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心汤抗内毒素有效组分与吸收动力学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hen76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泻心汤为记载于《金匮要略》的经典名方,由大黄、黄连和黄芩三味药组成,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等功效,近代临床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内毒素(endotoxin)介导的炎症过程有密切关系,并且内毒素与中医“热毒”、“疫毒”有密切联系,因而中医临床治则基本遵循“清下并用,扶正祛邪”的原则。然而,现有泻心汤研究较少从有效组分的角度,深入研究其清热解毒与抗内毒素作用相关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本文紧密结合中医药理论,选择泻心汤抗内毒素有效组分为切入点,开展如下实验研究: 1.泻心汤抗内毒素有效组分(EFX)的确定 对泻心汤各拆方组进行了多项抗内毒素活性的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各拆方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抗内毒素作用,其中大黄-黄芩药对活性优于原方及其它各拆方组。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药对不同溶剂提取部位中,以正丁醇部位活性较优。结合化学预试,该部位主要含大黄蒽醌和黄芩黄酮,因此确定二者为泻心汤抗内毒素的主要有效组分。 分别提取分离得到了大黄蒽醌和黄芩黄酮,进行了二者的配比研究。大黄蒽醌和黄芩黄酮以一定的比例组方,进行配伍配比筛选试验,进一步确定了泻心汤抗内毒素最佳有效组分(EFX)。 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对EFX进行了指纹图谱初步研究,确认了各主要色谱峰,并为该有效组分建立了定性定量的质量控制方法。 2.EFX的吸收动力学研究 为进一步阐明EFX配伍的增效机制,从药物动力学角度比较了配伍前后有效组分中黄芩苷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建立了两种门静脉吸收动力学的药物动力学模型,测定了黄芩苷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对相关参数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配伍能提高黄芩苷在门静脉的血浆药物浓度,显著增加其吸收的程度。这为大黄黄芩配伍的合理性提供了证据,并对黄芩与大黄配伍后,药理作用的显著增加进行了药物吸收机制探索。 综上所述,本文进行泻心汤抗内毒素有效组分及吸收动力学作用机理研究,为进一步阐明泻心汤抗内毒素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紫外线(6.16mJ/cm~2)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胸腺淋巴细胞辐射损伤的病理模型,着重从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探讨扇贝多肽(PCF)对紫外线辐射损伤的小鼠胸腺淋巴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MTT法检测胸腺淋巴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Fluo-3-AM荧光染色测定细胞内游离[Ca~(2+)]_I的变化;Rhodamine 123荧光染色测定线粒体膜电位(△ψ_M)的改变;免疫细胞化
期刊
N-乙酰胺基-4-乙烯基吡啶聚合物(PAVP),是季铵盐类抗菌剂中的一种。季铵盐类抗菌剂灭菌效果好,毒性低,且无味无刺激性,是一类具有广阔前景的抗菌材料。我们研究的PAVP由于其吡啶N上的酰胺侧链可被酶性或非酶性降解,因此其对环境和生物体的毒性要比一般的季铵盐类抗菌剂更低。我们合成了一系列PAVP,并着重研究了PAVP的构效关系。文中采用两步合成法,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得到了一系列季铵化程度不同的P
Repetitive processes are a distinct class of 2D systems of both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interest.The robust H-infinity control problem for uncertain stochastic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