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 PPH)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2],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在分娩总数中,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2%-3%[1]。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1400万妇女发生产后出血,在每年52.9万例孕产妇死亡病例中,产后出血占25%-30%[5-6]。产后出血在不同地区的发生率也不同,在北美只有2%-6%,在亚洲和非洲的发生率高达10.45%[27]。产后出血目前在我国居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同时在妇产科的医患纠纷中占据主要原因。产后出血的发生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最常见的就是子宫切除,给产妇造成很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还会导致DIC的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给产妇和其家庭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是目前产科亟待解决的问题。医务人员要对产后出血的原因和相关危险因素深入了解,针对病因及时进行临床处理,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和其并发症,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总结产后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降低产后出血率的治疗和预防的方法。资料与方法:收集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7112人,其中确诊为产后出血的有102例,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43%。其中剖宫产80人,经阴道分娩22人;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43岁;出血量最少500ml,最多4000ml。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从相关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记录。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采用χ2检验方法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为:(1)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占55.88%,位居产后出血原因的首位;(2)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占41.17%;在产后出血原因中位居第二,胎盘因素主要有胎盘植入、前置胎盘、胎盘粘连等;(3)软产道裂伤所致产后出血占1.96%;(4)凝血功能障碍所致产后出血占0.98%,本资料中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2.产后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有:(1)分娩方式:在收集的7112例产妇中,剖宫产分娩的有4017人,其中产后出血80人,出血率为1.99%;自然分娩的有3095人,其中产后出血22人,出血率为0.71%。剖宫产组和自然分娩组进行比较分析,应用χ2检验的方法,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组比自然分娩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2)高龄初产:在收集的7112例产妇中,高龄初产的产妇有44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者6例,产后出血率为13.63%;适龄分娩的产妇7068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的96例,产后出血率为1.36%。高龄产妇组和适龄分娩组进行比较分析,因为其中一个单元格理论频数小于5,所以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龄产妇组产后出血率高。(3)巨大儿:在收集的7112例产妇中,是巨大儿者有89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者9例,产后出血率为10.11%;正常胎儿者7023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的93例,产后出血率为1.32%。巨大儿组和正常胎儿组进行比较分析,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巨大儿组产后出血率高。(4)双胎妊娠:在分娩的7112例产妇中,双胎妊娠者有123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者10例,产后出血率为8.13%;单胎妊娠者6989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的92例,产后出血率为1.32%。双胎组和单胎组进行比较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双胎组产后出血率高。(5)前置胎盘:在分娩的7112例产妇中,是前置胎盘者有129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者12例;非前置胎盘者6983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的有90例。·前置胎盘组和非前置胎盘组进行比较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前置胎盘组产后出血率高。(6)妊娠期高血压:在分娩的7112例产妇中,是妊娠期高血压者有189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者9例,产后出血率为4.76%;正常血压者6923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的有93例,产后出血率为1.34%。妊娠期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进行比较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妊娠期高血压组产后出血率高。(7)其他相关因素:有人流史的孕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37人,占产后出血的36.27%;妊娠合并贫血的孕产妇6例,占产后出血的5.88%;妊娠合并胎位异常者发生产后出血者9例,占产后出血的8.82%;妊娠期羊水过多者发生产后出血者6例,占产后出血的5.88%;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6例,占产后出血的5.88%。3.产后出血的治疗:(1)一般治疗:在分娩过程中,一旦发现出血量增多,立即行按摩子宫、使用缩宫素、欣母沛、安列克、米索前列醇等治疗。在本资料中有63例经过一般治疗达到止血目的。(2)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手术中,经过一般治疗没有达到止血目的的立刻行B-Lynch缝合术,有21例成功止血。(3)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分娩结束以后密切观察,如果发现继续有大量出血的情况发生时,要及时送往介入室进行介入治疗,此方法达到止血目的的有14例。(4)子宫切除:经以上方法效果都不佳者行子宫切除术者4例。4.产后出血的预防:在分娩的7112例产妇中,有6998人进行系统的围产保健,发生产后出血的有97人,产后出血率为1.39%;未进行围产保健的孕产妇有114人,发生产后出血的有5人,产后出血率为4.39%。有围产保健组和无围产保健组进行比较分析,因为其中一个单元格理论频数小于5,所以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围产保健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结论:1.产后出血是有多种原因导致的,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2.与产后出血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分娩方式、高龄初产、前置胎盘、巨大儿、双胎妊娠、人流史、妊娠合并症等。3. B-Lynch缝合术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能够有效地治疗产后出血。4.产前、产时、产后的预防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及其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