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电信号是心脏活动微弱电信号的综合表现,采集方法简洁方便,具有极强的临床诊断价值。但是当前医疗服务中心电采集、存储和分析诊断由于设施、技术的限制,不能及时有效对心脏健康状态进行全面的监测,进而可能错过良好的诊断和治疗时机,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已应用到医疗健康方面,其中可穿戴监测技术趋于成熟,运动腕环、心率带、智能衣服传感器等可穿戴设备已应用于日常生活。可穿戴心电设备能够更方便、快速的获取存储、发送心电信号数据,提高心电图分析诊断的效率。因此,可穿戴心电监测对人体健康保障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在“互联网+”支撑下,基于心电的综合健康状态监测中的关键问题,重点研究心电信号和人体运动状态变化综合的表达,心电信号数据的处理分析,以及实现基于“互联网+”的心电健康交互平台。通过研究传统心电信号采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适于运动的可穿戴式心电信号采集方案,并解决心电信号数据无线传输的问题。同时通过同步监测人体运动速度和地理位置信息变化,发现有效的人体运动变化情况。从而探究生理性运动和病理性病态引起的心电信号异常的区别,达到监护心脏状态的效果。为了提高心电波形智能化的可分析诊断程度,本文通过分析心电信号噪声,总结出对心电信号的噪声去除和方案,从而使心电信号达到分析诊断的要求;进一步根据心电波形的特点,提出基于窗口阈值的R波自动检测方法,并采用麻省理工学院心律失常数据(MIT-BIH)进行验证分析,证明其正确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最后通过心率变异率分析,绘制NN间期直方图和Lorenz散点图,提供有效的辅助诊断报告,保证整个心电波形分析过程的高效性。在实际的应用中,为了提高心电监测的高效性和医患之间沟通交流程度,本文设计并实现基于“互联网+”的心电健康交互平台。采用自主研发的可穿戴心电采集设备,利用非粘性织物电极提高用户进行心电信号采集时的舒适性,通过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软件,例如QQ,建立了患者与医生之间的病情信息和诊断反馈信息的相互传递,形成从检测到传输存档,再到诊断反馈的完整心电健康交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