望各位专家能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本次研究虽然存在上述两点缺陷,但是它对于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理论的发展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它进一步缩短了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为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理论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无论如何,为了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理论能在实践中早日应用,我希望后来之秀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理论,使其为现代企业竞争提供竞争方向,使其为现代企业竞争所服务。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当前供应链企业面临着微妙的形势,在充满不确定性的需求和环境中迅速地提高顾客满意度和产品顾客化水平,这就需要增强供应链的敏捷性。现有研究表明,作为
在我国,中小企业占据了经济体制的重要地位:一方面,其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另一方面,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不可或缺性也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肯定。但是,我国中小企业深受融资困难、管理不
摘 要:以1000kV特高压安吉站仿真教学系统开发为例,介绍如何根据特高压变电站一、二次电气设备机构,确定仿真系统开发的电气设备仿真范围、系统仿真模式、实际教学内容及实现方式,阐述特高压智能变电站站控层、间隔层和一次电气主设备的仿真设计需求。这些内容不但能作为特高压智能变电站仿真系统的开发目标和测试标准,而且也可用于设计特高压集控站的仿真教学系统。  关键词:特高压变电站;智能变电站;仿真教学系统
火电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脱硝反应器过程复杂多变,采用机理建模的SCR脱硝反应器出口NOx质量浓度预测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基于火电厂的历史运行数据,将主成分分析(PCA
摘 要:截止到2015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6万km以上,这些轨道交通线路几乎覆盖了我国大多数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来看,城市轨道交通对其经过的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小觑的影响。本文就从城市轨道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理论联系出发,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以期为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轨道;交通;区域;经济;相
一,毕业生作品整体而言雷同化且缺乏原创性二,现行艺术教育模式在启迪创造力方面的有效性我们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对新鲜艺术和现代观念反应敏锐是好事。但大部分学生毕业创
摘 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口径宽,设计范围广泛,为了培养该专业应用型、专业实践人才,采取相关的实践教学理念和教学课程是毋庸置疑、至关重要的。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本文探索、研究了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及其主要模块,以及对培养相关专业实践性人才的应用方式,力求满足现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高素质、高能力、实践型”需求导向。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价值  在人才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贯彻民主集中制卢先福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永远不能丢。但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民主集中制的贯彻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需
摘 要:严峻的世界安全形势,对飞行安全提出了新的重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航空情报搜集与研判,对确保飞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航空情报与飞行安全之间的关系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加强航空情报保障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航空;情报;飞行;安全  航空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方式,具有飞行速度快、受地面影响较小等优势,被经常穿梭于各国的商旅人士作为首选交通方式。近年
摘 要:在能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清洁、优质的电能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在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能计量是电网核算的依据,关系到供电方、用电方的利益,必须保证准确、可靠。本文主要针对电能计量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有效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能计量;计量误差;计量精度  1 电能计量常见问题分析  1.1 电能计量误差  对于电能计量装置来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计量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