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手”的认知语义分析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b357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实世界中,人们无时无刻都在同自身、人和万物产生互动。因此,我们所形成的概念、范畴、推理和思考都与我们的身体体验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凭借身体理解客观世界,从而构建一些概念,这个过程称作概念化。概念化是一种思维过程。隐喻和转喻都属于概念化,也与思维相关。手是我们身体很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很多功能。我们每天都会用手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所以手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有关“手”的语义也在不断延伸。于是,有不少研究者开始关注“手”的隐喻义研究,其中大部分都是英汉对比研究,几乎没有基于语料库对汉语“手”进行深入的分析。有鉴于此,本文在北京大学语料库关于“手”语料收集的基础上,从认知隐转喻的视角分析汉语“手”的语义。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手”的语义延伸,即隐喻和转喻概念的形成都是基于“手”的基本概念,而这些基本概念的形成归因于我们与外界和自身的互动体验。(2)在隐喻概念中,MEANS IS SHOU隐喻概念占的比例最大,达到34.9%,它是由基本概念SHOU CAN DO THINGS延伸出来的,这表明手的语义延伸与该基本概念关联性最强,该概念对“手”的语义延伸影响最大。(3)在“手”和不同的词语搭配组成的语义种类中,“动词+shou”组合下的隐喻概念最多,五个隐喻概念分别是STOP DOING SOMETHING IS SHOU,START DOING THINGS IS SHOU,ASSISTANCE IS SHOU,PARTICIPATION IS SHOU,SOMETHING EASY IS SHOU,说明动词和“手”的搭配更容易产生语义的延伸。但是,“shou+名词”组合的语料最多,有1314个,比例达到43.8%,说明“手”和名词搭配在一起的用法在人们的生活中更常见。(4)在“手”的语义延伸中,发现所使用的隐喻概念比转喻概念多,隐喻概念有13个,转喻概念有2个。这表明,隐喻思维模式在“手”的语义延伸中所起的作用更大。由于个人的研究精力有限,因此,在语料数量方面有些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建立更大的语料库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本研究能为相关的隐喻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佛家生命观认为众生平等,应当充分尊重世间万物生存的权利;道家生命观认为生命为第一位,而万物生息应顺应着“道”发展。“佛家和道家生命观均对万物生命从平等的角度思考,同
国家政权与青年群体的关系及对青年问题的处理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维持持久发展不可忽视的重大议题。各国依据本国国情制定各不相同的青年政策以维护国家政治的稳定。但由于政
图的染色问题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因为染色的规则和对象不同,图的染色理论也日益丰富.在本论文中我们主要研究图的无圈全染色和无圈边染色问题.如果φ是图G的一
19世纪中下叶至20世纪最初十年,是泰国饱受西方列强欺凌、历经磨难的时期,也是泰国直面西方列强、特别是英法两国殖民势力,在危机中改革图强、求新求变的重要阶段。在此大背
长期以来,隐喻被认为是一种语言现象,一种修辞手法。自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以来,隐喻的研究成为热点,他们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思考
目的:从长期Cr(Ⅵ)污染环境中筛选能够耐受高浓度Cr(Ⅵ)的野生菌株、鉴定其菌属类别,优化菌株的实验室培养条件,分析其药敏情况,并初步探究该菌株除Cr(Ⅵ)特性。方法:本研究通过采
《蒙古博尔济吉忒氏族谱》成书于1735年,作者罗密,增补者博清额,它是诸多蒙古史书中少有的族谱式蒙古编年史。《蒙古博尔济吉忒氏族谱》继承诸多蒙古族史书传统的同时,也体现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在珍珠港的海军基地,引发美国本土反日浪潮。经军方、司法部各方力量协商,1942年2月罗斯福总统签发了第9066号行政命令,授权军方将“不忠诚”国民从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生活的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食物的充足和工作的智能化使人类的生存压力几乎可以忽视,大量高热量食品的摄入和低运动量的生活状态伴随而来的就是威胁人
牧业社区与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不同,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上均有强烈的独特性。本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的G嘎查为例,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研究法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并以平克斯