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作为自元代以来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在古代官报发展史和清末民初新闻发展史的空间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清末民初新旧思想和阶级交锋,在北京新闻发展史上体现为两次办报高潮的特征,北京报馆的历史地理分布也呈现出时代特色。文章试图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探讨1815年至1919年5月4日之间北京报馆地理分布格局的变化分期、每个分期的特征和原因、各分期之间的差异和原因,总结出整个时期北京报馆地理分布变化发展的特殊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文章所研究的范围是中国新闻近代史阶段北京地区的刊发的有史实记载的报纸所设报房、报馆。这些报房报馆都在相关的历史资料有涉及设置地点的记录,它们都是近代新闻史中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注重分析报馆的地理分布格局,以新闻史实为基础,在历史地理的内容中体现出与新闻史交叉的特色。文章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815年-1871年北京准许发行的报纸是官报和京报,均系古代报纸的性质,北京地区在新闻史发展进程中体现出了滞后性,其体现在报馆地理分布的特征为聚集于宣南地区,主要原因是清统治者实行严格的内外城制度和舆论控制,根本原因是政治因素。第二部分,1872年-1898年北京报业进入到近代化阶段,外来传教士在崇文门内创办了北京第一张近代化报纸,前一分期的地理分布格局也被打破,内城出现的办报场所。在这一时期,由国人创办的北京第一张国人自办报纸在宣南诞生,随后第一张新式官报也在宣南诞生。这一时期最为显著的特点即北京报馆地理分布突破宣南、突破外城,进入内城。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传教士来京传教,依附于内城的外国使馆聚集区,根本原因是《北京条约》签订之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北京出现了新的强势的政治力量,清朝统治阶级的力量难以抗衡。第三部分,1899年-1912年北京报业的主流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报纸,其次为在京的外国势力创办的报纸,其在地理分布上表现为宣南地区以资产阶级革命派报馆为主,内城集中在内城东区以外人报馆为主。其主要原因是以上两个分期主导因素的延续。第四部分,1913年-1919年5月4日北京在之前两种主流报纸之外出现了学校、学术界创办的报纸,其主要分布在位于内城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高校驻地。这一时期内城报馆和办报地点较快增长成为显著特点。主要原因是民国成立之后,内外城制度取消,民国当局进行了新闻制度改革,学生、学界所代表的新生力量崛起。文章结合运用历史地理和新闻史学的研究方法,在参阅历史文献和新闻史著作的基础之上,确定相关报馆的分布位置,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将有地址可考的报馆数目制作表格,运用区域地理的系列剖面研究方法对北京报馆地理分布按照四个静态横向剖面图首先做静态分析,并绘制各个分期报馆分布图呈现各个时期北京报馆分布格局的特点,然后将这一系列剖面图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贯穿起来做动态的过程分析,总结变化过程的特点和原因。文章立足于北京报馆历史地理研究现状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一、运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以清末民初北京的报馆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地理的视角研究报业史。按照新闻史的发展特点,将整个时期内报馆的分布变化分为四个特征明显的分期,进行静态剖面分析,然后将各个剖面贯穿起来进行动态纵向过程分析,探寻整个过程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原因。二、考证馆址,用分布示意图的方式直观体现各个时期主要报馆分布位置和布局特点。将各个时期报馆或者报房的空间分布通过绘制地图的方法直观的呈现在地图上面,反映整个时间段北京报馆分布演变特点。三、通过对各时期报馆分布变化的特点分析作出结论:这一时期北京报馆分布经历了集中于宣南到突破宣南进入内城的过程,从完全的集中到大分散、小聚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根本原因是不同时期各种影响北京城的政治力量的抗衡。文章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探究清末民初北京报业的发展格局以及影响因素,为北京文化地理和新闻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北京宣南地区的文化产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今后北京媒体产业区域的规划有借鉴意义。文章通过对1815年至1919年北京报馆分布的发展变化特点进行分析,认为这一时期北京报馆分布经历了集中于宣南到突破宣南进入内城的过程,从完全的集中到大分散、小聚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根本原因是不同时期各种影响北京城的政治力量的抗衡。在此基础之上后续研究应该分为两个方向:一、五四运动之后至建国北京报馆的分布格局变化过程及其特点和原因。二、宣南作为北京历史悠久的文化中心,如何继续传承这一区域特色发展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