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偏差是指“有问题的、错误的、不良的观念或想法,这种观念或想法会导致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往产生问题,造成不适应的情况,甚至会导致情绪障碍”。这个概念与非理性信念和认知偏误概念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从结果的角度,而不是消极情绪的角度来进行定义的。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产生情绪问题是认知偏差会导致的结果之一,但却不是必然结果。当前中小学生认知偏差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其中问题最严重的两个因素是“过度完美”和“苛求善待”。对中小学生的认知偏差进行深入的研究,以生态心理学的观点来思考形成中小学生认知偏差的生态系统,了解其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认知偏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揭示出导致中小学生认知偏差的部分原因,将对我们认识现阶段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发展、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研究得到的成果对实际的心理咨询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乃至学生的学业指导等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对防止和克服行为偏差也会有积极作用。本研究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进行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倪婕编制的《中小学生认知调查问卷》进行中小学生认知偏差的调查。最终参加了2份问卷调查并且有效的被试共443人。为了比较家庭教养方式得分高的学生和得分低的学生在认知偏差总分及其各因素上有无显著性差异,并且,是否与年龄和性别存在交互作用,本研究采用了单因变量的方差分析。单因变量的方差分析的统计结果表明:1、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过度完美”、“消极态度”、“获得关注”及“问卷总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与性别或年龄也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维护自我”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并且,与年龄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小学生受到的影响更大。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苛求善待”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这一结果与年龄产生显著的交互作用,小学生受到的影响更大。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过度完美”、“苛求善待”、“获得关注”和“消极态度”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与性别或年龄也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维护自我”这一认知偏差上存在及其显著的差异,并且,其与年龄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小学生受到的影响更大;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问卷总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这一结果与性别产生显著的交互作用,女生受到的影响更大。2、父亲“惩罚严厉”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维护自我”、“苛求善待”、“过度完美”、“获得关注”和“问卷总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与性别或年龄也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父亲“惩罚严厉”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消极态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并且,其与性别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女生受到的影响更大。母亲“惩罚严厉”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过度完美”、“维护自我”、“获得关注”、“消极态度”和“问卷总分”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与性别或年龄也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母亲“惩罚严厉”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苛求善待”这一认知偏差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这一结果与年龄和性别都产生显著的交互作用,小学生受到的影响更大,女生受到母亲“惩罚严厉”的影响更大;3、父亲“过分干涉”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认知偏差各因素及其总分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与性别或年龄也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母亲“过干涉过保护”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认知偏差各因素及其总分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与性别或年龄也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4、父亲“拒绝否认”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过度完美”、“维护自我”、“获得关注”和“问卷总分”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与性别或年龄也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父亲“拒绝否认”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苛求善待”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这一结果与年龄产生显著的交互作用,小学生受到的影响更大;父亲“拒绝否认”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消极态度”上有显著差异,并且这一结果与年龄或性别并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母亲“拒绝否认”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认知偏差各因素及其总分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与性别或年龄也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5、父亲“过度保护”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认知偏差各因素及其总分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与性别或年龄也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总体而言,家庭教养方式与中小学生的认知偏差存在较密切的关系。这些发现对深入了解中小学生认知偏差的起源及影响因素具有显著的借鉴作用,对实际的心理咨询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