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土地利用中重金属累积赋存特征及长期施用影响模拟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wang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事业蓬勃发展,污水收集及处理率均大幅攀升,对城镇水环境污染防治意义显著。作为污水生物处理的副产物,污水处理中大量污染物最终进入城镇污泥,然而当前我国城镇污泥的卫生安全处理处置进程滞后,绿色低碳处理效果不明显,这不仅造成了经济和能源的损失,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威胁。污泥土地利用作为一种典型的绿色低碳处置措施,在处置大量污泥的同时可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量,是最具前景的污泥最终处理处置路线之一。然而,污泥中含的具有潜在生态风险的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类污染物,会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产生冲击,长期施用后可能导致土壤环境和地下水的污染。本研究对污泥土地利用后不同浓度的Cd、Cu、Zn在土壤中的累积赋存规律及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展开研究,并对污泥多年施用后Cd、Cu、Zn和氮素的累积和迁移进行模拟,以探究污泥土地利用的可行性,为污泥土地利用的合理、安全实行提供理论支撑。为了探究污泥土地利用后重金属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将含有不同浓度Cd、Cu、Zn的消化污泥按照污泥农用标准投加到土壤中,定期检测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土壤理化性质参数及土壤微生物丰度变化。结果表明,污泥投加会明显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的可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其中可交换态Cd、Zn,碳酸盐结合态Cd、Cu、Zn,铁锰水合氧化物结合态Cd、Cu增加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3种重金属在土壤中均会越来越稳定。土壤ORP和TC具有多种相关关系,可以作为污泥土地利用的过程判断依据。环境因子主要对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厚壁菌门微生物影响显著。Cd、Cu、Zn在污泥投加初期对微生物群落影响较为明显,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会渐渐趋于稳定。为了探究重金属和氮素在土壤中的累积和迁移规律,进行了土壤柱淋滤实验,重金属纵向迁移能力表现为Cd>Zn>Cu,其流出率分别为0.048%、0.027%、0.019%,均低于空白组,表明污泥中的重金属更倾向于在土壤中富集。氨氮和硝态氮的平均流出率分别3.649%和12.127%;进水中Cd、Cu、Zn的投加使得出水中硝态氮的流出率分别降低了29.4%、30.7%、40.9%。使用Hydrus软件对重金属和氮素的出水浓度数据进行拟合反演,得到了可靠的吸附与反应参数,R~2均在0.75-0.96之间。氨氮的等温吸附系数比硝态氮高约1-2个数量级,表明硝态氮不易被土壤吸附;重金属的加入在降低硝态氮的吸附系数的同时将提高氨氮和硝态氮的一阶动力学反应常数,表明重金属的存在会加快硝态氮的迁移能力和反应消耗,从而导致硝态氮流出率变低。使用Hydrus-2D对污泥施用2年的浅层土壤和连续施用50年的深层土壤进行了模拟预测,分析了土壤溶液中Cd、Cu、Zn、氨氮、硝态氮的累积和迁移趋势。在污泥施用初期,Cd、Cu、Zn均呈现逐渐下渗的趋势,其在土壤表面累积的最高浓度分别为0.0206 mg/L、3.315 mg/L、6.615 mg/L。土壤中的氨氮会在污泥施用后1年的时间里全部消耗。在污泥持续施用50年间,Cd会持续累积和下渗,Cu、Zn、氨氮和硝态氮均在一个稳定的浓度范围内波动。含高浓度Cd、Cu以及含Zn污泥施用后,土壤的重金属峰值浓度均已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的标准限值。而在1m深度以下,Cu、Zn的浓度均未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2017》的Ⅰ类浓度限值,Cd的浓度未超过Cd的Ⅱ类浓度限值,因此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风险。
其他文献
电化学氧化技术因优异的污染物降解效能、副产物少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关注。然而,在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品及电能消耗是相当可观的,导致电化学氧化处理废水是以消耗稀缺资源为代价,并产生大量的与化学品和电力驱动有关的污染物和废物。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发展及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退化和气候变化两大问题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高效、清洁的可持续性技术成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因此,本课题基于生
学位
典型卤代抗菌剂三氯生TCS和三氯卡班TCC因其难降解性在多种环境介质、动植物体内、甚至人体内被广泛检出,对生物健康、重要元素地球化学循环和微生物抗性基因产生、传播均有显著影响;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重了卤代抗菌剂的生态风险。黑臭水体沉积物作为强疏水性TCS、TCC重要的“源”和“汇”,记录着过去几十年城市卤代抗菌剂的污染情况、降解行为和生态风险,解析其中TCS、TCC赋存和归趋特征极具意义。本文从环
学位
由于不可再生能源持续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研发以废弃污染物为可回收资源的能源转化技术意义重大。微生物燃料电池驱动电芬顿系统(MFC(?)EFs)作为可自我维持的可再生能源转化技术,利用有机废物(如剩余污泥)中的生物质能产生电能并实现原位利用。为了解决MFC(?)EFs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电能转化效率低、降解污染物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实现剩余污泥的有效利用,本研究引入负载了聚苯胺和二氧化锰的碳刷(
学位
本文报道了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的稳定性、保存条件和保存期。稳定性的测定是采用了不同保存条件、不同保存期(月)的二联苗,用抗鸭瘟高免血清或抗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中和掉二联苗中的相应弱毒后,测定剩下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和鸭瘟弱毒(满度)分别对9日龄鸡压的半数致死置(LD60)和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半数感染量(TCID60)来判定二联苗的稳定性.保存期的测定是采用不同保存条件(℃)不同保存
期刊
污泥中富含有机质,采用热解方法对污泥进行处理处置可以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高效地能源回收和充分地资源化利用。然而污泥热解会产生焦油副产物,影响热解工艺运行的连续性、降低资源化和能源化效率。催化裂解法是脱除焦油最有效的方法。近年来,钙钛矿型氧化物因其较高的热稳定性、氧迁移速率和多变的结构特性成为焦油裂解催化剂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多种钙钛矿型氧化物催化剂,以甲苯和萘混合物作为焦油模型
学位
为了提供给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必需的能源,传统化石燃料的开采量迅速增多,这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另外,印染产业的蓬勃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因此,可持续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两大挑战。氢气作为一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利用光催化技术分解水制氢是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制氢工艺之一。但是,使用单一的光催化剂结合太阳能来光催化分解水生产氢气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使用
学位
《认识千米》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一节概念课。引导学生体验千米这个抽象的长度单位并发展千米的量感,建构更加完整的长度单位体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在渐进式的活动中逐步感受1千米的实际长度,建构更加完整的长度单位体系。
期刊
辽河流域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丰富水资源的任务,其水生态健康影响着辽宁省城市发展及经济水平。对辽河流域底泥中重金属进行监测分析和风险评估,有助于全面了解掌握河流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问题,为辽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基础数据与技术支持;同时,河流底泥作为大型底栖动物的直接生境,研究辽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与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之间的响应关系,可以为辽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对推动生态
学位
针对点阵式LED远光灯照明光场调整控制复杂的问题,分析了点阵式LED远光灯的照明需求及其发光特性,基于几何关系建立了点阵式LED远光灯与车辆前照明光场的映射关系,并搭建完整的试验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控制效果准确、实时性好、可靠性强、易于实现。
期刊
甲醛(HCHO)可能在特定浓度范围内影响肿瘤的促进与肺癌,白血病和鼻咽癌密切相关。作为地球大气中最丰富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之一,HCHO在大气光化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HCHO光解产生HOx自由基(OH+HO2),强烈驱动臭氧(O3)的形成。近年来,中国HCHO和O3浓度不断升高,影响大气氧化能力,导致光化学雾霾。对HCHO的时间变化和来源区分,了解O3-NOx-VOC的敏感性对改善空气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