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原位力学平台的鹿角骨微纳米力学行为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ao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和鹿角骨都是由胶原蛋白、矿物、水和非胶原蛋白组成的具有多级分层结构的复合材料,两者皆为骨类材料的一部分。不同的是,鹿角骨的胶原和水的含量较多而矿物含量较少,从而使得鹿角骨更具韧性,因此鹿角骨是用来探究骨韧化机理的理想的骨类材料。在骨韧化机理的研究中,匹配骨的各级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骨力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尤其是在微纳米尺度上,对骨的结构单元与力学之间的匹配研究,对揭示骨具有优异韧性、深入理解疾病引起的骨力学性能的下降,以及仿生结构材料的构建具有深远意义。目前,对于骨微纳米力学行为的原位研究主要有联用X射线衍射与原位力学测试以及计算机模拟等方法,这些方法使得我们对骨的增韧机理有了深刻的理解。然而,对于骨微纳米力学行为的直观原位表征数据却鲜有报导。为了进一步了解骨在应力状态下的微纳米力学行为信息,本文联用微型原位力学试验系统与原子力显微镜搭建成新型原位力学平台,对骨的微纳米增韧机理进行可视化表征,匹配宏观力学与骨微纳米力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首先联用微型原位力学试验系统与原子力显微镜搭建成新型原位力学平台,该平台成像最大尺寸可以观察到骨的层板状结构,最小能够观察到胶原微纤维的D-周期结构。同时,平台能够对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样品进行原位成像,获得与宏观应力应变相匹配的骨的微纳米力学行为信息。利用该平台对鹿角骨试样进行循环拉伸力学性能的量化,并对不同应变状态的拉伸试样与脱矿试样进行原位成像,成功观察到骨中的可逆与不可逆的纳米形貌变化并探究了胶原微纤维的特征D-周期与宏观应变的关系。骨中水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骨的力学性能也随之下降。为探究水对骨的增韧作用机制,利用该平台对含水骨和脱水骨的微纳米裂纹扩展过程进行原位追踪,首次实时观察到含水骨中矿化胶原微纤维从产生桥接到发生断裂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含水骨中,胶原相与矿物相之间以及矿化胶原微纤维之间的含水界面,能够有效促进两相之间以及矿化胶原微纤维之间的滑移,为骨提供优异的韧性。而脱水骨中的脱水界面导致矿化胶原微纤维在较低应变下直接断裂,矿化胶原微纤维之间相互滑移的增韧机理失效,骨的韧性显著下降。本研究有效探究了骨的基本组分——水,对骨增韧作用机制的影响,为与疾病和年龄相关骨的韧性下降的研究提供了借鉴意义,为探究骨的基本组分在骨中所起到的增韧作用机制提供了方法指导。
其他文献
时间2022年4月19日从补充阅读到闭环评奖2011年4月底,我接到河北省作家协会的通知,说要推荐我担任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紧接着,我收到了中国作家协会发来的正式邀请函。来函要求评委按照参评作品名单自行购买作品,并开始阅读。也就是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选工作自当年5月已实质性地开始了。经资格审查后,又有两部作品退出评选,因此这次参评的作品有170余部。我在大学是专门讲授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又主要
期刊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安全意识在不断的提高。传统的基于标志物的身份认证系统和基于记忆和知识的身份认证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安全性的需求。近些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蓬勃发展,生物特征识别领域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因为其高安全性,高用户友好度,得到了包括出入境管理、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高安全需求场合的认可和应用。本文所研究的视频手势认证技术是一
人机共融已经成为未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与协作机器人相比,传统工业机器人市场保有量巨大,但不具备人机协作能力,实现工业机器人与人在同一物理环境中协同作业,将释放大量生产力。使用额外的传感器可以使传统工业机器人获得感知能力,提高人机协作水平,但由于高性能传感器成本普遍较高,基于机器人自身传感器实现人机协作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基于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工业机器人无额外传感器实现碰撞检测和安全反应的方法
微相分离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嵌段聚合物体系中的现象,某些嵌段聚合物发生微相分离时能形成有序的结构,这些结构处于纳米尺度,能广泛应用于微孔膜、纳米材料合成、生物载药等领域。本文通过耗散粒子动力学(Dissipative particle dynamics,DPD)模拟研究了不同嵌段聚合物微相分离用于合成各种纳米材料的过程和机理。首先通过DPD模拟了Pluronic(PEOPPOPEO,聚环氧乙烷-聚环氧
软开关变换器具有功率密度高、集成度高、小型轻量化等特点,因而在航天航空、无线通信、计算机、电动汽车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尤其是准谐振类软开关变换器,因具有闭环控制设计相对简单、可靠性较高等优势,而成为电力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由于准谐振开关变换器工作频率较高、运行模态较多,传统的基于状态空间平均的建模方法不再实用。基于此,本文针对准谐振开关变换器的谐振网络和滤波环节具有不同时间常数的特点,提
台风常年袭击我国东南沿海地带,广东省作为华南地区多年来受台风袭击最频繁的省份之一,每年因此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而受损的园林树木作为其中一项,不仅给城市绿化工作的清理和维护带来严重困扰,也给城市交通和公共安全带来不良影响。快速城市化导致城市规模剧增、建筑密度加大而高度提升。随着对城市微气候问题认识的深入,人们意识到城市空间与城市风环境品质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城市风环境的研究多关注于空气质量、环境
广东近代以华侨为主体创办了三条铁路,其中新宁铁路覆盖的地区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新宁铁路从开通到损毁的三十年,正是台山墟镇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台山地区的墟镇近代化建设在该时期完成,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了巨大的提升。随着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新宁铁路沿线有一大批墟镇迅速发展繁荣,大量中西合璧的建筑遍布城乡,为研究五邑地区墟镇建设提供了样本,也为研究岭南近代化进程提供了借鉴。本文首先以台山
在上下班高峰、节假日出行及大型活动期间,容易出现局部区域下人群多于密集的情况,因而产生一系列问题,如:群众情绪失控,拥挤踩踏,紧急情况下很难疏散等。人群计数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但是由于在非限定拍摄场景下人群表现为各种复杂的特征,例如行人之间严重的遮挡,周围环境的干扰,人群分布不均,很大的尺寸和视角变化等,人群计数问题依然难以很好的解决。随着硬件计算能力的升和深度神经网络的发展,人群
MRI引导的放射治疗(MRIg RT)技术是当前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旨在实现仅使用MRI制定整个放疗计划。MRI具有软组织成像清晰,扫描过程无辐射等优势,但由于其缺乏计算放射剂量分布所需的CT电子密度,因此如何基于MRI生成适用于临床剂量计算的伪CT是实现MRIg RT技术的研究关键。目前研究人员已将自然图像的风格迁移技术应用于伪CT生成任务,但大多数现有方法依赖于充足的实验数据,同时转换过程中容
本文针对现有聚乙烯醇/硼砂基水凝胶无法兼有强度与自愈性能,受损后功能缺失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硼酯键与氢键共同作用的自愈机制。采用“一步法”将2-甲基-2-丙烯酰胺丙磺酸钠单体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引入聚乙烯醇/硼砂交联网络中,利用硼砂和聚乙烯醇形成的动态交联以及2-甲基-2-丙烯酰胺丙磺酸钠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聚合物链之间大量的氢键解决了水凝胶机械性能和自愈性能的矛盾。制备得到的聚乙烯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