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事件”与1930年代中国“文学场”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eng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择1933年的“丁玲事件”作为论述的切入口,将其视为一个剖面,以期由此回到“历史现场”,在用文学社会学的方法探讨1930年代文坛生态的同时,追问这一事件“非常态”的背后,新文学在生产、消费、流通等各环节与政治、商业、文化等诸多“非文学”因素发生联系的“常态”机制问题,以这个问题来考察三十年代中国“文学场”是如何建立自身合法性,以及如何被形塑出来。  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引言对“丁玲事件”及其“前史”作一基本梳理,以1931年胡也频遇难,丁玲开始主编《北斗》杂志为缘起,叙述丁玲由“灰”到“红”的身份转变,而此即是她为国民党秘密警察列入逮捕名单之原因。  第一章从报刊等第一手资料入手,考察“丁玲事件”发生后,各方力量(左翼、自由主义、大众舆论)等对此事件的言说。不同地位、背景的个人,如鲁迅、沈从文、胡适等也都从自身立场对此作了反应。其各自的意识形态、亲疏关系、政治立场都从他们的反应中呈现出来。  第二章以良友公司运作丁玲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母亲》成为畅销书为例,讨论新书业与新文学的关系。本章的目的是想从报纸、书籍、出版等方面来看新文学在突发事件中引起的商业市场的反应。  第三章引入“图像”这一重研究视野,考察在此事件的前后,丁玲被运作,被关注的不同与相同处,并进一步扩大视野,观照新文学的整体面貌中,“女性作家”的形象是如何被运作、被塑造、被消费,来讨论新文学内外的性别政治问题。  第四章以文本对勘的方式,考察丁玲的“叙述史”问题,由此观照“官修史”与“个人史”所带来的“写什么”与“怎么写”的差异问题及其背后的“为什么”,看不同的历史是如何被叙述、被建构的。  结语部分谈1934-1936年丁玲被囚居的情况以及外界对她的议论,在对史料的搜集梳理中对论文主体部分做一补充。
其他文献
2014年12月28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协会指导,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厦门市美术馆承办的“多重空间——2014厦门全国工笔画双年展”在厦门市美术馆开幕。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以告别文革、告别历史的方式,重新拥抱“现代性”话语,进入崭新发展时间。三十余年,中国社会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文化,更是有着复
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电压矢量的有源滤波器定频滞环电流控制新方法。该方法用一组滞环比较器判定参考电压矢量所在区域 ,并据此选择适当的两相开关独立地用定频滞环控制技术控
学位
目前国内在建的最大抽水蓄能项目惠州抽水蓄能电站1月10日在南方电网内正式开工建设。 惠州抽水蓄能电站是南方电网内建设的第二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电站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颜之推《颜氏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文章内容厚实,语言流畅,情真意切。此书问世后,被历代士大夫推崇备至,广受欢迎。到了清代赵曦明开始对其作
在原理上对传统“九区图划分法”进行了改进 ,推导出考虑电容器组电压特性的控制量算式 ,对运行状态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 ,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在硬件方面 ,采用了80 C196
反腐倡廉教育是先进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把反腐倡廉教育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