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对术后随访的需求与偏好 ——基于离散选择实验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wup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开展一项离散选择实验量化胃癌患者的术后随访需求与偏好,并确定关键属性及相应水平对胃癌患者接受术后随访策略的影响程度,来为优化胃癌患者的术后随访策略提供参考,进而提高患者的随访依从性,预防相应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应用离散选择实验的研究方法,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选取了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共十二家医院调查胃癌患者的术后随访偏好。首先,基于文献回顾、深入访谈、焦点小组讨论和专家咨询,确定了随访属性及相应水平。利用Ngene软件通过高效设计(D-Efficient Design)将属性和水平生成选择集,并将其随机分到四个版本中,以进一步减少被调查者的认知负担。为检验选择一致性和控制研究质量,将每个版本的第二个选择集作为第十个选择集重复纳入。然后,在预调查之后开展正式调查,正式调查以面对面调查为主,线上调查为辅。最终,在Stata15.0软件中,利用混合logit模型量化分析胃癌患者的术后随访偏好。结果:1.本研究共调查了440位胃癌患者,排除无效应答后,分析了376位胃癌患者的术后随访偏好;2.纳入本研究的六个属性对胃癌患者的术后随访偏好都有显著影响。对胃癌患者术后随访偏好影响最大的属性(水平)为“随访全面性——十分全面”(系数:1.995)。“提供者——专科医生”和“提供者——专科护士”分别是最受胃癌患者重视的第二和第三属性水平(系数分别为1.111和0.909);3.费用是唯一对胃癌患者的术后随访偏好存在负性影响的属性(系数:-0.0014019,),但其影响程度不如其他属性;4.支付意愿的结果显示,胃癌术后患者愿意花费1423元来获取内容十分全面的随访。面对面的随访方式对胃癌患者的术后随访偏好影响最小,他们愿为此支付229元;5.在一系列模拟的随访情景下,从单个属性水平变化来看,随访全面性由关注重点变为十分全面对胃癌患者术后随访偏好的影响最大,他们接受该随访方案的概率较接受基线方案的概率增加了76.01%。随访提供者变为专科医生和专科护士对胃癌患者接受随访方案的概率影响接近,分别提高了50.50%和42.55%。对于综合因素而言,“随访内容十分全面+提供者为专科医生+每次随访提供者相同”和“随访内容十分全面+提供者为专科护士+每次随访提供者相同”,则接受随访的概率分别增加了95.82%和94.90%。结论:1.胃癌患者更偏好随访内容十分全面,由专业医护人员提供,费用少,面对面随访与远程随访相结合,连续性好,以并发症的治疗为主要补充服务的术后随访;2.胃癌患者的术后随访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在开发随访属性水平时,除了考虑个体因素,还应考虑国家经济状况、政策背景等;3.花费、全面性、提供者、方法、连续性和补充服务对胃癌患者的术后随访偏好均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不一致,因此,应该将患者偏好与地区特点相结合,因地制宜地综合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患者的随访依从性。
其他文献
药用黄芪(Astragali Radix)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eg.)Hsiao)与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具有利尿、补气、抗癌、提高机体免疫等功效,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目前,随着黄芪在有效成分、品种选育等不同方面的深入
乙偶姻是一种重要的四碳平台式化合物,天然存在于水果或发酵食品中,例如草莓,可可,黄油和白酒食醋等,同时该化合物也是某些微生物分泌的重要代谢产物之一。尽管它主要用作食品添加剂来增强产品的风味,但乙偶姻还可用于改善其他工业产品(如肥皂,洗涤剂和乳液)的香气。菌株Rummeliibacillus sp.TYF-LIM-RU47是课题组从腐败醋样中分离筛选的一株嗜热耐酸野生菌株,将菌株的16s r DNA
甘薯为世界第七大粮食作物,因其具有低成本、高收益、生物产量高等被我国大范围种植。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甘薯生产国,由于种植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大多生长在较为贫瘠的土壤中,对甘薯的产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当前对甘薯抗逆相关的研究迫在眉睫。抗坏血酸(As A)是植物中含量丰富的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是清除活性氧(ROS)的主要贡献者,当植物遭受干旱、盐渍、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时会产生ROS,进而导致氧化损伤
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为木犀科连翘属多年生植物,果实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且在经济及园林观赏等方面有重要价值。连翘为异型花柱植物,分为长花柱(Long morph,L-morph)与短花柱(Short morph,S-morph),相同花型具有自交不亲和的特性。连翘野生抚育和人工栽培时,长花柱与短花柱植株比例不合理,导致产量较低。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是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典型成员。SMV自然寄主范围很窄,主要侵染豆科大豆等,近几年研究者相继发现SMV也可侵染天南星科半夏、菊科白术。为研究病毒基因功能和了解SMV突破寄主范围的侵染机制,本试验以半夏和白术为研究材料,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扩增了SMV白术分离物全长基
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性问题已成为全世界急需解决的难题。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临床依赖性最高的一类抗生素,其滥用导致了耐药菌的出现及广泛传播,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本文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对β-内酰胺类耐药菌进行检测,对其产酶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建立耐药细菌的单细菌拉曼成像技术,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拉曼探针。另外,本文还利用Gap-LCR反应对GmSg-1基因进行了可视化标记和
阐述计算机软件的数据接口,基本设计应用的原则,几种应用模式和实现效果的策略,包括应用程序接口函数模式、文件交换模式、中间数据库模式。
中药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为常用大宗药材,广泛应用于临床配方,具有调节免疫功能、降压和抗心肌缺血等多种药理作用。皂苷为黄芪的主要药效成分,是黄芪诸多健康益处背后的主要生物活性化合物。目前包括皂苷在内的黄芪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合成途径研究较少,因而筛选和鉴定次生代谢候选基因,将有助于解析黄芪主要药效成分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以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
【目的】鼠伤寒沙门菌是一种可感染多种宿主的人兽共患病原微生物,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研究意义。实验室前期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在麝香草酚选择压力下,沙门菌中的一种功能未知因子YbiH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初步验证发现其与细菌致病性关系密切,但YbiH在沙门菌致病过程中发挥何种功能还不清楚,有必要了解清楚其在沙门菌生长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从而为沙门菌污染的控制和沙门菌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营养剥夺可使动物发生营养应激,导致新陈代谢改变甚至紊乱。骨骼肌是动物新陈代谢的主要部位之一,其在营养应激状态下代谢调节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结合在体和离体试验,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鉴定和分析营养应激状态下骨骼肌中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为揭示骨骼肌应对营养应激的代谢调节机制和探讨动物营养应激的调控措施奠定基础。本试验将10只具有相似特征的成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