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erry77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道德评价及其不对称性为中心,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概念的辨析,探寻道德评价及其不对称性的原因(逻辑基础、现实基础),并结合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及德性伦理学等学派特点从多维度、多层次进行综合评判,以指导人们规避道德相对主义、绝对主义陷阱,实现合情、合理的道德评价不对称性。首先,本文第二章《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学理解读》阐述了何为道德评价、何为不对称性以及何为道德评价不对称性?道德评价研究作为伦理学的重要内容与研究领域之一,一直以“对”与“错”、“善”与“恶”的道德评价与争论为中心,围绕着道德评价的对象、标准与方法形成了无数的观点与流派,展开了无尽的思想论战。而从国内伦理学界来看,对道德评价所持的一种代表性观点为,道德评价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标准对自已或他人的行为进行的善恶判断和评论,表明褒贬态度”。道德评价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评价者,即作出道德评价的评价主体;二是评价对象,即接受道德评价的行为和事件;三是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即道德评价如何进行,意为道德评价的依据。而道德评价也具备自身的独特特征:一是主观的普遍性;二是自发性;三是广泛的渗透性。它们直接说明了道德评价的多元性、广泛性,但也直接带来了道德评价的偏颇性、不对称性。具体道德评价中,道德评价以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关系区分为主体性道德评价与客体性道德评价,主体性道德评价是评价者以其自身的品格或行为作为评价对象;客体性道德评价则是评价者对其他人、团体、组织乃至社会作出道德评价,其目的是影响、引导、规范其他人、其他行为者的所作所为以及社会的道德倾向。论文还对何为不对称性做出了讨论,本文认为不对称性是指一方与另一方的不一致性,具体可以区分为:一是从量上区分,可分为某一方与另一方的不一致、某一方与某群体的不一致、某群体与另一群体的不一致、某群体与某一方的不一致;二是从质上区分,可以分为:强性质的不对称性,即两方或多方完全不一致,完全没有任何部分的类似交集;弱性质的不对称性,即两方或多方部分不一致,存在部分的类似交集;三是从类别上区分,可以分为:信息的不对称、语言的不对称、价格的不对称、知识的不对称、评价的不对称、结果的不对称,等等。另外,论文认为,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指:无论是基于评价者、评价对象还是评价标准给出的道德评价结果,都会由于出现自我与他人的不对称、动机与效果的不对称以及情感与理性的不对称造成道德评价整体的不对称性。道德评价不对称性具体可以区分为:基于道德评价主体的不对称性;基于道德评价对象的不对称性以及基于道德评价标准的不对称性。同时,第二章还特别指出了“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绝不等同于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绝对主义”,这是本文始终强调的重要观点。特别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把道德评价不对称性与道德相对主义混为一谈。要真正清晰地理解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就要将其与道德绝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区分开。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与道德绝对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是是否具有唯一性;二是是否具备可争议性;三是是否具有具体差异性。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与道德相对主义的最主要区别在于:一是从道德评价主体来看,道德相对主义者主张道德评价主体逻辑出发点就是“我”,而道德评价不对称性中道德评价主体既有“我”、又有他人的尺度,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二是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来看,道德相对主义者主张道德评价结果都是主观性的,不可能得到普遍性、一般性的评价结果,而道德评价不对称却一方面突出了道德评价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突出了道德普遍性,是二者的统一;三是从合理性来看,道德相对主义不具有评价合理性或合理性不足,而道德评价不对称性中评价结果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其次,道德评价不对称性何以发生呢?本文第三章《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逻辑基础》主要是从元伦理学理论出发,意图找到道德评价不对称性发生的逻辑基础:一是从道德概念维度讨论了道德评价不对称性发生的逻辑基础。主要是通过对道德概念“善”与“正当”的分析来说明其与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关系;二是从道德判断维度讨论了道德评价不对称性发生的逻辑基础。主要是从道德判断的真假性、道德判断的普遍性以及道德评价的合理性等三个方面来论述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何以发生;三是从道德推理维度讨论了道德评价不对称性发生的逻辑基础。主要是从演绎式推理模式、归纳推理模式、直接推理模式、类比推理模式等四个方面来具体论述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何以发生。接着,本文第四章《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现实基础》具体讨论了导致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三个方面的现实因素:一是评价者,也即评价主体的观念、能力、情感等对道德评价不对称性发生的影响;二是评价对象,也即评价对象的清晰性、亲疏性、归属性、复杂性等对道德评价不对称性发生的影响;三是社会文化,也即社会风俗、社会舆论、社会价值标准、道德境遇及道德运气等对道德评价不对称性发生的影响。最后,本文第五章《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评判》要解决的是道德评价不对称性何以展开的问题:一是要确保评价尺度科学性、准确性、合目的性。首先,道德评价的科学性指道德评价要按照科学的、规范的程序操作;其次,道德评价的准确性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把握,其一要求评价者(主体)要正确把握评价对象的组成、性质、内涵、类型、规律等内容和组成,另一方面要求评价主体对进行评价活动时所依据的评价标准与评价依据作出正确、客观地认识与理解。再次,道德评价的合目的性是性是指对评价对象特别是对行为者的评价要以人性为前提,尊重人格,把道德行为者的尊严和人格作为目的,而不仅仅作为手段,应重视道德行为、人品、德性的统一。二是要确保道德评价方式的合情、合理性,具体又可以分为自我道德评价合情、合理性和社会道德评价合情、合理性。要做到自我道德评价合情、合理性,首先,要选择用合理的道德评价标准,保持评价中立。其次,在道德的自我评价中,应发挥“良心”的作用。再次,应该努力培养评价者的道德信念、责任感和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而要做到社会道德评价的合情、合理性,首先,应该站在社会公众的立场进行评价。其次,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再次,增大评价的明晰度和公正度。第四,对评价结果有一定的补救措施;最后,是道德评价要注意动机、态度、手段、目的及效果的全面结合;三是要确保道德评价结论的合情、合理性。主要要做到:首先,道德评价主体、对象、标准与评价结论的关联统一性;其次,对道德评价结论的检验及修正;最后,对评价结论的完善。对道德评价结论的修正,其过程可以视为一方面把原先的评价作为客体再次进行评价,同时,以此再评价的过程使得原先的评价结论更为合情、合理,更为完善。总而言之,为了保证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合情、合理性,我们需要考虑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的合理因素,如合理的评价标准、大量的评价信息、评价主体的评价能力、评价内容的恰当性,等等。
其他文献
休闲渔业旅游在我国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本文从旅游业角度,第一次对休闲渔业旅游概念、类型以及发展休闲渔业旅游的意义进行探讨。
<正>1995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总书记心系人民健康”的重要报导。主要内容是江泽民总书记看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关于哈尔滨市生猪屠宰市场管理混乱、个体屠宰
<正>数字影像与高科技的不断结合与发展,无论从质量、冲击力甚至趣味性上都不断挑战着观众的视觉神经,在纪录片、大型活动转播、体育比赛等节目类型中"时光飞逝"、"子弹时间"
储罐的清罐和检维修作业是确保油品正常储输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清罐过程的简述,识别出了人的行为、物的状态、资质票证和环境等方面的危害因素,如何将清罐检维修作业程序化、
文章以湖南省十家大中型企业251名员工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包括变革型领导、组织公平、组织政治知觉和组织信任在内的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探讨变革型领导对员工
早在 1938年的中共六届六中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
紫皮石斛是云南省保山、德宏、临沧、思茅等广大山区农民最熟悉的产于林下的石斛药材,也是浙江乐清市等地不少药商争相购作“枫斗”的原料;云南紫皮石斛,为浙江乐清市药商撑起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车越来越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智能车技术研究中,对环境的感知一直是一项比较重要的研究技术。由于智能车行驶环境的复杂性,采用单传感器来感知已不
公路路基是承受汽车荷载及路面受力的基础,其施工质量好坏,关系到整个公路使用寿命。特别是在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方面,路基填土高度非常高的情况下,路基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