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子溅射技术的硅纳米圆锥阵列的可控制备及其场发射和防反射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w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纳米圆锥结构具有独特的几何形貌、非常优异的场发射性能和防反射性能及其机械性能,在微电子器件、平板显示器场发射阵列、太阳能电池防反射表面、LED光源增透层和高频器件等领域具有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也可以作为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扫描探针。如果能够在低温条件下采用较低成本而且简单的方法实现大面积高密度硅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就能调控硅纳米结构的场发射性能和抗反射性能,为此类材料商业化生产的最优化条件和场发射器件和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本论文结合模板法采用Ar离子溅射技术,开展了硅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其场发射和防反射性能的研究。涉及到的模板有无定形碳和金刚石薄膜。以无定形碳为模板制备硅纳米结构解决了制备中的形貌可控生长的问题,以超薄金刚石薄膜为掩膜制备硅纳米圆锥解决了纳米圆锥大面积、高密度、尺寸和锥角可控性问题,同时研究了硅纳米圆锥阵列的场发射和防反射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在Ar离子束室温倾角溅射条件下,以不同厚度碳膜作为模板可以控制形成硅纳米圆锥的表面形貌。随着碳膜厚度从50-60nm、200-300nm、700-800nm增加到1.5微米,制备的硅纳米结构的表面形貌由较光滑平整的表面波纹结构、粗糙的表面波纹形貌、分布密度较高的硅纳米圆锥的表面波纹形貌变到密度为~1.2×109/cm2的硅纳米圆锥阵列,实现了硅纳米结构形貌的可控生长。在Ar离子束室温倾角溅射条件下,以超薄金刚石为模板实现了硅纳米圆锥阵列的可控制备。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硅纳米圆锥密度由掩膜的金刚石薄膜颗粒密度控制,同时硅纳米圆锥的长径比可由离子束的入射倾角调控,随着入射倾角由30°增大到75°,制备的硅纳米圆锥锥角由73°减小到23°、其长径比从500 nm/360 nm增大到2400 nm/600 nm。硅纳米圆锥阵列的场发射性能研究表明硅纳米圆锥阵列具有良好的场发射性能,开启电场为2.4 V/μm,和碳纳米管和纳米纤维的场发射性能相当。硅纳米圆锥阵列的光学性能研究表明硅纳米圆锥阵列具有良好的防反射性能,反射率可达到10%。
其他文献
本实验工作是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第二测量厅原子物理实验平台上完成。本工作采用能量为20-50MeV的高电荷态O5+离子去轰击Au,测量了不同能量下
微纳米材料和结构具有其区别于块体材料的光学特性。近年来,对基于微纳米材料和结构的新型光子器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应用传统的单光束Z扫描技术从理
Si(111)-√3×√3Ag表面因其低电导率以及表面自由电子的存在,常被用作生长纳米结构的衬底。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了Si(111)-√3×√3 Ag表面的各种性
学位
学位
研究柱状固体分层介质中导波的传播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如重大工程中为防止山体滑坡和岩石基础破碎而大量使用的锚杆,如何采用声学方法对锚杆的锚固质量进行无损检测就是一个柱状
学位
学位
光敏剂的光漂白是光动力反应中的一个伴随过程,是指光照造成光敏剂吸收光的能力和荧光效率减弱的现象。光敏剂分子与光相互作用不但发生光敏化反应,也可与光敏化反应中生成的单
水分子受限在纳米尺度的孔道中表现出与宏观体相水(bulk water)不一样的性质,其具体微观运动规律与机制引起了广泛的兴趣。例如,实验表明水分子在纳米碳管道中的流速比宏观流体
本论文用重离子在室温下辐照Fe/Cu(Si/Fe(10nm)/[Cu(2.5nm)/Fe(2.5nm)]8/Cu(5nm)、Si/Fe(10nm)/[Cu(4nm)/Fe(4nm)]5(8)/Cu(4nm)、Si/[Fe(10nm)/Cu(10nm)]5)和Fe/Nb(Si/[Fe(10
论文介绍了超重充气谱仪的基本原理及此类装置的同际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超重谱仪充气段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描述。本工作采用离线和在线的方法对超重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